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背景:本科 謝菲爾德大學 物理系碩士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 物理系博士 洛桑聯邦理工 物理系
01「性價比與含金量雙高」——德語系國家名校
在英國讀本科的我對其「學費之貴」一直深有體會,所以一直在了解一些歐洲國家的項目,尤其是德語系國家,比如瑞士、德國。因為這些國家教學質量不僅很高,而且基本公立大學學費全免,特別吸引我。
本科第二年我開始陸續了解瑞士、德國的學校和項目,眾所周知蘇黎世聯邦理工(ETH)很有名,世界大學排名基本在前10(2020 QS 排名世界第六),也是愛因斯坦的母校,理工科更是世界頂尖水平,ETH 便是我的夢校。
當我的 offer 夢終於成真,來到瑞士蘇黎世讀書,才更全面地看到了瑞士與英美國家高等教育的不同之處。
首先,瑞士大學相對更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
相比於很多英美只有一年制的「短平快」專業,瑞士的項目大多 2-3 年,通常情況需要 2.5 年完成。很多英國的項目因為時間有限,可能只有一個暑假的時間完成畢業論文,比較倉促。瑞士的畢業論文基本有半年的時間給你好好打磨。
其次,實踐性非常強,過程相對更嚴格,確保你真正學到有用的東西。
中途還有很多交換機會,實習要求以及課程活動。我的項目就去日本交換了半年,很多碩士同學都在 IBM、谷歌等大公司實習,能學到很多紮實的知識技能,對就業有大有裨益。
最後當然是絕佳的「性價比」了。
瑞士一共有 7 所公立大學,這之外的私立、商學院可能需要學費,但公立學校基本只收一點學雜費,一年只需幾千塊人民幣,對比這裡的教學質量,可以說是 Top 級的「物超所值」!
不僅瑞士的碩士學費低,博士的獎學金也是世界最高~(我不會告訴你某位棕櫚學員收到了 ETH 的 CS 博士offer,年收入 7 萬瑞士法郎)所謂讀完書,還可以順便存筆錢!
02「以人為本」——腳踏實地、決定自己的步調
蘇黎世聯邦理工是德語系學校的 TOP 1,世界排名也很有競爭力,很多英語項目,所以不用太擔心語言的問題。
眾所周知 ETH 的名人校友不少,比如我們物理系都稱自己是愛因斯坦的「直系學弟學妹」~ 同時我們的項目課程安排很合理,且面面俱到、學制靈活。
相比英美國家固定的學制和學分,瑞士學校是可以靈活選課、調整學期的。假如是三年的 program,那麼你只要學分修滿,就可以隨時申請畢業。
如果你修滿了,也可以繼續掛學籍,繼續選別的課程(畢竟學分便宜呀),這樣多出的時間就可以用來申請 PhD、找工作,經濟負擔也不大,只需要多一部分生活費。
「以人為本」是它的特點,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人生規劃自主規劃自己的步調,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瑞士雖然英語普及度高,但當地語言是德語和法語。有同學擔心不會當地的語言是不是很難融入社會,這點學校都有充分的資源支持。
我本科時就在學校選修了德語,過了 B2 級考試。洛桑是法語區,學校也提供免費的法語課程,只要每周排好時間去上課,既方便還能多學習一門語言。
剛開始雖是零基礎,多和當地朋友交流、練習,他們都很喜歡你積極融入的心態,會熱心幫助你,對於有著「精通八國語言」夢想的小夥伴實屬天降福利!
03「科研為重」——小白也要勇闖實驗室
「本科生呆在實驗室仿佛空氣般沒有存在感……」
這是我常聽到一些同學吐槽本科找科研的難度、在實驗室打雜的無聊、資源的限制等等各種坑爹經歷。「
其實,這是每個有求學夢的小夥伴的必經之路,從本科起你必須多參與科研項目,才算半隻腳踏進了學術圈子。
就很多理工科專業來說,科研是申請最重要的考量點。
我從大一的第一個暑假就開始聯繫教授,看哪個實驗室有名額,可以「收留」我去幫忙。系裡的秘書就 refer 給物理系的教授,便有實驗室聯繫我去做暑研了。」
暑假時間比較長,一定不要浪費。
我也通過科研認識了不錯的導師和教授,後來申請時熱心地幫我寫推薦信。
且學術圈內的教授都有自己相應的人脈和圈子,知道我有 ETH 的目標後,教授幫我推薦了該校的教授,之後我去套磁就很順利。
所以說一封好的推薦信仿佛一根槓桿,可以翹起你「夢想的星球」,這又和你的科研息息相關,所以不要怕苦或者無聊,哪怕你是去打打雜,也要多看多問多學,肯定有幫助和收穫。
如果你是國內的學生,也可以多留意看看國內的項目,或者有教授和國外項目的各種合作、交換項目、暑期科研,有了合適的導師,請教授把你引薦給項目是最靠譜的。
一句話,誰不是從小白開始的呢?再萌新也要勇敢向前,朝著各種實驗室奮進吧。
04 在瑞士,擁抱未來的各種可能
總的來說,英美高校的設置相對精英化,多以精華課程為重,瑞士高校則是穩紮穩打的風格,注重夯實基礎,面面俱到,培養你全面的專業能力。
對於有務實精神,以後想成為技術型人才的同學,這裡的高校非常適合你。同時因為靈活的課程、學分設置,你可以為自己安排時間,自由度很高,也能擁有充足的時間,對於申請博士也是很好的過渡。
除了理工科類院校,我也參與過其他文商類高校做的項目,會幫他們做一些社會調查和調研,同樣是務實的風格,研究一定是穩紮穩打、循序漸進的。
瑞士的就業環境以及學校的資源都非常豐富,出路很廣。和我同屆的碩士同學,有的在瑞士當地研究所做研究助理,做科研、研發等等技術工作;還有 CS 等就業前景好的專業,多會去外企工作,比如 IBM、谷歌等;還有的去歐美其他國家繼續讀博深造。
尤其是以後往工程、技術界發展的同學,ETH 的牌子無疑是一塊含金量很高的「敲門磚」,業內人對 ETH 的評價都很高,前景非常不錯。一些同學回國找工作也很輕鬆,在華為等國內名企做工程師。國內的 top 名企每年也會來學校做 career fair,聯繫是比較緊密的。
瑞士雖然面積不大,卻有著豐富的高校資源,更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等待你來挖掘。對鍾愛油畫般的風景、歐洲獨特的文化環境、穩紮穩打的求學步調的同學,別再猶豫快邁出你追夢的腳步吧!
更多留學申請和規劃相關的問題,歡迎給我私信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