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區兒童醫院原址擴建菊樹地鐵站旁建三甲醫院
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通訊員 穗國規宣報導:廣州市荔灣區南部、原芳村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問題將得到緩解。記者獲悉,在昨日(10日)召開的第三屆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荔灣區兒童醫院項目和菊樹地鐵站周邊醫院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得通過,擬在原婦幼保健院大樓旁擴建一棟大樓與其連通,新增床位150床,總床位數達到300床,達到二甲醫院標準;同時,在菊樹地鐵站周邊地塊選址建設高質量床位數達1000床的三甲綜合醫院以及床位數超過1000床的養老項目。
荔灣區兒童醫院:原區婦幼保健院基礎上擴建
據悉,截止2017年,荔灣區有公立醫院18家,其中,綜合醫院9家、專科醫院4家,中醫醫院4家,婦幼保健院1家。主要分布在荔灣區北部,南部現狀缺乏醫療設施,不能滿足區域需求。為落實廣州市政府提出的每區新建一所婦女兒童醫院或改擴建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的意見,和《廣州區域衛生規劃(2016~2020年)》中指出荔灣區南片區缺乏高質量醫療設施的實際情況,荔灣區擬在原婦幼保健院大樓旁擴建一棟大樓與其連通,新增床位150個;同時,在菊樹地鐵站周邊地塊選址建設高質量綜合醫院及養老項目。
荔灣區兒童醫院地塊位於荔灣區東漖村,花地河東側,與龍溪東路、東漖南路相鄰,與地鐵1號線坑口站相距約1千米,與規劃中的地鐵東漖南站相距約100米。用地紅線內已建一棟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大樓,建築面積11716平方米;規劃在地塊西側新建一棟14層綜合大樓,建築面積13138平方米,整個荔灣區兒童醫院的建築面積將達24854平方米。新增床位150張,建成後總床位數300張,達到二甲醫院的建設標準。調整後,用地性質為醫療衛生用地,用地面積5523平方米,容積率由1.5調整為4.5,建築密度由25%調整為50%,綠地率由35%調整為15%,建築限高由40米調整為60米。擴建後地塊綠化面積約為850平方米,綠地率為15%。將通過首層及7層架空、屋頂綠化、立體綠化等方式,提高公共綠化及活動空間面積。
對此,規委會專家表示,荔灣區兒童醫院地塊面積小、建設條件比較差,但因為是市民急需的公益類項目,多輪論證中都表示支持。還有專家表示,現在規劃的醫院建築密度和容積率大,綠化率低,「不如將建築高度再增加,旁邊已經有百米高的住宅項目,建築高度增加後可以降低建築密度、增加綠地,為兒童和病患帶來更舒適的環境。」此外,還有專家表示,此地塊臨近河湧,大量的立體綠化容易滋生蚊蟲,不利用患兒的護理。
此外,項目西側就是原廣鋼支線,根據在編的《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線網規劃》規劃有軌電車線在原廣鋼支線的線位上優化調整,要保證有軌電車廊道9米運營區間,本次規劃設計將落實規劃有軌電車的退距要求。不過,規委會上的專家認為,廣鋼支線作為歷史遺產保護的線路,現在的走向對道路來說不是很合適,有些地方將道路截斷了,規劃要將軌道和路網控制住,不能影響路面的交通。
菊樹綜合醫院:高端綜合三甲醫院服務廣鋼新城20萬居民
菊樹地鐵站周邊醫院項目,北至增南路,南至水口高崗路,東至如意坊放射線,西至地鐵菊樹站,總用地面積9.3公頃(約139畝)。現狀以棚屋為主,大部分棚屋用於存儲木材、花卉和鋼材等,地鐵站附近沿街有少量商鋪;現狀棚屋、商鋪等佔地面積約6.4公頃,建設規模不足1000平方米。
專家提出:醫養結合還是應該優先考慮福利性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92528平方米,淨用地面積67920平方米,總計容建築面積254412平方米,毛容積率2.75。其中,醫療衛生用地面積46617平方米,建築面積169200平方米,容積率3.63,建築密度50%,綠地率40%,建築高度60米。社會福利設施用地面積12892平方米,建築面積51568平方米。容積率4.0,建築密度50%,綠地率40%,建築高度56米。村留用地面積8411平方米,建築面積33644平方米,容積率4.0,其中容積率2.5及以下部分屬村留地,超出2.5部分由區政府統籌作為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使用。
其中,菊樹綜合醫院的總體定位是打造集醫教研、體檢、醫養康復為一體,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服務一流的高端綜合三甲醫院,規模1000床;醫院首層架空設置公共休憩空間、兒童活動區等便民服務設施,還有綠軸、綠庭和空中花園等。此外,旁邊的養老項目規模也不少,按照1145床~1473床來配置建設規模。
規劃中提出,菊樹綜合醫院有利於均衡荔灣區南北片區醫療設施布局,同時分流中心城區就醫人群,強化荔灣區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的配套服務能力,為周邊廣鋼新城規劃新增居民20萬人和所在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區的未來發展做配套服務的應對準備。該區域將打造精準醫療+網際網路的大健康產業,發展醫養平衡的醫養融合模式,積極利用現有優勢,提前規劃、合理布局、大力推動醫藥產業發展,發展「網際網路+」大健康產業。
對於養老項目,有規委會專家指出,醫養結合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的,「但(養老項目)不要太商業化,應該是有醫治和長期護理需求的老人才能入住,不應該僅僅是養老功能,政府在管理或者立法上應該有限制。」對此,市民政局有關負責回應稱,養老院的建設很有必要,「我們也主張養老院要帶有福利性,尤其是中心城區的養老機構;可以考慮小部分商業化的床位。」
此外,該項目與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骨傷科醫院距離1公裡左右,有市民認為有重複建設之嫌。但規劃認為,中醫骨傷科醫院為專科醫院,菊樹綜合醫院為醫養結合的高端綜合性三甲醫院,已錯位發展,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四條道路連接如意坊放射線多條線位進行優化
交通方面,將進行區域交通優化,增南路線位優化,以現狀建成路段校準增南路道路規劃紅線,局部微調3米。水口高崗路線位優化,以現狀建成道路向北拓寬至20米,連接至如意坊放射線。同時沿河湧兩側加密兩條7米東西向支路水口西一路和水口西二路;水口東一路線位優化,利用現有水口東一路拓寬至12米,解決近期醫院出入交通需求。
項目通過增南二路連接龍溪大道,水口東一路(近期)、水口高崗路(遠期)及水口東二、三路兩條支路共四條道路連接如意坊放射線,水口東二、三路設置為單行道,交叉口採用右進右出的方式組織。
內部交通循環上,醫院設置上下客通道,銜接醫院大堂,滿足醫院就診患者上下客需求。入口設置港灣式臨時停車泊位,減少路邊臨時停車對增南路的交通影響。局部拓寬增南路車行道,形成車庫進出通道,車輛可通過此通道進入地下車庫,減少進入車庫的車輛對增南路交通的影響。
此外,因新建綜合大樓需佔用醫院西側8米寬的現狀道路,為不影響龍溪東路與東漖南路之間的南北聯繫,在新建綜合大樓之前,近期由醫院負責先行實施道路遷改,在醫院西側代徵道路範圍的新建10米寬道路。該路段剩餘部分由道路建設主體在整條規劃路建設時實施。
市交委還指出,按照規劃指標,該項目需配置機動車停車位199個,但由於地地質原因,項目僅能新建地下一層為停車庫,泊位僅50個,難以滿足需求。為此,規劃提出將在下一階段與周邊銜接。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