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作為世界頂級大學一直以來都是眾多學子考生所熱衷的對象。也有不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費盡心思的培育自己的兒女也想讓其進入那所登峰造極的學府。但一個孩子進入哈佛就一定代表著優秀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人生的路有千萬種選擇,努力學習,考入名校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還記得19年前那個紅極一時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嗎?出國留學時信誓旦旦的表示將來一定要回國報效國家,那她現在怎麼樣了呢?
少年時嚴格的家庭教育
劉亦婷幼年時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母親是一家雜誌社的編輯,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與其他的父母一樣,劉亦婷的母親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可以變得優秀。也正是因為這樣,劉亦婷的母親自小對於劉亦婷的要求就非常的嚴格,劉亦婷後來可以進入哈佛大學進行深造,可以說是於她母親的嚴格要求與培育是分不開的。
除了母親之外,劉亦婷的繼父也是她走上哈佛之路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劉亦婷年紀稍長一些時,母親與自己同在雜誌社的同事張欣武走到了一起。重新組建家庭之後,張欣武將劉亦婷視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並且與劉亦婷的母親一樣,也對劉亦婷抱有很大的期望。
同在雜誌社工作的張欣武夫婦都是擁有較高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兩人的教育觀念也因此非常的一致,都認為孩子只有努力學習,考入頂級的學府,人生才算是成功。在這樣的家庭教育氛圍下,劉亦婷自小的生活便是以學習為重,努力學習也成為了劉亦婷生命中唯一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進入哈佛,轟動一時
因為自小的不斷努力,無論何時,劉亦婷都是學校中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老師心目中好學生的典範,其他同學眼中的榜樣,以及眾多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終於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年的寒窗苦讀,劉亦婷最終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並且還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在那個年代,劉亦婷的優秀就像是傳奇一樣很快便傳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劉亦婷的母親因教子有方也很快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許多多的家長都十分羨慕這位母親能有如此優秀的女兒,並且很好奇,能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女兒,秘訣是什麼。
常年在雜誌社工作的張欣武夫婦也非常的會揣度大眾的心思,很快,劉亦婷的母親便先後出版了兩本書——《哈佛女孩劉亦婷》,《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來向大眾闡述她多年來的教育方法與心得。這兩本書一出,很快受到了眾多家長的追捧,一時之間,許多家長紛紛效仿,並希望自己可以以此方法培育出第二個劉亦婷。
定居美國,泯然眾人
當時,劉亦婷接到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即將出國留學時曾經表示:對於祖國的落後她十分的傷心,她希望祖國可以富強起來,並且自己會在學成歸來之時,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將促進祖國的發展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可是令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劉亦婷在哈佛就讀畢業之後並沒有向自己當時信誓旦旦的保證的那樣回國工作,而是在美國的波士頓一家頂級的諮詢公司工作,之後又先後在美國幾家知名的企業中工作,幾年之後,劉亦婷更是與自己當時在哈佛的校友斯科特·桑布魯結婚了,也因此順利拿到了美國綠卡。
這一系列的舉動意味著劉亦婷已經在美國成家立業,回國的概率幾乎渺茫了,同時也打破了社會大眾對於哈佛天才回國報效國家的幻想。一時間整個社會又是議論紛紛。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知易行難」,很多的事情也確實是這樣的,道理全都懂得,說出口時很容易,但是要做起來的時候就變得很困難了。
劉亦婷並不是不懂得回報祖國,要為國家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只是當她從哈佛畢業之後,突然間發現,自己在社會之上的人脈關係,與自己相愛的戀人,甚至是現成的心儀的工作都在美國。這些都使得她已經脫離不了美國社會,便只好選擇妥協,放棄自己心中曾經對於祖國的諾言,在美國定居。
選擇定居美國的劉亦婷漸漸地也退出了大眾的視野,褪下了當年哈佛天才光環的她,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其實早在劉亦婷大紅的年代裡,中國社會上還有一位一舉驚人的少年——韓寒。在那個時代中,劉亦婷與韓寒就像是地球的兩端,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劉亦婷是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子,而韓寒則只是一位膽大妄為的問題少年。韓寒退學之後,甚至在眾多的場合會有專家企圖用劉亦婷的例子勸韓寒重返學校。
但如今時過境遷,19年過去了,當初的哈佛天才少女已經泯然眾人,變得默默無聞。但反觀當初的問題少年韓寒,卻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無論是在文學界還是在電影界都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對於他們兩個的人生我們並不能評判誰對誰錯,但有時人生卻就是這樣,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都有無數的路可以選擇,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只能在一出生之後便踏著那條千萬學子所走過的求學路上蹣跚學步。每個人都應該有探索自己人生可能性的權利。
對於不同的人人生意義是不同的,對於成功的定義也是不同的,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既然如此,那便隨著自己心之嚮往的方向,向著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楊帆起航,又何必總是走別人走過的路呢,過千篇一律的人生呢。人生短短數十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真正的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