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的最新統計數據。(ESI每兩個月更新一次)。
01
什麼是ESI?
ESI即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簡稱,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
ISI資產重組後,ESI成為湯森路透公司的一部分。ESI是湯森路透基於SCI(科學引文索引)和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所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ESI設置的22個學科為: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經濟與商業、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數學、綜合交叉學科、物理學、社會科學總論、空間科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系統學與行為學、免疫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藥理學與毒理學。
ESI針對以上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平、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平進行全面衡量。
所有統計數字每兩個月更新一次。
02
內地高校情況
據「最佳大學」統計,中國內地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313所高校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全球排名第67位居內地榜首,清華大學全球排名第76位緊隨其後,北京大學全球排名第81位居第三。
中國內地新增9所高校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內蒙古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濟寧醫學院、東莞理工學院、蘇州科技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表中誤為:江西中醫學院)、中國民航大學、南京工程學院。所有新增高校均為1個學科進入榜單。
新晉全球1‰的6個學科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國防科技大學及南京大學的工程科學、北京化工大學及重慶大學的材料科學、華東師範大學的化學。
內地高校情況如下:
全國高校ESI排名情況
(註: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不區分兩地辦學)
03
廣東省情況
據南方網,在本次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廣東高校表現突出。
中山大學排名第161位居國內第7,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307位居國內第18,南方醫科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緊隨其後。
國內排名前100的高校中,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大學的全球排名分別提升了34名和28名,成為「進步最快」大學。
另外,新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東莞理工學院兩所擁有ESI全球前1%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廣東省有6所高校的6個學科新晉全球前1%學科,分別為:東莞理工學院的工程科學;華南師範大學的一般社會科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臨床醫學;南方科技大學的臨床醫學;廣東藥科大學的藥理學與毒理學;暨南大學的神經科學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