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上刊詩人
(香港)林峰 李瑞鵬 巖石勁松 湃陽 林若雲 陳連科 王國釗 鍾一暉 李烈聲 心無罣礙 林杞權 霍慶來 倚石看雲 劉志廣 安靜與執著 何浩強 淺夏花開 嬰 愛荷律師 邱非非 蔡錫平 孫杰
詩
部
雨夜思鄉
(香港)林峰
古樹門前水一泓,夜闌怕聽雨窗聲。
籬邊草木垂頭久,壁上冠纓傍劍橫。
煙月也知時已改,客眸不見柳初晴。
海天又告風雲起,故國詩情老未更。
次韻林峰先生《夜雨思鄉》
李瑞鵬
積潦連宵漸作泓,聞鈴疑是斷腸聲。
已無馮鋏筵前擊,只剩吳鉤壁上橫。
短句重溫尋故韻,驚雷乍響卜新晴。
孤燈又灺詩難就,鄉夢迷離接五更。
雨夜遐思
(香港)林峰
夜雨蕉窗我自珍,吟詩看劍問紅塵。
縱橫學說侵凌事,今古文章弼教人。
經史十年空許國,海雲萬裡老修身。
阿房宮賦春秋筆,濁酒孤燈讀過秦。
次韻林峰會長《雨夜遐思》
巖石勁松
不羨朱門席上珍,甘心露宿遠囂塵。
勤躬小字疏狂筆,恪守清規老實人。
百世縱橫當煨酒,一肩風雨豈憐身。
長城內外花光好,錦繡河山越古秦。
次韻林峰會長《雨夜遐思》
湃陽
每惜來時去亦珍,寄情山水欲忘塵。
莫嘲但作無聊事,到底難為有用人。
半世流離思故國,一生落拓愧閒身。
夜闌坐聽敲窗雨,掩卷猶嗟易漢秦。
賀謙甥華屋落成之喜
李瑞鵬
桂山靈秀萃群英,雛鳳才華享大名。
顧我多年甘廐櫪,唯君一捷振家聲。
燕棲華屋誠無忝,螢映書窗竟有成。
更喜竿頭高百尺,慈幃老眼望傾城。
紫薇花
李瑞鵬
恥爭春早卻爭秋,盡識歡娛不識愁。
薄染霜時猶冷淡,於無人處亦風流。
百花凋謝空回首,一樹繽紛獨倚樓。
任是鴉啼殘照裡,紫衣如羽映溫柔。
外砂同學遙寄生日蛋糕有題
林若雲
故儔遠隔路迢遙,甜物郵來倦意消。
轉對杯邊歌蕩蕩,懶聞簷下雨飄飄。
才思田埂追雲影,又憶沙堤弄海潮。
縱是近秋腸亦暖,尹誰念念外砂橋。
己亥年首次斑竹會感賦
陳連科
但作騷人不羨官,新詩詠罷酒杯乾。
猜鉤拈韻枚皋奮,戛玉敲冰司馬歡。
落筆何曾留絳灌,憐才豈敢笑清寒。
仲謀已定江東業,仗劍從雲天地寬。
讀阿憶《憶聞》
——北大清華的那些大師
陳連科
燕園久駐忘疲勞,水木清華解寂寥。
厄運驟臨書可乞,枯腸未斷酒能澆。
塵埃休掩三都賦,鬥米難摧五柳腰。
庠序回眸如細雨,軼聞拜讀蕩心潮。
依韻李瑞鵬詩翁《紫薇花》
湃陽
紫衣香滿樹梢頭,豈似籬黃遍地秋。
時為雨來傷敗葉,每因霜染笑輕裘。
但祈秀色同群放,未羨孤芳獨一流。
世事洞明生不息,花開四季幾曾休。
次韻熊東遨詩丈《賀嶺南儒商詩會成立四周年》
王國釗
儒家集聚喜宮商,商賈賡酬吟幟揚。
詩撰華章傳港粵,會招賢士遍湖湘。
成龍只待風雲起,立馬方知道路長。
四載墨磨銅雀硯,年深日久筆花香。
寄弘揚中國古典詩詞典範葉嘉瑩先生
王國釗
七秩潛心玉硯臺,盡傾積蓄贈南開。
詩詞深究雕龍手,粹學弘揚詠絮才。
嫋嫋杏香人聚集,森森桐韻鳳飛來。
萬千桃李花繁盛,憑藉先生汗水栽。
西灣海邊漫步
鍾一暉
兩岸霓虹次第明,海天一色看潮生。
融和門外歸舟急,媽閣灘前去鷺輕。
惆悵飄萍隨浪跡,慨然漫步聽濤聲。
山鴉不棄垂榕老,世代相依故土情。
澳門日報六十二華誕誌慶
李烈聲
風行一紙著先鞭,六二華辰笑語連。
大漢聲威雲外振,小民疾苦筆端傳。
文章字字勞心血,道義時時仗鐵肩。
篳路當年揮汗淚,無忘開創眾前賢。
張玉環案讀後
心無罣礙
被誣兇手實堪哀,嚴訊逼供多少回。
廿載血書呼復訴,五更惡夢去還來。
幸能盛世逢英主,尚得衰年出夏臺。
白髮娘親相擁泣,艱危歷盡且銜杯。
酷暑
心無罣礙
長夏總因炎熱苦,汗珠盡日浸衣裳。
朝昏無奈風猶懶,坐臥難堪犬亦狂。
最是清涼思水國,何當澹泊入山鄉。
更邀三五行吟客,把酒賦詩逃盛陽。
八一建軍節有句
林杞權
八一軍聲震上蒼,南昌初試劍鋒芒。
當年雖遠蛟龍在,今日依然鬼魅亡。
守志高懷如暖律,護青盛世似新陽。
誰人不把雄師贊?猶若金湯固國疆。
夢中的一座高山
林杞權
盤山石徑向天通,步級遊人畫景中。
絕頂雲輕千片錦,層巒花盛萬株紅。
俯窺曉露青叢裡,仰望朝陽素壁東。
吟鳥鳴琴泉韻響,世塵不染樂無窮。
澳門新八景(藏頭詩)
王國釗
西山望洋
西飄雲靄抹斜陽,山聳巍巍一教堂。
望盡瓊樓相比櫛,洋荊展放四圍香。
雙湖塔影
雙雙鷗鳥舞蹁躚,湖畔蒼榕十裡延。
塔上俯看何所見,影垂碧落蕩清漣。
亭前葡風
亭去今存噴水池,前瞻歐陸景觀奇。
葡人石仔橫波路,風韻迷離惹客痴。
龍爪觀濤
龍騰碧海又狂吟,爪石留痕幾許深。
觀賞遊人神往處,濤聲迴蕩夢中尋。
路環漁韻
路上輕塵早掃清,環回江水喜相迎。
漁家逸事多風雅,韻味於今又盛行。
愛巷傾情
愛花綺麗燦然開,巷裡牆紅綠漲臺。
傾盡痴心人幾許,情迷遠近慕名來。
福隆新貌
福降凡間盛世臻,隆汙更可證前塵。
新風蕩滌紅門豔,貌展繁昌有後人。
橋牽三地
橋橫碧水若飛虹,牽夢牽情路路通。
三市相連齊發展,地天同證此心同。
詠白蓮花
霍慶來
玉肌冰骨溢馨香,洗盡鉛華雅韻藏。
借問仙姝情所倚,翩飛鷗鷺醉霓裳。
詠蝦
鍾一暉
一
長螯鎧甲顯威風,淺澤無魚我自雄。
三尺方圓成樂土,悠哉何羨水晶宮。
二
腰曲須長豈老翁,經風歷浪自從容。
休言封號河中卒,淺水灘頭敢戲龍。
澳門世遺之舊城牆遺址
鍾一暉
一壁殘垣暮色中,百年佇立見頑雄。
固城豈以山溪險,留待寒鴉問上穹。
立秋
李烈聲
節序無閒過立秋,金風玉露興悠悠。
人生苦難隨流水,預卜清宵看女牛。
熱立秋
湃陽
久雨還晴過立秋,依然溽暑熱難收。
安能五嶺同低俯,好任霜風盡暢流。
立秋偶得兩首
倚石看雲
(一)
閒庭信步覓秋情,無奈秋風未啟程。
暑氣難將秋意解,秋心可表自分明。
(二)
綠裝不怨變黃身,何憾秋風常惱人。
寒暑欣將詩入畫,萬千景致也紅塵。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有句
林杞權
莫言話語快如風,且喜天涯一線通。
遠近從今無險阻,便民網絡上圓空。
季夏早晨
林杞權
夏雨匆匆似進秋,涼風習習我心悠。
煩人酷暑消聲跡,一盞清茶也解憂。
喇叭花
劉志廣
籬笆林下小溪旁,向上更生吻太陽。
搖紫何須馬良筆,千秋微笑自留香。
賞荷有感
安靜與執著
九霄仙子下瑤臺,幾縷清香引客來。
不問紅塵之外事,池中沐浴媚顏開。
詠秋蟬
何浩強
八月驕陽酷熱狂,秋風颯爽桂花香。
幽林雅韻添酣夢,淺唱高歌曲意揚。
立秋感懷
淺夏花開
枝頭綠葉泛金黃,偶有涼風送果香。
大雁排排雲海去,一絲掛念在他鄉。
少年行
嬰
少年拏雲志,寧知蒼昊高。
夢執三尺劍,懷揣一離騷。
牧場荒僻地,四載處煎熬。
錢帛但拋盡,終向城邑逃。
否泰者番轉,所遇無苦勞。
剖符來不久,天地我翔翱。
世塗長平坦?幾回鎩翼遭。
鎩翼平常事,何嘗作呼號。
居諸四時迭,行止漸光韜。
平生嘗如此,無悔今二毛。
秋山
愛荷律師
山深多淺霧,林靜少行人。
麗鳥無俗語,清風不染塵。
閒聽飛瀑嘯,時見碧雲新。
七彩重顏色,一分難畫真。
也說立秋
巖石勁松
秋到連州止,鵬灣並未涼。
層樓排熱浪,大道託驕陽。
葉卷籬花困,人稠酒社忙。
滿城燈火處,豪氣帶胭香。
註:連州,位於廣東省清遠市西北部。
野菊
李烈聲
莫憾非名種,西風到又開。
慣嘗霜雪苦,不避馬牛摧。
野澗連宵雨,荒山一夜雷。
群芳搖落盡,誰是百花魁。
鏡海行
湃陽
乘興高丘上,陶情鏡海前。
半江流濁水,隔岸鎖迷煙。
擊浪崖邊石,行雲雨後天。
共遊皆愜意,主客兩悠然。
畫狗
邱非非
骨賤似昏豬,心頑比犟驢。
忝顏同膩垢,無節近泥淤。
附貴金環掛,攀榮畫棟居。
身存名已裂,堪與後人書?
蟬
李烈聲
絮絮招人妒,無言汝始安。
墻根長縮瑟,莫恨朔風寒。
庚子立秋晨練
蔡錫平
草青噙夜露,衣薄著辰涼。
園裡行人少,舉頭星月光。
題晚照
王國釗
雲霞爭豔麗,無奈近黃昏。
繞塔歸鴉晩,欣然瞰澳門。
立秋
孫杰
一夜露叢生,西風動葉鳴。
清光吾所愛,應夢枕秋城。
詞
部
七娘子·遠眺
李瑞鵬
迢迢一段零仃水,無人會得悽涼味。隔斷雙城,浮沉孤鯉,江風不管人憔悴。
多情總被無情累,關山遙望成千裡。半月如舟,片雲疑驥,何時載往濠江地。
喝火令·如夢
湃陽
執手情如夢,分飛去似風。遠鴻聲斷落霞中,滄海夕煙愁緒,何日再相逢。
藕斷花時過,絲連月夜空。久思成繭困愚蟲,淚是春殘,淚是蝶無蹤,淚是鷺歸幾度,儘是舊芳容。
喝火令·風雨鷺環行
湃陽
擬濯伶仃水,還吹海角風。伏天雲雨蔽江東,狂浪接空驚拍,岸徑溼裝容。
欲罷時方早,趨歸意未窮,鷺環山水續行蹤,樂在高丘,樂在野芳叢,樂在市囂塵外,細雨石亭中。
註:1)伶仃水即伶仃洋,澳門毗鄰伶仃洋。2)海角指離島鷺環龍爪角。
八六子·佇崖前
湃陽
佇崖前,海天空闊,懸浮數點歸船。正白鷺飛臨鏡浦,夕陽紅落江灣,杳溟暮煙。
潮濤依舊回瀾,逐浪數張帆影,飛禽幾下河灘,漸冥夜深沉,倚危欄處,水光如夢,月明猶鑑,試觀倏忽年華世味,須臾人事塵緣。盡虛玄,浮生不曾瞭然。
南鄉子·鏡海繁華
湃陽
老廟朝霞,八月猶開五月花,過客門前多合十,無他,只為神前盡可賒。
鏡海繁華,淡飯粗茶亦可家,常為兩飱爭日夜,爹媽,辛苦時將愛以嘉。
註:1、鏡海即澳門。2、合十即雙掌合十。
臨江仙·秋思
王國釗
憶昔黃花霜劫後。於今猶怨西風。雁飛暮雨怯矇矓。思量深淺裡。得失有無中。
獨自低吟心未冷。殘箋隱約驚鴻。情薰杯酒夢華融。瘦當從此瘦。窮亦為君窮。
卜算子·野菊
李烈聲
既不算名花,也不如荒草。澗畔溪頭默默開,獨向陽光笑。
盼到東風來,又聽西風嘯。酷日嚴霜亦等閒,保住尋常貌。
山花子·興安秋
劉志廣
嶺上金鳳油畫翻,黃花紅葉果香寬。鳥語羊嬉鹿犄頂,小溪歡。
千頃蛙聲千頃鯉,一車風味一車緣。嗩吶馬琴篝火舞,月兒圓。
搗練子·雨荷
何浩強
荷葉綠,隱蓮蓬,曼舞池中雨露逢。忽見嫩紅嫣紫盛,面含笑靨碧波融。
鵲橋仙.七夕
林若雲
露華凝冷,河雲搖漾,望裡雙星瞬動。前情如夢寄紅塵,誰擬做、人間痴種。
離離月浪,茫茫津岸,多少天緣堪弄。千年一調莫重彈,今夜有、金風投送。
《詞韻詩刊》組織架構
顧問:熊東遨 林峰(香港)
陳仁德 桑恆昌
唐大進 陶濤
劉能英 張清宇
藝術顧問:烏蘭託婭 周殿勝
李長洲
主編:林若雲
副主編:溫秀峰
編委:林若雲 溫秀峰 區玉瓊
黃嶽蓉 徐清促 陸瑋
梅子 若水 田宇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