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根 日,不 甚 宜 飲 酒
品 鑑本文 需 要
4min
朋友去澳洲學葡萄酒歸來,業內人士勸說:「你去考個WSET吧!以後做這行,至少要xx級。」
她心裡OS:不學不考證書,代表比「持證」人少了解葡萄酒嗎?
迫於壓力,她報了WSET三級。第一次在澳洲盲品過,理論沒過;第二次回國邊做編輯邊複習,臨考前一個月天天午休時捧書啃,結果理論還是沒過。她出國前就英語專業八級,跟我說後悔沒選中文版。第三次她又付了1000多元報考費,臨考前一天緊張得臨陣脫逃,共3000多元考試費打了水漂。
為什麼說WSET,尤其四級不是適合每個人呢?
01
花錢似無底洞
可能有人覺得幾千元算啥,以後能換高經濟回報也值得。之前不少讀者問:「通過WSET Diploma會升職加薪嗎?」 要不就是:「這個文憑這麼牛,考出來年薪幾十萬元有的吧?」 你們想多了,我接觸了60個左右的WSET Diploma得主,打聽了一圈,還真沒短期內就有薪資大漲的。
▲ Photo viatemplate.net
如果只是出於名利,我勸你別學了,說不定賠了夫人又折兵。之前一位講師就透露了兩年前她的學習成本,光一個WSET Diploma就花了十幾萬元人民幣,包含報名+考試費6萬多。
有小團體分擔,又有培訓職業優勢,她每考一門也要自費3000-4000元買酒做品鑑練習,另外去北京來回交通住宿、產區遊、各類葡萄酒活動,也是筆不小的開支。有位學員曾經自掏腰包近4000元聽了一次產區課,也有人動輒1萬去了兩次展會+大師班,甚至為了學Diploma把原本存來買車的錢花沒了。
02
消費得起錢,耗不起時間
其實,WSET按級別往上學,最大的難度不是考試本身,而是可投入的時間。大部分人有自己的全職工作、家庭,熬夜複習是家常便飯,美好的周末是夢想,追劇、遊戲、社交活動都是浮雲,節假日也不會安心。如果你是單身,那學習期間不妨繼續單身;如果你是孕婦,儘量在分娩前考完試,不然時間都圍繞著孩子轉。有過來人為了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出差時,行李箱裡也裝著本「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03
讓人鼻子,變成狗鼻子
這是一位大咖曾說過的話。要鍛鍊快速思考寫品鑑筆記的能力就得多練。哪位資深點的業內人士,沒嘗過數百上千款葡萄酒呢?有學員在學WSET期間,辦公室桌上都放著十幾小瓶樣酒,幹活累了就聞聞。還有人正好住在法國鄉下,為了考Diploma,把SAT表格上提到凡是能找到的香味描述,都去找相關的花種聞了遍。
▲ Photo via wsetglobal.com
這也是被很多人吐槽的點,因為很多香氣名詞都和國外的物種有關,對於身處國內沒條件的學生,要麼買幾千元的酒鼻子練習,要麼就利用一切廚房調料、天然精油等,總之有啥相似的味道,都會職業病一樣地去嗅嗅。學著學著就失去了樂趣,從對喝葡萄酒的愉悅感,變成了對化學香氣生硬的記憶。
04
拼得還是體力
你可能不解,學WSET憑腦子,怎麼還要靠身體?有人為了上課和考試,兩年內往返京滬20多次,周五晚下班後去北京,周日晚趕最後一班火車回上海,第二天早照常上班;還有人住在大陸,每周工作之餘去香港上課,下課後趕港鐵返回,每兩周加籤一次港澳通行證。
▲ Photo viamac69.com
平時擠個地鐵就累死累活的,何況異地來回跑?就連考試本身就是件體力活。你可能會遇到上午2小時盲品,下午3小時理論考的情況。或是要求半個多小時寫滿3-5頁的A4紙,寫中文就夠難了,何況還要寫英語,有人曾打趣道:考完手能很快打直,多半通不過,意味著字不夠,但字多了不批改,太南了。
結果就是「整個人考殘廢了。」 甚至考完後一個月,滴酒不沾,連「酒」字都不想提。
05
記性是硬傷
「面對堆成山的資料,再好的記性也不頂事。「大概就是學WSET的辛酸之一。複習初期,也許你還會信誓旦旦地要詳細記筆記,結果等寫完一大疊紙,自己都不想看了,或是看了這個產區忘了那個國家,但又不能馬馬虎虎,因為考試細分到子產區,回答得太泛不得分。無奈,對於一些多元化的信息反而變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的死記硬背。
▲ Photo viagoodcheapvino.com
這時,就希望自己有美劇「金裝律師「裡Mike Ross那樣過目不忘的天賦。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你也別被嚇退了。我們請了5位四級得主,看看他們覺得對於葡萄酒愛好者和從業者,是否有必要去學WSET,尤其Diploma呢?
01
對於大部分人,不建議考四級派
ASC精品酒業北方區高級葡萄酒講師孔凡保:WSET四級難度很大,開銷也不少,需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對於愛好者來說,有那個時間多去讀點書或品品酒也挺好。
當然對於專業人士——比如從事講師或教育行業,或想自我挑戰的朋友來說,可以去嘗試。
▲ Photo viagrapeexperience.com
建議在報考前先詳細地了解下課程的內容,包括學習難度、花費時間、費用,以及學習的真正目的。是出於內心真正的喜愛?僅僅是感興趣?或人云亦云?盲目的話容易半途而廢。考慮清楚再做適合自己的選擇比較好。
02
中立派
富隆酒窖培訓總監高華:如果只想享受葡萄酒的美好,多喝就是了,從喝的酒去溯本求源,可以有更多的感受,知識也記得住。也有人喜歡去了解不同的風格,發現小眾的葡萄酒,這時學四級就很有必要。
對於從業人員來說,個人認為學四級是一個趨勢,不僅可以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面對不同等級的客戶,提出的問題也是千變萬化,雖然現在大家更多遇到的是常見問題,比如葡萄酒的陳年、沉澱的對待、螺旋蓋和橡木塞的好壞,但客戶越來越專業。
更重要的是,WSET是一個邏輯很清晰的體系。學之前覺得自己很了解,但越學越發現不懂,因為葡萄酒的世界有太多的矛盾而又和諧的理論。
WSET就像打開了一扇門,至於出去以後的風景,每個人的感受有差異。三級和四級只是說行程的遠近,你可以一直走下去看更多的風景,也可以呆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就好像既有勃艮第專家,也有香檳專家。最終,酒還是拿來喝的,與其為了學習而學習,不如好好享受葡萄酒。
青島裕隆醇品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煥世:我覺得有必要學WSET,但是學不學四級仁者見仁,可能狂熱愛好者,或想走教育路線,需要證書提高自己的學術背景和含金量的人有需求。
單純從普通愛好者和眾多銷售從業者來說,三級應該夠用。我有個朋友只學了三級,但對葡萄酒的理解深度,超越了我。他對酒莊的歷史背景、酒的風格、各個品牌非常熟,甚至還跑到寧夏去釀酒。限制他學四級的就是英語,但我覺得他在葡萄酒領域挺成功。
03
積極贊成派
上海酩睿酒業總經理陳濤:考級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短時間內快速提升的最好方式。WSET一級到四級的內容,從入門到精通,設計得非常科學。比如對產區的理解,二級的時候會要記憶簡單的風土特點,三級則需要去細化這些知識點,四級更多的是理解為什麼,這是一種層層遞進,而不是單純的擴充知識量。二級,三級的內容有一些硬知識,確實蠻枯燥。但這些就像學語言時候的基礎詞彙,沒有這些,還談什麼葡萄酒呢?
對於有人提到WSET在描述香氣用詞上死板這點,我認為香氣詞彙是一個變動的詞庫,會保留被大部分人理解,去掉些過時罕見的內容。當然因為文化差異,總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詞,但這對品酒沒太大影響。
「帝亞吉歐」品牌大使周家豪:我認同這是一個燒錢傷時間的考試,但換個角度,也只有願意花費這筆金錢,且有毅力的學生,才能順利通關。
如果你是一名資深的愛好者,四級課程能很好解答一些更專業方向的疑問,幫你在業內樹立更高的「學霸「或」專家」形象;對於從業人員來說,這也是通往更高級別的導師(如WSET認證講師、大型企業培訓師等)的重要途徑,或有機會成為大型國際商超連鎖、五星級酒店的酒水採購顧問等等。最後我認為以下幾類人選暫不適合考四級:
- 單純為了增加收入和名氣
- 三分鐘熱度
- 遇到困難容易放棄
- 每周不能固定空出時間學習
要想WSET學到深,就像打場持久戰,衡量好投入產出比,跟著自己的心選擇就好。
互動:數一數文頭有多少個姿勢?答對您的姓名將顯示在下一期 草根MW 位置
文/責編_Moon
排版_Ari/Moon
酒斛網
恭喜讀者:Vivian,答對互動問題喜獲草根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