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鍵盤是我們與世界交互的重要一環。數字公民沒有一把趁手的鍵盤,就好像俠客沒有自己的寶劍。
要買鍵盤,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機械鍵盤。這幾年機械鍵盤很火,它們有著出色的手感、不俗的性能,經久耐用的同時顏值還高。
儘管如此,想買一把真正適合自己的機械鍵盤,很難。廠商的量產產品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更沒法同時照顧所有人的喜好。我就遇到過好幾次這樣的情況——看上一把精緻的鍵盤,但苦於沒有藍牙版本最後沒有買;又或是買了一把鍵帽和外形很好看的鍵盤,到手以後才發現手感遠不及預期。而每每上網查找機械鍵盤的「購買指南」,得到卻總是幾句千篇一律的套話:黑軸紅軸適合打遊戲,青軸適合打字,茶軸萬搭……
買鍵盤,本來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決定鍵盤手感的因素有很多,更何況手感並不是挑選一把鍵盤的唯一考慮。用一堆看似「客觀」的標準去給鍵盤打上標籤這種行為並不可取,購買鍵盤本不該如此。
如果你也被這樣的情況困擾,自己做一把鍵盤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說到「自製」,你一定想到的是一些外表粗糙、看起來硬核的成品,但其實自製的鍵盤也可以很美:
JTK Arctic + Tr60 午夜藍(來源:zFrontier)
JTK 俄文白三色字母區/菜菜灰白日文功能區/GMK Bento 空格 + Mont 40(來源:zFrontier)
自製鍵盤這件事,在國內外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客制化。所以,你總有辦法買到一把所需的所有配件:雖是自製,卻不必從頭開始造輪子;與此同時,客制化也有不少講究,這使得入門的門檻不低。本文將為有興趣接觸機械鍵盤客制化的讀者介紹大致的方向,手把手教你如何定製一把屬於自己的鍵盤,並給出大量實用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