紫檀手串就是目前深受眾多收藏愛好者所喜愛的一個盤玩的小物件。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紫檀自古就是名貴木材。所以由名貴木材所制的手串自然也是名貴的。紫檀手串適合所有的人群,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新做的手串顏色鮮豔,紫紅色的顏色雖然亮麗,卻柔和富貴。經過長時間的佩戴,手串的顏色將由紫紅色逐漸轉變為黑紫色,甚至是黑色。有些紫檀天生帶有金絲金線,在製成手串之後就顯得分外的漂亮。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金星紫檀。在一顆顆珠圓玉潤的圓珠上,布滿點點的金星。在經過長時間的盤玩之後,金星將顯得格外的璀璨。
印度小葉紫檀即檀香紫檀是我國明清時期宮廷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這使得紫檀木擁有了歷史文化色彩;清中期以後,小葉紫檀逐漸只被王公貴族所持有,平民百姓鮮有所聞。再加上其產地不在中國,這更為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最近幾年,中國進入了瘋狂的盛世收藏階段,紫檀的投資與收藏迅速升溫,紫檀通過一些渠道流入國內市場。用其製作手串、把件、擺件和家具等商品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紫檀只有一種,學名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可入藥,以印度南部所生長的料質最佳,成色最好。面對現在市場中混亂的名詞與相近的木材,我們該怎樣來分辨紫檀呢。
一、可以用來造假「小葉紫檀」的木材種類;
紅酸枝、大葉紫檀、科檀、紅檀、緬甸紫檀、現在大多數用血檀造假!
血檀,從外表上看與檀香紫檀紋理相似。但是血檀開出的珠子顏色偏黃,肉粉色,氧化後顏色變化不明顯;血檀單管孔及裂復管孔多數為2-3個,比紫檀多,所以其棕線紋理較直,較淺,有些短促,細密。另外,血檀軸向薄壁組織宏觀表現,不似紫檀那樣,有類似指紋,無斷線的紋路.
科檀,又名非洲小葉紫檀,割切時無不論什麼香氣;其鋸末為肉紅,木料外表,尤其是靠近原木核心地方多呈黃色、金黃色,靠近原木表面顏色漸漸血紅色;木料外表細潤平而光滑,不見棕眼或棕線,更不見牛毛紋。這三點,與印度小葉紫檀差別甚大。
紅酸枝,尤其是寮國紅酸枝,俗稱大紅酸枝,與紫檀的不同是,紅酸枝紫檀素含量少,所以顏色基本不會發生變化;酸枝多含綠筋,顏色紋路表現多體現出大塊的黑紅相間特徵;另外因為酸枝質地偏軟,所以棕眼棕線在珠子表面的紋路非常淺,非常不明顯。
4、「大葉紫檀」黑酸枝類木材,學名「盧氏黑黃檀」不是紫檀。
大葉紫檀,是紅木家具市場上一些企業和個人對這種木材的誤稱,其心材新切面橘紅色,久轉為深紫色,有一股酸香氣,酷似紫檀,但其紋理粗,弦切面上帶狀條紋明顯且寬,管孔形成的牛毛紋長、直、粗、多,顯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目前市場上的價格僅為紫檀木的1/4。目前市場上的小物件與家具等用的基本上是這種材料。
對於新手最靠譜的鑑別方法是什麼?
以上用方法久經實踐檢驗,適用於任何情況,無論待識別的木材是老料、新料,是老家具、新家具,還是經過作偽作舊處理的木材或家具,都可以做到準確識別;可應對目前所有的作偽作舊手法,如果是採用色素作偽,則須除去被浸泡的表面後鑑別。下面說一說用色素作偽作舊手法
手法之一:擦皮鞋油
辨偽方法:表面黑亮,臘光過重,紫檀光柵般的閃光「鬼紋」被遮蓋。有時可以看到底層的新鮮木材鮮紅色的條紋。用強光燈照射黑色區域和紫紅色區域邊沿明顯無過渡,用手指用力推擦,殘留指紋非常明顯。
手法之二:上塗料
辨偽方法:表面烏黑,仿舊塗料的亞光顆粒明顯,木紋幾乎看不到。用木料在報紙上划動,無明顯帶色劃痕,或者劃痕顏色為黑色(正常情況下紫檀木應留下紫紅色劃痕)。此種作偽,其內部木材可能連紫檀木都不是。
手法之三:刷高錳酸鉀
辨偽方法:高錳酶甲為紫黑色化學**,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塗刷高錳酸鉀溶液是常用的作舊方法。處理過的紫檀顏色發灰黑色,強光燈下可以看見蘭紫色的印痕,用餐巾紙帶水擦,可看見紫色的脫色。
手法之四:刷食用鹼
辨偽方法:食用鹼為白色粉末,化學名稱碳酸鈉,呈弱鹼性,能夠與紫檀木內的單寧(木材的一種化學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變黑。處理過的紫檀強光燈下可以看見脫色發白的條紋和內部新鮮的紅色相間。在報紙上的劃痕先棕色後鮮紅色。
手法之五:刷火鹼
辨偽方法:火鹼白色塊狀,化學名稱氫氧化鈉,呈強鹼性,具有腐蝕性。處理過的紫檀表面呈棕黑色,沒有黑綢緞光彩,黑色均勻,顏色不隨木材紋理變化。用潮溼的手觸摸後,兩手指之間感覺特別滑膩。用白紙加水擦發現脫色橙黃色。
手法之六:刷石灰水
辨偽方法:熟石灰,化學名稱氫氧化鈣,呈弱鹼性。處理過的紫檀表面呈烏黑色,黑色均勻,顏色不隨木材紋理變化,沒有黑綢緞光彩,表面木紋被黑色覆蓋。用白紙擦沒有脫色。在報紙上的劃痕烏黑。
最後體驗一下真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