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對孩子身心健康都有幫助,但長時間母乳餵養,會導致孩子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等問題。不管媽媽和孩子願不願意,最好在1歲半-2歲其間斷奶。
昨天,重慶晨報《她母乳餵養女兒到6歲,直到最近女兒自己決定不吃了》的一篇報導在網絡上引發眾多網友的議論。作者王建玲表示,「沒啥,6年了,風風雨雨都過來了,我現在的想法已經比較成熟。」不同的育兒方式不能簡單以對與錯來評判,但都希望寶貝健康成長,她只是希望能提供一種經驗。
作者說
自我評述 生命是一次次斷奶的過程
作者王建玲說,她贊成這樣的說法:生命是一次次「斷奶」的過程,先是離開你的子宮,再離開你的乳房、離開你的床、離開家來到學校,這些都是「斷奶」。每一個斷奶裡程碑都值得我們紀念。
母乳餵養6年,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也有很多人會驚訝地問她:「什麼,你還在餵奶?」而她所做的,其實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孩子不需要了,就會「斷奶」。
從昨日清晨6點,王建玲的手機QQ群、朋友圈便「嘀嘀」地響個不停,鋪天蓋地的都是評論。「大家會說啥,我都能猜到,我的反應也不會太強烈。」好在,她的故事親朋們早就知道了。王建玲說,自己之所以繼續和大家分享,只是希望交流經驗,如果媽媽們因此了解更多母乳餵養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成為榜樣
點讚者大大超出她的想像
「很多媽媽在留言中提到『WHO』、『美國兒科學會』關於母乳餵養的建議,我想,這也是一種進步。」電話中,王建玲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丈夫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點讚的數量已大大超出我的想像。」王建玲說,好像自己成了榜樣,甚至還有網友留言,向她請教母乳餵養的問題。比如,有網友問:「上班後感覺奶水明顯減少,怎麼辦?」王建玲給出的辦法是除了早晚在家時親自餵養寶寶,上班時保證擠奶的頻率,還可以利用一切時間增加和寶寶的肌膚接觸,讓寶寶多吸吮,就可以維持奶量。
「網絡上什麼樣的評論都有,確實需要一顆堅強的心。」對於網友們提出的問題,王建玲都會認真回答。「經過這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怕了!」王建玲說。
網友說
贊成反對 網友們各抒己見熱鬧非凡
「看了這個新聞,我很感動!媽媽很偉大,女兒也很可愛。」年輕媽媽孟女士打進電話說,讓她最感動的是文章中女兒的一句話——女兒說「感謝媽媽一直餵我吃奶,我長大了,再也不吃了」。「女兒首先表達了對媽媽的感謝,然後說明了原因,表達了理解。這說明女兒在她的兒童時期,已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孟女士說。
「母乳就是好於奶粉。喝自己的奶,讓別人吃奶粉去吧!」TUTU0016說。
而作為「奶粉媽」的一員,職業女性何玫認同增強母嬰感情紐帶的必要性,但認為王建玲的做法過於極端。她認為,不管是「奶粉媽」還是「母乳媽」,都是養育孩子,「難道吃奶粉就不愛孩子了?」她認為,現代育兒理念賦予母親更完整的概念,不單單是餵個奶就行的。因此,在撫養孩子過程中,為什麼不接受新技術和服務,為自己的人生贏得更多個人時間和個人空間?
「奶粉媽」球球媽媽則直言:「母乳,想說愛你不容易。」
市民說
街頭調查 母乳派與奶粉派各說各的理
長期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到底是好是壞?大家怎樣看待這個問題?除了網友們眾說不一的觀點外,看看隨機採訪了13位重慶市民的反應。其中,有6位市民表示反對,有4位表示贊成,還有3位不持立場,視情況而定。
張麥芹,女,38歲:「餵養到6歲啊?我覺得最多餵到1歲,1歲過後母乳對娃兒就沒得啥子營養了,還容易造成娃兒依賴母乳,不正常吃飯。」
胡琴,女,31歲:「我女兒4個月就斷奶了,吃奶粉一直很健康。現在不到2歲,都會背很多唐詩了。母乳餵養是好,但不能沒有底限的一直喂。」
劉欣雨,女,27歲:「我兒子已經快2歲了,我還是在堅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能夠讓娃兒更健康、智力也更高,我們娃兒基本上都沒有生過病。」
鄒玉芝,女,56歲:「我不反對母乳餵養,但也不反對奶粉。我沒有要求我兒媳一定要用母乳來養孫子。有母乳就吃,沒得母乳就吃奶粉,一樣的。」
母乳餵養專家小巫:時間長會助長她的惰性
這是很多人問的,一般吃到5、6歲甚至到7、8歲還要吃,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否則我們也不會拿出來說。有人算過,所有母乳自然壽命和哺乳期成比例算一下,人類斷奶的時間應該是4—5歲之間,這是根據媽媽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其實我個人是把孩子餵到兩歲多,認為餵到兩歲多就合適了。因為到最後你喂,對親子關係反而變成一種障礙,因為餵奶很方便,孩子有需求,撩開懷給他奶頭就可以了,但她不會觀察到什麼變化。我認為3—4歲正合適,時間長會助長她的惰性,其它方面的負面影響我還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