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花壇、秩序井然,城鄉環境日新月異;開足馬力、促產促銷,園區企業活力迸發;黨建引領、產業富民,鄉村振興快速推進……以「三創四建」為引領,滿城區40萬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在加快建設「宜居樂業新區、厚德尚美滿城」徵程中奮楫揚帆。
揚長補短 「三城」同創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綠色底面,白色邊線,規範方向標,近日,滿城區燕趙街兩側新劃定的350個停車位規範醒目,便捷停車贏得市民點讚,鮮豔綠色為文明城市添彩。這是該區聚焦民意、補齊短板,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個縮影。
位於城西升級改造的長信公園和城南新建的復興公園佔地500餘畝,成為滿城城區的兩片「綠肺」,是市民休閒健身的樂園。「公園裡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我每天早上都來這裡散步鍛鍊,滿城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市民李永輝感慨頗深。
據悉,復興公園總佔地245畝,其中綠化面積214畝;長信公園有「綠樹三千花四萬」之說,園內栽植各類樹木3千多棵,種植花草4萬多平方米,其中草坪3萬平方米。同時,城區6個街頭遊園,保淶路、京贊線兩旁、環城綠帶等亦是林草花結合、高中低錯落,形成了移步換景、景景不同的視覺效果,綠陰城市、花園城市的發展成果已經普惠民生。
融入大保定發展的滿城區,將發展理念、發展空間與主城區主動對接,並著眼對接京津、服務雄安、融合保定新定位,協助省、市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有序完善滿城全域「規劃樹」。
今年,該區加快推進「南延北擴西進東連」城區擴容規劃,形成連通安大線、復興路西延、保定市西三環、京贊線近40公裡首尾對接、互聯互通的滿城新外環閉合體系,城區空間將擴容一倍,達到60平方公裡,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同時,全面啟動「六館一中心」(博物館、規劃館、圖書館、檔案館、體育館、文化館,市民中心)綜合體建設,構建城市新地標。深入推進城市「公廁革命」,目前已改造完成並投入使用20座。新建小區集中供熱、城區河道水系綜合治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多個民生項目全面啟動。
「三城」同創面貌提升,科學智慧的城市管理是保障。滿城區持續開展城市管理「6S」行動,通過實施「街長制」落實監管責任,推行「城管+公安」聯合執法新模式,有效解決馬路市場、交通堵點等城市頑疾。嚴格實施環衛 「兩掃全保」 工作機制,每天兩次大型集中清掃,並做到全天保潔。廣泛宣傳,人人參與,共建共享。 「熱愛滿城,讓潔淨成為一種習慣」已經成為滿城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科學規劃 創新服務 讓園區成為創業樂土
5月8日,滿城區召開生活用紙產業園區亟待解決問題調度會,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大冊營鎮及相關部門就長青熱電供熱、變電站擴容和完善交通路網建設等影響生活用紙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發展的瓶頸問題碰頭討論,出臺初步解決方案。
把園區項目作為穩發展、促增長的「助推器」,科學謀劃園區布局,優化政務服務,全面提升工業產業活力和實力,在滿城區初顯成效: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歷史機遇,2015年與北京豐臺區共建中關村豐臺園滿城分園以來,形成了「京津疏解、滿城承接」「雄安引領、滿城支撐」的區域協調發展模式,協同發展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目前,該區形成以省級經濟開發區為「面」,以漕河科技創新示範園、新興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園、京津冀生活用紙科技創新產業園為支撐的「一區四園」發展格局。園區共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15個,總投資616億元,其中,省、市重點項目49個,總投資368億元,新上重點項目數量和完成投資連年位居全市前列。已有京投集團、遠大集團、深能集團等7家全國500強企業落戶滿城。
致力於建設一流營商環境體系,該區嚴格落實「雙創雙服」要求,嚴格執行項目建設「雙周調度」「半年觀摩」機制,持續壓實「四位一體」服務責任制。對全區謀劃實施的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分別確定一名區級領導,所涉鄉鎮、相關部門及項目方進行分包,明確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調推進的局面。
「無論是在手續辦理還是施工建設中,滿城區都為我們提供了不遺餘力的幫助。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服務前置,主動告知,時刻跟蹤項目進度,積極協調辦理各種手續。僅取得項目開工證一項,就比原定計劃提前了2個月。」河北京車造車基地負責人郭公安對此深有感觸。
千方百計解難題,全力以赴搶進度,一批批項目建設不斷刷新「滿城速度」。總投資45億元、佔地1500畝的河北京車造車基地項目建設中,滿城區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全省首例500KV電力線塔跨高速、跨鐵路、跨國道遷移,5條通信光纜遷改、7條高壓線路遷移、120萬立方米大坑回填、236戶民居拆遷、11家民營企業和33家商鋪徵收。僅用60天辦清所有證照,90天完成徵遷佔,240天完成組裝車間建設,再次展現了滿城力量,續寫了滿城項目建設史上精彩篇章。
生態優先 鄉村振興 讓農業產業有奔頭
初夏時節,正是草莓、西紅柿等瓜果蔬菜集中上市期,國網保定市滿城區供電公司「服務果蔬上市,助力鄉村振興」農業保供電行動全面啟動,14支共產黨員田間服務隊奔赴一線,24小時保障設施農業和果蔬冷庫電力供應。宋賈村兩委班子帶領群眾組建櫻桃產業協會,成立果品交易市場,啟動首屆櫻桃採摘節,為村內傳統櫻桃種植提質增效謀篇布局;孫村沃土農業示範園建成高標準設施大棚150個,吸引周邊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區融媒體中心開展走基層,愛心助農網絡宣傳銷售活動……各級各部門多措並舉助農增產增收,將疫情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滿城區農業產業特色鮮明,是「中國草莓之鄉」,草莓種植面積2.97萬畝,葡萄種植面積3.2萬畝,桃、李、蘋果、磨盤柿種植面積18.8萬畝,形成了石井鄉磨盤柿、南韓村鎮葡萄、坨南鄉鮮桃、白龍鄉杏等多個現代化特色種植片區。果樹種植綠了山野,美化了環境,該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7%,成為雄安生態綠肺、保西天然氧吧。同時特色農業還帶動了休閒度假、農業採摘、康養民宿等旅遊產業發展,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高端開發,加速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目前,該區農業形成了一村一品、規模種植、聯動發展的現代產業化經營模式。全區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達到7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1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農村專業合作組織400餘家。
為進一步提升鄉村環境,該區打出「治水、治山、治氣」組合拳。立足「不讓一滴汙水入澱」,漕河沿岸16個村汙水治理項目全部啟動,總投資12億元的6個白洋澱上遊流域汙染治理項目,全部如期完工,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國省幹道兩側76處礦山跡地全面實施綜合治理,目前已整治完成26處,32處完成施工招標,18處完成可研報告,現正在穩步推進實施。在完成5個鄉鎮56個村3.6萬戶氣代煤工程基礎上,今年3.3萬戶氣代煤工程改造已全面啟動。
走進滿城,全區183個行政村田園美、路通暢、民風淳,構成了一幅「美麗鄉愁」新畫卷。(趙大鵬)
來源:保定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