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常見的表情,而很多對於不會表達自己意思的孩子,也常常用哭來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很多孩子卻常常用哭來解決問題,有些時候家長不給他們買東西,他們就用過來解決;有些時候家長不給他們看電視,他們也會哭來解決。但是,哭真的會解決問題嗎?
如果家長對孩子哭的時候不進行教育的話,孩子以後每次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情,都會用哭來解決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在孩子哭的時候,自己的心會很煩。
因為家長自己很心煩,所以不願意再花時間在哄孩子上,於是就都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作為家長,大家發現了沒有,其實在孩子之間也有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
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距到底有些什麼呢?到底是愛哭的孩子好,還是一個愛哭的孩子好呢?
愛哭的孩子和忍住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1、情緒的自控能力方面
在孩子的自控能力表現方面上,愛哭的孩子,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很弱,在遇到事情時喜歡用哭鼻子來解決問題,而不愛哭的孩子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勇於面對困難。家長特別要注意,那些愛哭鼻子的孩子。如果經常愛哭的話,對於孩子的淚腺的發育也是不好的,
如果孩子小時候經常哭的話,還很容易長很大的眼袋。就算孩子在家也可用哭來解決問題,但是在以後長大後出了社會,如果還用哭來解決問題的話,別人肯定不會接孩子招的。
就拿一些女性的運動員來說,他們曾經在訓練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即使會哭但在哭過後也會繼續努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可以運用一些例子來告訴孩子不應該用哭來解決問題。
同時,家長也要教育孩子適當的將自己的情緒給釋放出來,但是釋放情緒的方式肯定不只能用哭,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可以自己獨自到外面散散步,也可以自己獨自的待一會兒等等。
2、情緒的自理能力方面。
愛哭的孩子的情緒自理能力較弱,不愛哭的孩子的情緒自理能力較強。不愛哭的孩子在今後的性格培養中,更招人喜歡。
愛哭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他們呢?
1、要對孩子多有一點耐心。
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父母臉上的表情變化,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特別明顯的。所以作為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自己也要多一點耐心,多用語言的方式告訴孩子,不能再哭了。如果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話,孩子的心理創傷就會特別大。孩子心裡覺得委屈,就會哭很久。
如果家長的脾氣也是特別的火爆的話,那麼家長就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總是對孩子沒有耐心。
2、要鼓勵孩子哭。
這裡的鼓勵孩子哭,並不是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鼓勵孩子哭,而是在孩子應該哭的時候鼓勵孩子哭。孩子應該哭的時候是哪些時候呢?孩子應該哭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應該是在自己的身邊的人發生意外的時候,比如還可以是自己的什麼玩具什麼的,丟了的時候。
孩子在遇到自己玩具丟的時候可能會傷心,這時候家長就告訴孩子,「你哭吧,沒事兒」。如果孩子哭了出來,可能她就會反省自己的玩具為什麼會丟了,下次就會記住將自己的玩具收藏好。這種鼓勵孩子哭的方式,可以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的情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變化,不能讓孩子隨意的哭泣。
溝通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架起橋梁的最好方法。同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可以用溝通來解決問題,孩子在哭的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孩子,不能總是用哭來解決問題,同時在孩子哭的時候,家長不能總是對孩子拳打腳踢和罵孩子,要經常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如何教孩子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推給大家,一本書,叫做《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小時候的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在這方面沒有經驗的話,那麼這本書是很適合你的。這是一本專門為小孩子小時候情緒管理編撰的書,書中的針對性很強,把孩子的很多情緒都進行分類管理。等到孩子閱讀的時候,孩子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