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
===========================
人生如歌,或高亢激昂,或者沉靜婉約,唯有譜寫者最能深諳其中情意。
2001年,初入縱橫,我還是一名剛剛畢業的MBA學生,甫離清華園。來不及激情憧憬,也沒有時間細緻感悟。我已背上行囊,跟著幾位師兄師姐帶著一個北大的美眉來到了武漢下轄某縣級市。那是一家不允許穿裙子進入的企業,那是一個商場裡最好的服裝品牌是銅牛內衣的地方。環境談不上光鮮,心情卻格外舒暢,因為有一群好為人師、以解決客戶問題為樂的「戰友」,工作時一絲不苟,緊張時廢寢忘食,忙裡偷閒也可品酒吹牛。四個月下來,牢牢地記住了兩個基本的工作原則。第一,趕前不趕後,工作第一時間做完,不拖拉。第二,精益求精,不斷追求更好。從那時起,我愛上了諮詢。
而今,已經是我進入諮詢行業的第十六個年頭。從客戶的需求出發進行思考,依舊是我解決諮詢問題的基點。那些從第一個項目開始建立的工作習慣也保留至今,甚至包括隨時打開電腦認真做訪談記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一份訪談記錄來自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的謝凡美眉(如今她已成為公司裡的神仙姐姐),因為記錄中還有「他停下來舉了舉手上的禮品袋」之類的肢體語言,我當時就想這一定是得到了陳江總的真傳。陳江總是我所認識的最嚴謹的諮詢顧問之一。他經常近乎刻板地強調概念、定義、邏輯、結構,強調專業性,從思維用詞到服飾裝備。時間久了就會發現,這些的確是優秀諮詢顧問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創新,變通才可大成。「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謙恭」。缺少了匠心獨運,諮詢方案既不能打動客戶,也不能激勵自己,那做得還有什麼樂趣呢。
樂趣。對,就是樂趣。我常常想,十五年,倏忽而過。是什麼樣的黏性讓我在一家企業裡面工作了十五年,並且可以說是孜孜不輟。答案就是樂趣。解決客戶問題是樂趣,成功挑戰自我是樂趣,看著小夥伴們從懵懂菜鳥成長為職場精英是樂趣,看著老同事們從風華正茂走過不惑之年,曾經,我們攜手共渡難關,曾經,我們結伴週遊各國,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們一起迎接公曆新年,都是種樂趣。
十五年,不知不覺中我已變成縱橫人。十三年前成為公司「銷售狀元」時的欣喜與糾結,後來成為公司首批合伙人時的忐忑與躍躍欲試,擔任北京運營中心總經理時的彷徨與堅持,由零開始建立綜合事業部時的期許,太多的情愫都與縱橫相連。所以關起門來可以討論可以訴說不滿,但出去絕對不允許任何人詆毀縱橫。這麼多年,很多人都已經變成縱橫人。所以可以理解,當有小夥伴簡稱我們為「北縱」時,國來總當即站起,糾正說我們不是「北縱」,是「縱橫」。
2016年,我們即將迎來縱橫的二十歲生日。2016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國際形勢錯綜複雜,波詭雲譎,國內變革風起雲湧,時不我待。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了充分的想像空間。下一個二十年,我們將迎來怎樣的縱橫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北大縱橫在二次創業時期就已經以「推動企業變革與成長」為使命,定下了「成為中國最受尊重的大型諮詢機構」的願景目標。為此,公司確立了以客戶滿意度為最終標準的項目評價機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公司資源去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建立了以「放權,讓利,給名,施愛」為核心的領導機制,保證每一位有能力的員工能夠脫穎而出,得到尊重與財務回報,激勵每一位員工持續奮發圖強,沒有人可以睡在功勞簿上,一絲懈怠都會面臨「沉舟側畔千帆過」。不僅如此,縱橫還建立了社會責任承擔機制,自我加壓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孵化了「後MBA」公益平臺,逐步強化縱橫生態系統,在社群經濟時代,縱橫正努力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而今邁步從頭躍」。我相信,一個更開擴,更有實力,更負責任的縱橫,可預見。
作者:王彥,北大縱橫副總裁,第三事業部總經理。本文修改於2016年7月
來源:北大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