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劉亦菲試鏡花木蘭視頻#上了微博熱搜。這是劉亦菲第一次試鏡花木蘭一角:
但有趣的是,在這樣一條稱得上是宣傳華人在國際上高光時刻的博文下面,評論裡卻吵得熱火朝天。仔細一看,爭議點放在了「英語口語水平」上。(不知道大家對上次劉亦菲的「發腮」熱搜還有沒有印象,那次原本事件也是和花木蘭電影宣傳有關的...)
多數網友誇讚她的英語不錯,並且被點讚到了前排。
當然,有誇讚聲就肯定會有質疑聲。看了一下,主要集中在中式口音和語法上(自動忽略2020年用國籍尬黑的...)。
並且,也有網友認為她的英語好主要是因為在國外待過,有說英文的環境。
關於劉亦菲口語水平的討論,大家不妨現學現用,參考一下ETS的評分標準。
不過,順著理性討論的網友們的思路,我們也去做了一下小功課,一是想了解一下劉亦菲的英語學習史,二來順便看看各路女明星們都是怎麼把英語練得這麼好的。
劉亦菲的英語曾經很差,每天都要補課3小時。
10歲時,劉亦菲被父母帶到美國,這個不會英語的中國女孩被放到當地學校,沒有華裔的朋友,當時的她用英文讀寫相當困難。甚至因為不會英文,上課跑錯了教室。
來自2004年的一次採訪:
劉亦菲:「剛剛去的時候我不會英文,居然跑錯教室。我一去就拿著課程表,找教室,我看不懂英文,其他的同學只用3分鐘的時間找教室,而我總是3分鐘之後還在走廊裡徘徊,被老師發現,老師問我,我也不知道,他大概猜到我有麻煩,就把我帶到教務處去問,然後再帶到班級,結果帶錯了,不是我那個年級那個班,結果就這麼糊裡糊塗上了一個星期的課,特別可笑。」
所以為了學習英語,她在每天下午3點半放學之後,會被媽媽送去補習3個小時的英語。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她一兩個月後能用簡單的英文交流,並且和班長———一位韓國女孩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並且,她並沒有一直待在英文環境裡,在美國待了4年之後,14歲的她就回國考北京電影學院了。
大學一年級時,由於聽說和寫作能力比同年齡的人高出很多,學校的英語課程已經完全沒法滿足劉亦菲對英語學習的要求,劉媽媽只好請了外籍英語老師在家教她英語。
● 據此我們總結一下她的英語學習秘訣:
首先,學習英語的過程是持續不間斷的,每天雷打不動地去學它;
其次,老師一對一的教授方式使得學習的內容是很適合自己的,做到了因材施教。
接下來,再看看湯唯和張靜初的英語學習史~這兩位都是大眾公認的英語水平較好的明星(據說有專業老師看完張靜初的英文採訪稱其達到雅思8的水平)。
湯唯早前自述她的英國留學經歷時提到:
「我本打算找個學校讀書,去了才發現很不現實。首先,英國的藝術院校,對學生的基礎要求很高,雅思成績要在6.5分以上。我的英語水平遠達不到可以被錄取的要求。其次,英國學費高,哪怕是倫敦藝術大學這樣的公立高校,對於正規錄取的學生收費也在每年1萬英鎊,對於我這樣的自費生,則是3萬-4萬英鎊。我掂量了一下錢袋,打消了自費就讀的念頭。接下來我找了個語言培訓班,專攻英語。我的目標是以好成績爭取到全額獎學金。」
張靜初則是為了考研:
張靜初自己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十多年前,從中戲導演系大專班畢業後她並不滿意自己的學歷,大概在2001年左右,她開始學習英語,但那時目的並不是為了演戲,而是為了考研。為此,她除了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上課,還報名參加培訓班,並且注重用零碎的時間去學習。儘管考研並沒有成功,但英語本事卻學到了手。在出演《拉貝日記》後,她又與成龍合作出演《火拼時速3》,在國際上打開了知名度。
雖然以上3位對自己的英語學習的表述只是隻字片語,但是經歷過的朋友們都懂得「學英語」這三個字背後的困難,就好比一句「用好零碎時間學英語」也是需要長久堅持的。
綜上所述,英語離不開系統的學習。
而關於口語,我們想說:
不管是不是「中式口音」,
「自信的表達」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