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is small, and, therefore, small is beautiful.」1973年,西方的大不列顛島,舒馬克在其著作《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裡懇切地說道。「eFuture is small and still beautiful.」1997年,東方的海南島,一位名叫顏豔春的年輕人創建了一個普通的小公司——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富基),不經意間成為了「小即是美」這一經濟學裡最富哲理論斷的有力註腳。
富基是一個特別的公司。在財務軟體風光無限的時候,它選擇了流通軟體;在摸爬滾打的創業初期,它建立了國際化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流程;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它依然像只小蜜蜂辛勤勞作,除了翅膀的振動,聽不到其他聲音;在高科技企業界一片「做大做強」的呼聲中,它卻遵循著另一個方向:做精做專,穩步前進……
自1988年王文京扛起中國軟體大旗以來,神州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出新的軟體企業,富基就是其中的一個。1997年,椰風陣陣、檳榔飄香的4月,海南省海口市財政局負責財務軟體研發工作的顏豔春下海了,與3位創業夥伴成立了富基。其時,中國較大規模的軟體企業都在做財務ERP,而且利潤頗豐,但顏豔春直覺財務ERP的發展空間已經容納不了富基的明天,必須另闢蹊徑。經過了半年的戰略盲目期,一個偶然的機會,顏豔春看到一篇分析文章,中國的零售業將全面對外開放,零售業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管理將較其他傳統行業更依賴於信息化。但同時中國的本土情況讓外資企業一時難以上手,而國內較大的軟體公司又不屑於這塊業務。富基直覺感受到這裡有機會,迅速作出全面進軍零售業的戰略決定。
方向一經確定,富基年輕的開發團隊就如上足發條的時鐘,不分晝夜,快樂前行。一年後開發出了國內最早的區別MIS系統的專門針對零售商的efuture ONE POS-ERP系統。1998年9月,這套系統在武漢中商集團中商廣場店、武漢中百集團中百倉儲公司、武漢武商集團與百盛集團合資的大賣場武商百盛量販店等全面上線開通,為這3家上市企業提供資金流、物流、訂單流、信息流的全過程管理和優化。
2000年5月22日,北京富基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北京,開始了進軍中國流通業的徵程。當年富基即為馬來西亞最大的零售企業百盛集團建立了中國零售業第一個服務於供應商的B2B SCM供應鏈管理平臺,加快和改善了百盛與供應商之間的溝通和工商合作關係。今天百盛集團(3368.HK)成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市值超過380多億元。
「七喜非可樂,富基非ERP。」顏豔春的比喻令人耳目一新。的確,富基不僅僅為工商企業提供流通ERP,更重要的是能為其解決供應鏈上的核心問題。針對全程供應鏈上不同夥伴(包括製造商、分銷商、物流服務商、零售商、消費者),富基開發了完整的efuture ONE全程流通隨需應變解決方案,共30多條產品線。其中,「藍色供應鏈」可讓流程的所有參與者都能對供應鏈中的進貨、退貨、結算進行全面、透明、可視化的監控。「如果把每一張訂單都看成是一架飛機,以前飛機起飛後,沒有任何一個雷達能監控其飛行狀態,用於監控的儀錶盤上只有銷售、庫存等事後指標。現在,飛機的飛行高度、方位都能得到監控了。」
「在同質化程度很嚴重的今天,大家製造或銷售同品質的產品,為什麼有的企業賺錢而有的企業就破產關門了?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每個公司都是一個生命體,好公司和壞公司的差距就在於它們流通基因的不同。」「猩猩跟人的區別就在於有2%的基因不同。這2%的不同基因,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憑著對流通業多年的探尋和研究,憑著不勝枚舉的成功案例,顏豔春自信地肩負起這一使命,「改善流通基因,幫助我們的領袖企業獲得在本地區的持續成功」。
10年過去,小小的富基從海南來到北京,從北京走向美國,清脆悅耳的足音嗒嗒地響在流通業的青石板上,靈巧輕盈的身影讓每一個與之邂逅的人駐足停留。P&G、J&J、B&Q、MICKY SPACE、Kinbly-Clark、JUSCO、GUCCI、長安福特、海爾集團等中外大型工業製造商與零售商陸續成為富基的客戶。富基在野草叢生的懸崖峭壁中開闢的蹊徑,現在儼然成了一條寬闊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