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博士後擴招,高學歷真的越來越不值錢了嗎?

2020-08-27 美術生家長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非洲剛果(金)已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而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也於近日表示,2020年秋冬,我們還將迎來新冠肺炎的第二波疫情。這不禁讓很多人感慨:2020最大的目標,是活著……

在如此嚴峻的外部環境之下,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就業市場都顯得萎靡不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在暴風雨中,是不是應該先找一個屋簷躲雨,而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地莽撞前行。畢竟,誰也不敢預言未來我們還將面臨怎樣的光景。

微博網圖

大概也是考慮到了大眾的這一想法,年初,教育部宣布今年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人,這不僅是為應對再創新高的考研報名人數,也是為了在疫情背景下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出路

而在三月份的時候,科技部又再發通知,明確提出將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通過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的平穩運行

截圖自科學技術部官網

這接二連三的擴招信號雖然的確緩解了畢業生當前就業的燃眉之急,但很多人也開始思考:如今學歷一再貶值,在今後的職場競爭中,高學歷究竟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一、博士後擴招背後的焦慮與變革


相比於叫好聲一片的碩士研究生擴招,博士後的擴招卻很少受到關注,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反正我也讀不到博士後,擴不擴招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事實上,博士後並非學位,而是從博士研究生畢業到走向社會就業之前的一段過渡期,可以算作是在高校或博士後流動站的一段科研工作經歷,在國內,博士後在站時間一般為兩年。換句話說,博士生可以晚兩年再找工作,在這兩年內可以對自己的研究領域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也可以對未來職業規劃有更清楚的規劃

顯然,博士後擴招的背後,是日趨緊張的就業形勢,以及高校畢業生對就業市場表現出的恐慌和焦慮。從2019年開始萌生的經濟下行的苗頭,到2020年疫情影響下小型/微型企業倒閉、大中型企業降薪裁員,剛剛走出校園的高校畢業生的確很難對未來的就業形勢充滿信心。

面對社會的高速發展,大家深知「不提升就要被淘汰」的道理,因此面對越來越高的就業門檻時,很多人都選擇了提升學歷,以至於如今普通院校的本科學歷在就業市場上已不值一提,「雙一流背景」、「碩士學位」正逐漸成為新的簡歷篩選門檻

不僅如此,今年第一季度的就業招聘數據統計顯示,多數企業不光在學歷上抬高了招聘標準,還需要應聘人員有與職位相關的工作或項目經驗

圖片來源:BOSS直聘《突變時代:2020人才資本趨勢報告》

就拿網際網路企業中技術類崗位人才的招聘來說,要求有3-5年工作經驗的企業達到了43.8%,而且明確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崗位佔比也達74.2%,同比上漲7.1個百分點。

就業市場對高端技術人才的學歷和經歷要求水漲船高,但與之一同提升的是對此類人才的薪資待遇。對於前沿技術行業稀缺的複合型人才,如人工智慧、數據科學等,各大企業並不會在薪資待遇上吝嗇分毫,但想要拿到高薪酬,應聘人員也必須擁有能與之相配的素質型能力

圖片來源:BOSS直聘《突變時代:2020人才資本趨勢報告》

對於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同學來說,好消息是近年來我國藝術設計學科改革已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藝術設計專業實現了從單純的技法傳授,到培養藝術設計創作思維的過度,並通過與其他學科的跨界融合,培養同學們的創造創新能力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而這些正是就業市場中多數僱主最希望在員工身上看到的能力。

據數據顯示,2015至2019年間,要求創意/創造力的職位種類從13個增加到85個,職位絕對數量增長100倍以上,其中不乏有許多像工業設計師、材料工程師一類的技術型崗位。


二、學歷無用論背後的真實世界


「既然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非常看重,那是不是學歷高低都無所謂了?」

諸如此類鼓吹學歷無用的聲音近些年來可謂愈演愈烈,鼓吹者甚至會搬出只有小學畢業卻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的李嘉誠,以及杭州師範本科畢業卻位列如今卻成為華人首富的馬雲的例子。

然而,會舉這些例子出來的人顯然是自知其言論根本站不住腳。且不說相比於如今1071萬高考生和341萬考研生數量來說,這些個例就像基因突變一樣罕見,更關鍵的是,大多數人其實並沒有像李嘉誠和馬雲那樣超人的毅力和敏銳的眼光。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俞敏洪對此有一個很好的解釋:「過去沒有學歷的人並不等於是笨而考不上大學,而是因為沒有上大學的機會,他們同樣擁有足夠的能力來思考自己的命運、安排自己的人生、抓住好的機遇。」

因此,過去學歷不高的成功人士未必沒有非凡的學習能力,而如今,我國高等教育水平大幅提升,高學歷已經成為了應聘者向企業展示學習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尤其是對於新興崗位來說,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考核有多項標準,而高學歷則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項而已。

高學歷者不一定就100%都是人才,過去的就業市場和企業可以給你充足的時間去證明你的能力,但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歷已經成為了企業是否願意繼續挖掘你潛在能力的敲門磚

也許你會說這有失公平,但誰又能扭轉如今高學歷畢業生人數不斷上漲的趨勢,誰又能改變經濟發展放緩、人才要求提升的現狀呢?

截圖自騰訊視頻:「簡歷帝」求職為何頻頻受挫

另外,站在HR的角度來說,從上萬份簡歷中篩選高端職位所需要的人才,通過學歷去篩選也並無偏頗,畢竟就大多數情況來說,高學歷人才確實在專業知識和能力上有更深的造詣,因此也更能快速適應崗位,將自身能力轉化為對企業有利的實際價值

不僅如此,高學歷人才往往更能夠快速捕捉行業發展趨勢,並通過與高層次人才的交流,努力實現商業價值的轉化,而這些都是普通本科或專科生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讀研是為了提高,讀博是為了深造,這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況且科研人才能力的高低還關乎著國家前沿科技的開發、新興產業的創造,而這些都只有高層次、高學歷的人才才能做到

所以說,在未來如果你沒有能與職位相匹配的學歷,單是理解複雜高端行業的運營模式就已足夠吃力,談何創造價值、顛覆行業?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新的市場和商業模式之間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想要創業,系統和專業的知識結構是剛需。好的學歷能為你帶來的不僅是基礎的知識技能儲備,更是行業內高端的實踐機會,從而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不斷培養實踐能力,並通過更廣闊的平臺去發掘自己的潛力,去展現自己的才能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嗎?別太悲觀
    看到這個數字,有相當一部分人想都不想就脫口而出「研究生學歷也不值錢了」「研究生學歷也貶值了」……當大學生逐年擴招時,也有人說「大學生遍地走,本科學歷不值錢」。這都只是站在個人的利益去考慮,難道只因為個人所謂的「學歷值錢」發展就停止不前嗎?
  • 過去40年碩士和博士才畢業800多萬,但為何感覺學歷不值錢了呢?
    ,而是一成不變的,一些專業就業不好,但是一些大學卻爭相設置這些專業,比如生物工程專業就業不理想,但是幾乎所有的學校都設置了該專業,並沒有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因此就造成了就業不好的專業畢業生越來越多,即使是研究生畢業了也不好就業,需要讀博才會有出路,給人的感覺是碩士貶值了,碩士研究生學歷不值錢了。
  • 教育部再次明確擴招研究生,學歷會貶值嗎?
    前不久(2020年12月3日),教育部又對研究生擴招做出了最新表態,研究生大幅度擴招,高學歷的時代真的到來了嗎?!今年以來,受國內外特殊形勢的影響,碩士研究生大幅擴招。我們回顧一下研究生擴招歷史:201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首破200萬人大關,達到201萬。
  • 為什麼學歷越來越不值錢,學區房價格卻越來越高
    現在的大學學歷可以說越來越不值錢了,本科、研究生都在擴招,除了國內的最頂級名校,其他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都在為了工作苦惱。上學那麼多年,畢業最多也就拿著5000塊左右的工資,甚至於有畢業等於失業這種說法。就算是頂級名校,985、211的學歷如果說拿一套頂級學區房幾百幾千萬的那種來和你換,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拿一套房子的。
  • 在學歷越來越不值錢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自處?
    這份名單共28人,其中北大研究生10名,清華大學研究生5名,剩下的全部是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碩士研究生。這份名單也是令大眾心情複雜——現在連中學教師要求都這麼高了?(一)越來越不值錢的學歷其實倒也不止深圳中學這種一線城市的一流中學要求高。筆者查了一下曾經所在高中老師的招生要求,發現碩士畢業生已經是硬性要求了。
  • 某985研究生吐槽:應聘美團給個白菜價,碩士學歷就這麼不值錢?
    某985研究生吐槽:應聘美團給個白菜價,碩士學歷就這麼不值錢?現在大學一年比一年擴招厲害,以前專科生都是香餑餑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就連碩士學歷也沒多耀眼,上智聯一搜一大把,這樣的情況導致了每年的畢業季,都有應屆生喊壓力大。
  • 2020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破300萬,學歷真的不值錢了麼?
    有人說,以前滿街都是本科生,現在隨著研究生的擴招和其數量的增加,意味著高學歷已經越來越不值錢了。這個觀點過於極端,相對以前來說,我國的研究生數量的確增加了很多,但並不表示目前的研究生就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
  • 七萬碩士送外賣: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嗎?
    很多人就此感嘆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就算是碩士、博士,也很可能面臨就業難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表明,所有的職業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幹外賣小哥還是做高管、公務員,只要是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獲得的收入,社會都該給予同等的尊重,即財富有多寡,人格無高下。
  • 別一看到「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就認定「學歷不值錢」
    現實中的「盧濤」叫繆元穎,是中科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後,他在2018年4月,作為「專家型人才」以「警務輔助人員」身份,加入了成都高新公安分局DNA實驗室,從事法醫物證檢驗工作。「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這種學歷和職業的落差,不難將話題推上熱搜。在網友留言中提到最多的是,「這麼高的學歷,為啥不給個編制?」
  • 「不好意思,我們只看第一學歷」!網友:985碩士也不值錢嗎?
    本科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研究生考試熱度連年上升,企業的招聘門檻也在水漲船高。「雙211」、「雙985」的招聘要求也已屢見不鮮。很多人可能不僅會問到:第一學歷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不好意思,我們只看第一學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碩士畢業生也不再是「天之驕子」,待遇相對好的崗位均一律要求碩士學歷起步,甚至很多企業明確要求本科學歷也為211院校。有很多985高校的優秀碩士畢業生,由於本科院校不太好而被拒之門外。辛辛苦苦備戰考研,費盡心思進入985名校,努力三年後的你真的有那麼「不值錢」嗎?
  • 哈佛博士後當街道辦副主任,海歸碩士做汽修工,是文憑不值錢嗎?
    哈佛博士後當街道辦副主任,海歸碩士做汽修工,是文憑不值錢嗎?日前一張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在朋友圈傳開,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最惹人注目的是,街道辦招來了8位清一色清華北大的碩士研究生。
  • 學歷都貶值了,追求高學歷還有意義嗎?
    之前被廣泛熱議的「哈佛物理學博士後任職深圳街道辦副主任」這一消息,有的人覺得高學歷正好可以服務好高科技產業,但也有人覺得這是大材小用,浪費了教育資源;也有「杭州餘杭區招聘北大、清華博士畢業生作為儲備人才」,讓人感嘆,現在真的是沒有博士學歷,連街道辦都進不去了嗎?這真的是學歷的通貨膨脹啊,以後學歷是不是會一直貶值啊。
  • 研究生真的不值錢了嗎?
    考研擴招,在讀研究生有280多萬人,研究生真的爛大街了嗎?研究生數據信息01 在學研究生共286萬!2020年預計招收碩士研究生破百萬!證明目前選擇讀研考研自我深造的當代大學生越來越多,考研成為自我發展規劃不可獲取的一部分!02 2020研究生報考人數341萬 240萬人將陪跑沒學上341萬,這是剛結束的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
  • 碩士擴招18.9萬人,文憑貶值加劇!高學歷群體集體陷恐慌?
    成功拿到學校的推免名額了嗎?在本科生的不斷擴招之下,現在本科生每年的畢業數量達到700萬,這也大大加劇了就業市場的壓力。而當前研究生也在逐步的擴招當中,教育部明確指出2020年將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由此一來,這份焦慮就轉移到了研究生身上。
  • 博士和博士後,哪個學歷更高?原來這麼多年都搞錯了
    其實這麼多年我們都搞錯了……隨著大學的擴招,現在擁有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本科生到處都是,碩士、博士也是不計其數,以前說起碩士博士,那都是了不得的存在,十裡八鄉都不一定會有一個,而現在經常可以聽到身邊哪個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考上了碩士博士,甚至還有的考上了博士後!
  • 復旦碩士做房產中介,廈大碩士開店賣滷味:名校碩士也不值錢了?
    復旦大學和廈門大學都是985高校,碩士畢業生要麼應當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要麼可以報考公務員,為什麼要一個初中甚至小學文化都能入門的行當?名校碩士也不值錢了嗎?「物以稀為貴」,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研究生擴招,雖然提高了教育素質的同時,但是畢業生在招聘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在變相地減弱,這是不爭的事實。985碩士做房產中介、賣滷味,既是一種無奈,也是任性。但是,生活的挫折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機會與自由,做普通的房產中介也好,做滷味開店也好,只要有生活目標和追求的理想就好。
  • 我國有7萬碩士研究生,100餘萬大學生送外賣,學歷真的不值錢了?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國家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現在「高學歷」也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稀有了,但孩子們的工作現狀卻越來越堪憂。現在的大學生們可以說是「遍地都是」,就業難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很多企業的招聘標準也是一升再升,所以不少學生為了生活,也只能做一些社會底層的工作。
  • 2020年研究生再次擴招,高等教育就真的繁榮?碩士含金量前途未卜
    學歷是社會進程中無法忽略的一個環節,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崛起的高中生、中專生到如今,社會對於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那麼,到底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倒逼學歷不斷上漲,還是大學教育的普及化導致?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幾十年來高校的招生變遷瞧出端倪。八九十年代大學生十分吃香,家裡但凡出個大學生,都要宴請好友親朋。
  • 大學生學歷真相:非985、211真的沒前途了嗎?
    但如果說,高學歷已經不值錢、白菜價、一抓一大把,那麼你可能對中國人的普遍學歷層次還沒有正確的認知。如果你拿到過高中畢業證,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你的學歷就超過了全國77.04%的人。所以,二本生就真的沒前途了嗎?如果是專科生,是不是更加註定畢業即失業?首先,我們模擬一下,如果你是應屆生,一張非985、211的普通大學畢業證拿在手裡,能找到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不誇張地說,有幾類工作對你來說已經是hard模式。有一些網際網路大廠會帶上有色眼鏡。注意,我們說的是每個領域裡的超級大廠,因為馬太效應,網際網路大廠的人才資源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
  • 碩士大幅度擴招,有七萬研究生在送外賣?這種天真的玩笑聽聽就好
    這也意味著,有七萬碩士畢業生選擇了外賣行業。很多網友直呼,碩士學位的含金量在變低,甚至有些網友表示讀書無用。事實上真的如此嗎?這種天真的玩笑聽聽就好。七萬碩士在送外賣,數據來源是哪裡?看到數據報告之後,或許很多人都會感到震驚,在我們傳統的印象裡,外賣騎手並沒有過高的學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