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文化,自古傳承。酒似乎是一個橋梁,上了餐桌,喝酒就成了常事。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練就一身喝酒的好功夫,只要坐上了酒桌,沒幾個小時是不會下來的。這些人喝酒就當喝水,像平日裡把啤酒當水喝的青島人,每天不喝兩袋啤酒都覺得睡覺不踏實。
但讓人很奇怪的是,這些會喝酒的人往往能一口氣喝掉10瓶啤酒,但是讓他們喝水的時候,別說10杯清水喝不下去,就是讓他們一下子喝3杯水,他們都會連連呼號,直說喝不下去。同樣一個人,為什么喝酒能喝下那麼多,喝水就像是做什麼艱巨任務一樣呢?
原來,這和啤酒的作用有很大關係。啤酒裡的酒精進入身體後,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得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所以有些朋友一喝啤酒就想上廁所,就是因為啤酒產生作用,利尿的功能佔了上風,喝酒的時候就會經常跑去廁所排洩。而水對身體的作用是非常緩慢的,代謝也會比酒精慢上好幾倍,人們一口氣喝下大量水,短時間內不會想上廁所。
但也有一些朋友喝酒的時候,根本想不起來要去上廁所,往往喝了好幾瓶啤酒後,還沒覺得自己有排尿的想法,這又是為什麼呢?實際上,啤酒的酒精除了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外,還能麻痺人的神經。古代蘇美爾人在創造出啤酒之後,認為啤酒是天上賜予的飲料,喝完啤酒就會昏昏欲睡,渾身輕鬆,這就是神經被酒精麻痺的作用。
當我們的神經變得遲緩之後,器官的反應也會變慢。一些朋友的體質讓他在察覺到自己想上廁所之前,已經喝下不少啤酒。這時候,酒精的麻痺作用佔了上風,利尿效果因為體質問題被排後,當人們被麻痺的時候,也控制不住自己多喝幾杯酒。只有等到酒醒以後,這種麻痺的感覺才會逐漸消退。
中國的酒文化,還有一塊糟粕文化,那就是勸酒。如今在生意場上依然很常見這種勸酒,認為不喝酒就是不給人面子。所以不少做生意的人,為了能談成生意,或是為了結交好友,加深感情,就會硬逼著自己多喝幾口啤酒。但要是換成水,沒人會逼迫你一口氣喝下那麼多水,所以說喝酒容易,喝水難。
但酒喝多了沒好處,水喝多了才能讓身體越來越健康。酒精的作用是弊大於利,短時間內人們能獲得快樂的感覺,或是藉由喝酒來談生意、交好友,久而久之,酒精對身體的損害越來越嚴重。酒癮越強,酒量越好,這種傷害就越深。雖然酒精能加快我們的新陳代謝,但過快的新陳代謝也會讓你心悸、頭痛、記憶力受損,所以還是奉勸大家,少喝酒,多喝水。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