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報導,近日,安徽省蕪湖市人民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對郭某牛提起公訴。
2019年4月,安徽工程大學33歲的已婚男教師郭某牛與該校19歲學生涵涵相戀。在一起的兩個多月裡,郭多次以拿不到畢業證威脅涵涵不許分手。
6月29日涵涵因遭到郭的毆打報警。在派出所,兩人籤署民事調解書,和平分手。但此後,郭依然不斷騷擾和威脅涵涵。
9月19日下午,郭尾隨涵涵至大學門外,涵涵欲乘計程車擺脫糾纏,見郭追來,便向馬路對面跑去。郭追至馬路中間,持匕首向涵涵頸部、胸腹部、背臀部、四肢等部位共捅刺數十刀,後經醫搶救無效死亡。
看完上面的慘劇,人們不得不再提起那個叨叨濫了的話題:高校是否應該制止師生戀。
2016年,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嚴乙銘發表題為「大學師生戀要不要封殺」的文章。文章指出:「近年來國內一些知名高校頻頻曝出師生桃色醜聞……筆者梳理近些年發生的若干事件,發現師生戀多因利益糾葛、感情欺騙、家庭糾紛等矛盾,最終以爆料、舉報和性醜聞等形式公之於眾。其中最為惡劣的案例是有些品德敗壞的教師,通過欺騙、隱婚,甚至威逼利誘等手段,和學生發生性關係,影響和後果十分嚴重。」
嚴教授的文章發表後,招來不少反對者。某權威媒體就發表了題為「禁止師生戀是『打錯了板子』」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外歷史上師生戀的佳話也不少。從沈從文與張兆和,到魯迅與許廣平,還有海德格爾與阿倫特。這樣師生戀之所以能成為久久傳誦的佳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師生之間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進而產生彼此愛慕。」「積極健康的師生戀本無可厚非。」
然而,反對者們忽略或者視而不見的一個事實是:在高校中,教師和學生地位的絕對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使學生處於弱勢地位,如果不加以制約,就有可能導致教師權力的濫用。例如安徽這位教師就以「拿不到畢業證」、「掛科」相威脅,逼迫女學生就範。
此外,允許師生戀的存在,對其他學生也可能造成不公平。一些教師向相戀的學生透露試題、批卷拔高分數的現象在高校中屢見不鮮。
實際上,國際上的著名高校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視師生戀為「惡行」,大趨勢是全面禁止師生戀。
1984年哈佛大學率先頒布禁令:禁止教授,包括教授的學生助理和其直接教授或指導的學生之間有浪漫關係。
此後,美國各高校相繼頒布了越來越嚴格的師生戀禁令。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無一例外地將禁止師生戀作為校規。
今年2月,倫敦大學學院也頒布了師生戀禁令,成為英國第三所禁止師生戀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表示,採取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禁止教師濫用權力、出現不正當的性行為,同時也是為了應對由於師生戀引發的一些已經出現或者有可能出現的利益衝突。
為了制止我國高校頻頻爆出的性醜聞,杜絕教師殺害學生、學生殺害老師的現象發生,從保護學生利益和教師自身利益出發,是時候順應時代潮流,禁止師生戀了!
當然,感情的事兒有時往往身不由己。如果真的發生了師生戀,不能自己的教師就應該向學校遞辭呈,離開高校,或者由高校解除他們的教師職位,讓他們走得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