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都有燒香的習慣,老祖宗有一句俗語叫做「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燒香的時候,我們都會先上三根香,在各地的寺廟中,大多數免費的香也是每人三根。
那麼,燒三根香究竟是為什麼呢?
佛家、道家、民間都有對燒三根香不同的說法。
佛家上香的時候一般是單數,一根為平安香,三根為佛法香,五根為五行香,九根為九九連環香,最高的是十三根香。而且插香的時候,也有說法,第一支香應該插在中間,第二支插在右邊,第三支插在左邊。
道家認為,香通三界之中,煙達九霄之上,香可以將敬香者的誠意直達九霄之上,紫府之中。道家進香的時候,三支香之間不能夠超過一寸的距離,插香的時候也是按照中右左的次序上,切記用左手上香。
道家上香的時候,還會有不同的香咒,比如說表示祈願的香咒是「玉華散彩,九炁凝煙。香雲密羅,徑衝九天。侍香金童,傳言玉女。為臣通奏,上聞帝前。所祈所願,鹹賜如言。」
而在民間,就是我們家裡過年節的時候,也會給神靈上香,通常也是三根。這三根香,通常的說法是一根敬天,一根敬地,一根敬祖宗!
在生活中,除了燒三支香的規矩外,很多時候,我們還會大張旗鼓的「燒頭香」。燒頭香的習俗從古至今都有,人們為表虔誠,在凌晨的時候會在神佛之前敬上第一支香。
遇到各種神靈的生日,那個時候更是香火鼎盛。比如說《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了人們為了給灌口二郎燒頭香,灌口二郎是指李冰的二兒子,當初為了幫助李冰修築堤堰怒斬蛟龍,蜀中人將他稱為「灌口二郎神」。再有便是五臺山的「五爺廟」,正月初五是五爺的生日,那一天的頭香人們也是早早就安排上了。
尤其是在除夕夜的時候,燒頭香更是火熱。人們認為,除夕之日能夠在寺廟、道觀中燒上頭香,就可以保佑自己這一整年的日子過得順遂。
人們有燒頭香的習慣其實是源於兩個因素,一方面是燒頭香可以表示自己的虔誠,神佛對於虔誠之人自然會格外照顧;再有一點便是,頭香在人們看來是十分靈驗的,這是因為燒頭香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祈願第一個告訴神佛,如此一來,神佛的感應強烈,自然可以早早的達成自己的願望。
經常有學者說我們的宗教意識淡薄,不像國外一樣,宗教對他們的影響很深。
但是,平常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燒香拜佛的經歷,無論是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還是土地爺、灶王爺等等,都是我們禮待的對象。
其實在我們看來,這個神佛都是一樣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我們也不會區別對待神佛,只要能夠保佑我們,帶給我們好運,那就是好神仙。
無論是古代,還是如今,只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沒有改變,就會不會停止對那些神佛的供奉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