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3種學習障礙,用學習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021-02-19 成林思語

小沼勢矢是日本頂級腦科學領域專家。但他在學生時代時的成績一般,尤其是英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上大一時英語完全不會,一直在想辦法逃避學習。

因此,他剛入學的成績是350分(註:按日本的成績計算方法),而這個成績是屬於最低的水平。作為一名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相當讓人絕望的分數。

但是當時19歲的他,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多嚴重的事,還是在以玩耍的心態過大學的生活,直到他看到同學H君750分的成績單時,他還是有點吃驚,並且人家是自學考出了這麼高的成績!

小沼勢矢覺得自己受到了刺激。那種被好友甩在身後的不甘和無能感一起湧上心頭。

他開始發狠讀書,2個月後,他的成績變成了815分,超過了H君。這讓他體會到了成功的感覺。他也開始領悟到學習的樂趣。他又努力學習了2個月,最終取了915分的超好成績!

這次成功的學習經驗,也讓他總結出來學習心得:

 很多人盲目學習,根本沒有找到阻礙學習能力的原因。

 善於學習的人與學習沒效果的之間的差別在於用腦的方式不一樣。

 

1、 找到三種學習障礙,才能提升學習能力

 

努力學習,卻效果不佳。我們要找到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學習呢?《學習天見性》這本書中指出

「專業用語過多」「內容過難」「雖然會基礎公式,但不會解答應用題」「不知道具體應該學習什麼、怎麼去學,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可以大致分為三類,這三類障礙被統稱為「學習障礙」,它們分別是:

 

① 無法理解語意

三大學習障礙中,第一個是無法理解語意,看不懂學習內容。當我們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突然一下接觸到大量的專業詞彙,一時會很難理解透徹。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困擾呢?

這種狀況其實就是因為「看不懂學習內容」而碰壁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碰到了這種學習障礙,我們就會陷入停止思考的狀態中。

理解能力是學習的基礎能力之一。如果看不懂詞彙,那麼就不能理解問題真正的意思。譬如,以一道數學題為例,如果不能理解題目中出現的專業術語,那麼便無法解答這道問題。

用腦科學的方式來說,這與我們的記憶構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我們至今一切的所見、所聞、所學,都以資料庫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

石川教授是腦科學領域的諮詢專家,他將這種資料庫稱為「參考資料庫」。暫且不論這些數據是自主獲取的還是無意識獲取的,我們通常都是以這個資料庫為參考來對事物進行判斷、理解的。

就好像你現在正在理解這本書所寫的內容一樣。因為你一直以來的所見所聞組成了參考資料庫,並不斷積累,所以你才能夠理解這本書中所寫的內容。

但是,在面對資格證書考試或升學考試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忽略我們這個參考資料庫中存在的不足。

因此,如果陷入了「不懂語意」這一學習障礙,應對之法也十分簡單——提高理解能力,補充資料庫儲備。在相應的知識領域內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那麼我們能夠自行解決問題範圍也會相應擴大。

 

② 瓶頸階段

所謂瓶頸階段,簡而言之,指的是「突然挑戰過於困難的內容」這種狀態。如果有一門考試科目的學習階段分為五個階段,那麼就算突然從第一階段跨越到第二階段,也會感覺學起來很困難吧。

就像是讓不會四則運算的孩子突然去解二次方程,一樣會很混亂。這就是一種瓶頸階段的狀態。

考前複習的時候,有時我們會發現從某個單元開始突然一下變難了,有可能是我們陷入了瓶頸階段。

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回到自己已經掌握了的單元,更加仔細地一步一步重新學。總之,為了避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學好每一個知識點。

 

③ 沒有榜樣

這也是很多人陷入學習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在學習過程中一直沒有進展的學習者,往往會嘗試自己一個人去解決問題。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我們是以自己腦內的參考資料庫為基礎去理解信息的。換言之,對於我們的參考資料庫內沒有的信息,我們是無法理解的。

不管是資格證書考試還是升學考試,考試合格所應達到的水平或多或少都會高出我們原本的知識或技術水平。正因如此,如果單憑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如果你認識一些參加過這些考試的前輩,不妨直接去和他們交流經驗,最好是可以向剛剛通過這些考試不久的人取取經,聽聽他們的經驗和臨場感受。

首先,提前列好想要請教的問題,如關於學習的訣竅、應試的技巧等方面,儘量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這樣便可以從前輩那裡了解到他們的實用經驗。

有時如果沒有找到有經驗的前輩,我們要學會靈活運用各種網際網路視頻、信息平臺和論壇,以「××(你想通過的考試名稱)學習法」等作為關鍵詞去搜索相關信息,從而獲取考試經驗。

如果是比較普遍的考試,那麼也可以去一趟書店,那裡會有很多與應試技巧相關的書籍。

儘可能不要自己獨自苦思,學會吸取並靈活運用前輩的智慧,才可以解決「沒有榜樣」的學習障礙。

克服了學習障礙,讓我們了解下怎樣提升學習能力吧。

 

2、找到適合自己的用腦方式,擁有學習天性

 

建立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模式。《學習天性》根據大腦的類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

視覺型,即在學習的過程中視覺佔優勢的學習者。

這種類型的學習者擅長通過眼睛來記住事物以及對事物做出判斷。基本上,如前文所提到的,人類本來就是主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的,但是視覺型的學習者在學習的時候能夠通過有效地使用視覺來獲得極佳的學習效果。

例如,記憶單詞的時候,很多人會將單詞讀出來,讓耳朵反覆接受信息,從而達到記憶的效果;但視覺型學習者則只需要看一眼單詞便很難遺忘。另外,由於這類人擅長使用眼睛去捕捉信息,所以他們的閱讀速度不僅快,讀到的內容也能很深刻地印在腦海中。

 

(2) 聽覺型

聽覺型,即在學習的過程中聽覺佔優勢的學習者。

這種類型的學習者在利用音頻教材,通過反覆聽,用耳朵去接收信息的時候,往往會更容易取得學習成效。順便說一句,我就屬於這種聽覺型學習者。

因此,在上班途中的碎片時間,我會積極地利用講座音頻、音頻教材等材料進行學習。

另外,僅僅只聽是不夠的,我們還應大聲朗讀,讓自己的耳朵聽到自己的聲音,這種學習方法對於聽覺型學習者非常有效。

 

(3)觸覺型

即擅長通過讓身體動起來,以獲得信息的學習者。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老師們教導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種方法對於觸覺型學習者來說,是能發揮最大學習效果的方法。

用手寫實際上是通過肌肉運動來記憶學習內容的。當然,並不是說這種方式對視覺型學習者和聽覺型學習者來說就完全沒有用,只是相對用視覺和聽覺的人來說會比較低效。

讀到這裡,你已經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了吧!

要想確立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方法,有以下兩點需要注意。如果忽略了這兩點,即使你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很難獲得相應的學習效果。

一是,不要用非此即彼的思維去看待學習方法。假設你的學習模式屬於視覺型,不代表你完全不屬於聽覺型或是觸覺型學習者。雖然利用視覺是最基本的學習模式,但如果能夠合理運用另外兩種感官,學習的效果還能更上一層樓。請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二是,隨著自身條件不斷變化,學習模式也有可能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有的人雖然現在是視覺型學習者,但不知什麼時候就有可能會變成聽覺型或者觸覺型學習者。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這是和我們的大腦具有 「可塑性」息息相關。所謂大腦的可塑性,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學習大腦會產生新的變化或者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並不是一直保持著一種特定的狀態,而是隨著不斷的學習,會逐漸發生變化。

所以,即使現在你是視覺主導的學習者,隨著新知識的注入和積累,你的學習模式也很有可能會發生變化。

第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看下自己屬於哪類腦子。

我們一定不能忘記的一條準則是不管多好的學習方法,都是別人總結出來的。最為重要的是,不要以其他人的學習方法為標準,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大腦特性去尋找學習方法。也就是說找到「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方法」。

 

【好書推推】《學習天性》

作者:【日】小沼勢矢 著,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本文由時代華語出版社授權發布。盲目學習,再努力都是在繞彎路!解密版《認知天性》,找準大腦類型,打破長久「刻意練習」的定律,快速建立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法,進階為優秀的少數人。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測試方案,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判斷你是哪類的大腦。比如視覺型學習者是擅長以「眼觀」來進行學習的人,應儘量有意識地利用視覺去獲取信息,以提高學習效率。

聽覺型學習者擅長以「耳聽」來進行學習,應充分利用音頻資料,儘可能多地利用聽覺來獲取信息。

觸覺型學習者則善於利用「身體動作」進行學習,我們可以試著通過「動手」,如記筆記、製作思維導圖等方式來加強學習效果。

     

根據網絡資料整理改編,對原作者真誠致謝!

敬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成林思語」,回看發布的1400餘條

相關焦點

  • 聚焦「學習力」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
    紅網時刻長沙8月5日訊(通訊員 劉笑 楊旭)「時代發展非常迅猛,信息更新速度也不斷加快,學會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學習力已經成為核心競爭力。因此,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關鍵。」在長沙市骨幹班主任培訓研討會上,長沙教育學院楊旭老師不無感慨地說。
  • 以學習力提升競爭力 促進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紅網時刻通訊員 黃安 記者 王義正 長沙報導學習力是企業發展之源,競爭力是企業制勝之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學習。近年來,現代農業集團通過抓學習、興調研、促發展,抓出了全員的文化獲得感,凝聚了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也結出了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 如何幫孩子克服學習障礙?
    現代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學習多種技能,而且當成績欠佳時,父母都大為緊張,然後展開一系列的搶救行動。如果嘗試各種方法還是無效,大部分父母都會責怪孩子愚笨、懶惰、粗心、不認真、甚至認為是天生如此。   然而,家長是否有考慮過問題不是這麼簡單呢?自己的孩子可能是面對學習障礙(Learning Difficulties)!
  • 提升 元邦集團:構建學習型企業 打造核心競爭力
    、組織學習到學習型企業的目標。 據悉,自1988年至今僅20多年時間,華為公司成長為全球通信設備產業的領先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主要源自於「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核心價值觀。 元邦集團認為,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學習力競爭。作為企業而言,我們不僅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關鍵要培養人才。
  • 《思考的技術》:普通人也能快速提升思考力與核心競爭力
    在本書中,大前研一先生闡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思考力是核心競爭力,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有多強,他的核心競爭力就有多大。當然,一個人的思考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鍛鍊自己的思考力,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大前研一先生在本書中給我們做了解答。思考力的提升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思考的深度,二是思考的廣度,下面介紹三種方法來訓練我們思考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 10個提升學習力的思維模型解析,提升個人能力必備
    個人能力提升的40種思維模型,最強總結來啦!耗時3天搜羅各類書籍,將40種思維模型分為以下7大類一:學習力提升模型二:創造力提升模型三:設計力提升模型四:共情力提升模型五:故事力提升模型六:領導力提升模型七:整合力提升模型接下來我會分7篇文章細說這40個思維模型
  • 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每個人走上社會,參加工作的時候,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競爭力和優勢在哪裡,自己是否足夠優秀,不會被社會所淘汰。2020年疫情的出現導致許多人面臨失業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缺少核心競爭力,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最容易被替代和淘汰。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 專注思考力,提升競爭力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目前我國的教育已經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教育時代。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和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 讓洛基英語教你如何克服 自己的心理障礙
    讓洛基英語教你如何克服 自己的心理障礙時間:2019-06-26 17: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讓洛基英語教你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相信許多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的人都會有一個想法:學好外語。其實許多人的英語水平是相差不大的,但是一提到英語就會讓許多人頭痛。
  • 用遊戲提升兒童學習力,換個方式讓孩子愛上學習
    所以,換個方式學習,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樂在其中,而不是苦不堪言。怎樣通過有趣的活動教育孩子呢?剛剛的「背誦比賽」遊戲,就是兒童學習力專家魏華老師在《不急不躁:用遊戲提升兒童學習力》中提到的。在這本書裡有65個親子遊戲,以喚醒孩子學習興趣為前提,重在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記憶力、想像力和表達力,系統性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 如何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提升學習能力?
    原來這些孩子存在學習障礙。 所謂學習障礙是指個體在涉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基本心理過程上,存在一種或多種的失常狀態,這種失常表現在聽覺、思考、言語、閱讀、書寫、拼音或數學計算方面的能力不足。症狀可包括:知覺障礙,腦傷、大腦功能失調、閱讀障礙和發展性失語症,但不包括由視覺、聽覺或運動缺陷,智力落後,情緒困擾,或由環境、文化或經濟狀況導致的學習問題。
  • 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試試這幾招,幫孩子克服「4分鐘障礙」
    但是就在1954年時,竟然有一位大學生用3分59秒4的成績打破了4分鐘障礙這個魔咒,成為了當時的冠軍。而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跑步運動員,在此之前認為跑進4分鐘是他不可完成的任務,卻在短短6天之後將成績提高了一秒多。
  • 如何有效提升你的個人影響力?提升自身內部核心競爭力的要素
    提升自身內部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一.提升自身內部核心競爭力1.專業技能過硬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的技能過關才能讓別人信服。因此要善於學習,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善於學習,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就會不斷增強自己比較弱勢的技能,力求將自己培養成全能型人才,專注於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關鍵所在。2.言行一致,增加別人的信任度。
  • 學習7種能力,36種思維模式後,學習好像開了掛
    經過不到十年的時間,他憑藉自己的高效學習能力,成功把知識遷移到演講、培訓、寫作、團隊運營等方面。他可以駕馭多種文章類型,並且在各大新媒體平臺有著眾多粉絲。 《高效學習7堂課》這本書講述了高效學習者所具備的7種能力,分別是: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遷移力。每種能力都有所對應的應掌握的思維模式,一共36種思維模式。
  • 致家長:注意力障礙與學習障礙其實是兩回事
    其實,遇到這些情況時,家長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到底是有注意力障礙還是有學習障礙,因為兩者都可能導致成績落後和聽課質量不佳。注意力障礙與學習障礙其實是兩回事!只具有學習障礙而不具有注意力障礙的孩子,能專心於學習,聽從指令,但成績較差。
  • 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打罵也沒用,4種學習障礙要認清
    學習障礙的孩子總被誤解!把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落後學生籠統地稱為不求上進,,這是一個極大的認識誤區。有的家長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認為是態度問題,經常打罵責罰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一現象?實際上是因為家長不了解學習障礙。
  • 我用經驗告訴你,三招克服寫作障礙
    這八大理論全面闡述 了克服寫作障礙的方法,我自己自2019年3月份開始,重新開始寫作,目前已經寫了近十二萬字,結合《非虛構寫作》書中的八大理論,如何突破寫作障礙我有如下三點經驗可以給大家分享。01、從自己最熟悉或者喜歡的內容開始,樹立寫作信心。
  • 成人學習者的類型與學習成效:基於 學習動機和學習障礙的探究
    目的在於,建立線性組合、用最優化的模型來判別歸類的質量(任志娟, 2006)。其三,形成類型之後的成效分析。本研究採用差異檢驗分析不同類型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再用決策樹(Decision Tree)模型挖掘學習動機、學習障礙對所有類型成人學習者學習成效的影響效力並進行排序(肖勇, 等, 2008)。
  •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提升學習力
    不斷惡化的自我對話導致我們完全沒有能力去關注擺在我們面前的學習難題。然而,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工作和學習中,我們不得不面對全新的領域,無法避免作為「菜鳥」去學習這些新知識,此刻,學習力就是競爭力。哈佛有一句格言:「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的、深入廣泛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那麼,面對新事物所帶來的焦慮和困境,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力呢?a.
  • 學習障礙介紹
    閱讀障礙:在閱讀上有困難(1)讀字正確度(word reading accuracy)(2)閱讀速度或流暢度(reading rate or fluency)(3)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