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啟動拆遷,後停工擱淺。隨著市場內一棟三層彩鋼房倒下,昨日,太原市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群再次進入「拆遷改造」模式,這次是真的要拆了。這個僅有23年歷史的市場,即將迎來一次「改頭換面」。「用5年時間,打造華北地區乃至全國最具規模、商品門類最為齊全、購物最為方便快捷的現代化綜合型商品批發市場。」市場副總經理王承雄這樣描繪轉型藍圖。
爭議之地
北鄰花園國際酒店,南鄰北沙河,東鄰解放北路,西鄰恆大名都。太原市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遠近聞名。
這裡匯聚著山西北方商貿城、太原市金屹商貿城、晉東小商品商貿城、太原市小商品批發市場、華譽商貿華北酒店用品基地、箐坪綜合批發市場等9大市場,入駐商戶3500多戶。這裡經營五金、家電、文具、土產日雜、酒店用品、日用百貨、日化、家具、家用電器、服裝鞋帽等十餘大類、上萬種商品,不僅覆蓋省內,還能輻射到內蒙古、河北、陝西等周邊省份。
有人說這兒是現實版的「淘寶網」,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不售賣的。逢年過節、兒婚女嫁、搬家裝房,人們都會來此置辦所需物品。也有人說,這裡是假冒偽劣產品集散地,三無產品流通地,更是消防隱患重災區。還有人羨慕這裡是最早成就了一批外來 「土豪」的財富聚攏地,如今這些人都是有錢的「太原人」。
自 1992年成立以來,這個市場就以充滿爭議和財富交織的形態存在了23年,其間它也「大紅大紫」。
致富之地
「2005年到2010年這6年時間,是小商品批發市場最景氣的時候。」王承雄坦言,這片土壤滋養出了不少「富豪」。目睹市場變遷的管理負責人李建平向記者描述:「有的人開始只是借了2000元做買賣,6年時間,已在聚美瑞買了房,租下門面,有兩輛私家車,還把親戚朋友帶過來一起發展。」
據他介紹,如今該市場的外來商戶已超八成,以四川、廣東、河南、新疆、浙江人等為主。「在龍城、恆大、原礦粉廠買房居住的,就佔很大一部分,已經在太原紮根。爺爺當年在這裡起家,兒子繼承後發展壯大,孫子已上學工作。」分市場山西北方商貿城牛經理告訴記者,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少有錢人已是地道的太原人。
商客流失
而隨著快遞、網購的快速發展,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近年來已顯現「疲軟」。太原國資委晉東管理處處長王樹軍說,「2012年,整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物流量下降了四分之一。
在他看來,小商品市場衰退,一方面是大勢所趨,受經濟形勢的影響,消費需求萎縮所致。另一方面,長久以來商戶延用的經營模式、管理方式,已嚴重落後於當下市場經濟的發展。談及這一變化,做膠帶生意十多年的老吳最有感觸。「以前每天成交額1萬多元很正常,現在最多兩千元。同類商戶走了很多」。他認為,是商戶的流失導致了客戶的流失。
對此,從事五金生意的老馬告訴記者,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道路交通堵塞、環境髒亂差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商戶和客戶流失了很大一批。「很多商戶都搬遷到環境好的市場,同行越來越少,顧客買東西選擇餘地小了,慢慢也就不來了。」「聽說這兒又要拆遷改造了,不知會怎麼改造,希望能越改越好。」對於此次改造,老馬喜憂參半。
拆遷擱置
事實上,早在2010年起,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改造,就年年被列入太原市重點工程項目。2013年、2014年,更被列入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但實際進展緩慢,成效甚微。據了解,2011年至2012年,兩年僅拆除5萬多平米,隨即停工,直至今年又正式恢復啟動改造工程。「由於工程建設手續等種種原因導致擱置,確實影響了進程。」王承雄說。
他介紹,由於市場建設起點低、時間跨度大,沒有統一規劃,雖然現在形成九大市場,但各自經營,建築參差不齊,布局不合理,導致消防通道嚴重堵塞,消防設施不完善。一系列經營安全問題嚴重製約市場的長久發展。
這也是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實施改造工程的主因。特別是去年市場發生的「6·3」火災,直接助推了太原市政府改造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決心。「去年竣工了8萬多平米的現代化商城,入駐了300餘戶回遷商戶。」王承雄說,此次改造受影響商戶,加上之前未安置的商戶,預計近千戶商戶需要安置入駐。「短期內商戶流失,但長痛不如短痛,改造後的市場將更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王承雄說。在王樹軍看來,無論拆不拆,市場逐漸衰退是必然趨勢。「商戶的文化認識水平整體比較太低,觀念守舊,急需引導轉型,脫離老舊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雖然當前經濟下行、市場衰退,商戶、客戶流失加劇,但無論是王樹軍還是王承雄,都想藉此次火患整改,走出一條市場發展新路。
華北最大
對於未來小商品市場的長遠規劃,王承雄已有定位。
「打造華北地區乃至全國最具規模、商品門類最為齊全、購物最為方便快捷,集批發、零售、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高檔次綜合性商品批發市場。」他介紹,根據已有市場基礎,具體要打造華北乃至中國最大的酒店、賓館、餐飲用品批發基地,華北地區最大的五金交電、電子產品批發中心,以及華北地區最大的茶葉、茶具市場。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檔升級。
針對當前市場沒有停車位的現狀,將規劃4588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同時,設立配套銀行、工商、稅務、消防安全、物業管理等附屬服務設施,為商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項目規劃總用地21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99.8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30億元。據介紹,市場改造後,將新增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不僅可以滿足現有3500餘戶經營戶的需要,新增商戶4500戶,新增就業崗位15000個,年營業額由現在的30億元增加到80-100億元,年稅收額由現在的2000萬元增加到6000萬元。
在王樹軍看來,「未來的趨勢是倉庫物流、網上交易,而不是繼續蓋個鋪子等客戶。」他建議並鼓勵商戶走出去,學習義烏等一些先進的商品市場模式和經驗。同時,把支付寶引進來,探索「網際網路+」在市場的融合應用。
王承雄的想法是打「區域差」,引進一些好項目,與國際接軌,如打造「澳洲城」、「汽車城」等,使市場成為一個高水平、高起點,提升城市功能,帶動未來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影響市容的馬路市場,發展成太原有名的小商品批發基地,小商品市場的發展讓無數人獲得便利,同時也造就了許多白手起家的千萬富翁。
作為曾經的太原市民的購物天堂,小商品市場也給許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但受困於基礎設施不完善、消防隱患大的問題,小商品市場於7月14日開始進行消防隱患的整改,近10萬平米的彩鋼板房將拆除。
大面積的改造加上經濟下滑的大形勢,小商品市場發展的前景令人擔憂。但經過規劃後的小商品市場,將致力於打造華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批發交易中心,它將承載著一大批太原人的回憶,繼續前行。
前身為「馬路市場」
目前太原市尖草坪小商品市場群已形成九大市場,分別是山西北方商貿城、太原市金屹商貿城、晉東小商品商貿城、太原市小商品批發市場、華譽商貿華北酒店用品基地、箐坪綜合批發市場等。最早的是1992年建成的太原市小商品批發市場,它的創始人是當年山西晉安化工廠晉安勞動服務公司總經理劉渭初。
太原市晉東小商品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承雄介紹,山西晉安化工廠在2003年之前隸屬國家兵器部,後經改制,同山西東方機械廠兼併重組成晉東國有資產管理處,隸屬太原市政府瞎管,主管現在的尖草坪批發市場群。
1992年,山西晉安化工廠為配合太原市政府清理整頓解放路 「馬路市場」,劉渭初藉機發起建立了簡易市場。堅持「誰出資誰受益」的原則,劉渭初聯合了100多位員工,以每人3000元的股份集資了36.7萬元。僅僅43天的時間,他們自己設計、建設、施工、招商,建起了5000平方米四個大棚式的太原市小商品批發市場。
吸引大批外地商戶入駐
市場建起來後,第一批招來90多個商戶,便佔滿了兩個大棚。到1992年8月,從溫州與湖北孝感縣慕名來了兩撥人,有幾十個商戶,這樣一來,四個大棚都放不下。
於是,同年10月,小商品市場開始了第二期建設。隨後第二期、第三期相繼竣工。「那時候不少浙江等地的南方人卷著鋪蓋、趕著馬車到這裡做買賣。」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太原國資委晉東管理處處長王樹軍依然十分感慨。
如今,小商品批發市場絕大部分的商戶都是來自廣東、浙江和四川,這也成為了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特色。小商品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後,當時在全國的批發市場排名中能進入前50名,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批發基地。在為省城市民提供豐富貨物和極大便利的同時,外地商家在這裡紮根致富。
(來源:山西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丹)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