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重要的兩個力學性能指標。這兩個指數和抗疲勞製造、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息息相關,它們分別代表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抗拉強度是通過單向拉伸試驗獲得的金屬材料力學性能指標。抗拉強度代表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畢竟它是一個力學性能指標,它有它的計算方法,抗拉強度=斷裂載荷/試樣初始橫截面積
其實簡單講,就是下圖這樣的
當金屬有明顯塑性變形時,計算時用的截面積應該是斷後測量的真實截面積,獲得的抗拉強度稱為真實抗拉強度。
這個抗拉強度指標是抵抗最大變形能力的指標,換言之,當變形到這個程度時,材料就斷裂了,在單向拉伸的條件下無法發現更大的變形了,它是一個極限,也是特定的拉伸樣品能承受外加載荷的極限,因此英文稱為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
當零部件承受載荷超過抗拉強度時,
他就離「退休」不遠了
所以說,抗拉強度是金屬材料抵抗破壞的能力
從典型的拉伸曲線上可以看出
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的區別
屈服強度也是金屬材料重要的力學性能指標之一。屈服強度代表金屬材料對起始塑性變形抗力,其英文表達為Yield strength。實際上這樣講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在拉伸曲線上,有些金屬材料有明顯的屈服點,而另一些金屬材料並沒有明顯的屈服點,尤其對一些微觀組織結構不均勻的材料更是如此,所以就需要人為定義塑性變形到一定程度時對應的抗力作用屈服強度,實際上這個人為界定的塑性變形數值之前,金屬內部驅動力較低的滑移已經開動,所以並不能準確反應塑性變形的開始。
當金屬承受的載荷超過屈服強度時
工件產生變形當把此載荷去掉後,
工件的變形不能恢復
所以說,屈服強度是指金屬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
關於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還有一個參數,這個參數就是屈強比!屈強比就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範圍是0~1之間。屈強比是衡量鋼材脆性的指標之一。屈強比越大,表明鋼材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差值越小,鋼材的塑性越差,脆性就越大!
材料的破壞是從屈服點開始的。屈強比越低,那麼材料從開始破壞到斷裂的時間越長,屈強比越高,材料從開始破壞到斷裂的時間越短。能量在屈服點到斷裂點之間被大量轉化為熱能。
單純說屈服強度高或者抗拉強度高,那麼這種材料就一定好或者更安全。只有屈服強度高,同時屈強比低的鋼材,才更安全一些。
本文編輯:糖糖
本文來源於網絡,由焊割在線整理髮布。
「焊割在線」微信粉絲群正式全面開放。
❤
【進群方法】
第一步:請先加小編微信:touming188
或掃描下方小編個人微信二維碼
(加微信時請備註:「焊割在線真愛粉」)
第二步:
關注公眾號「焊割在線」,
將關注界面截圖發給小編,
小編將手動拉你入群。
❤
不定期開放,限時限量
我們期待與您360°無死角全方位互動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別忘記了我們的三部曲,
點讚、留言加轉發!互動連接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