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小腿上一片緋紅
劉阿姨這幾年體重增加了不少。人胖,易出汗,趕早跑一趟菜場,她都會滿頭大汗。
前幾天,她的小腿皮膚上出現了大量紅色小疹子,一片緋紅,奇癢難忍。
因為癢得厲害,並伴有灼熱感,劉阿姨忍不住用手去搔抓,皮膚上留下一條抓痕,甚至血痂。為了止癢,她還用熱水燙洗,燙完以後感覺很舒服,但過不了多久,瘙癢依舊。怎麼辦呢?劉阿姨找出紅黴素軟膏搽上,希望能控制炎症、止癢。可效果並不好。瘙癢沒有止住,紅色小疹子上面卻滲出不少液體。
無奈,她去了醫院皮膚科。
診斷
汗液滯留皮膚發炎
皮膚科醫生對劉阿姨進行檢查後告訴她,她患的是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一般是在持續高溫、高溼度的天氣裡,皮膚出汗多而未及時清洗所引起的,好發在四肢和胸背部皮膚上。
人的汗液裡除了水分外,還含有人體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乳酸等,當汗液中水分蒸發後,這些物質就會滯留在皮膚上,對皮膚造成刺激。引起皮膚內毛細血管擴張和炎症細胞聚集,導致皮膚發紅,出現紅色小疹子和皮膚瘙癢。
夏季皮炎用熱水燙或用抗菌軟膏搽效果都不好,是因為用熱水燙洗患處,會使皮下血管更加擴張,紅腫加重,滲液增多,加劇皮膚炎症反應。搽紅黴素軟膏等藥物,會在搽藥的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阻礙熱量散發的膜,熱量散發不出去,皮膚炎症就難以得到緩解。
當過敏也成為流行病…
處方
多喝水稀釋汗液
汗液裡代謝物的濃度大小直接關係到對皮膚的刺激程度。實驗室研究發現,當人體大量出汗時,汗液裡的水分多,其代謝廢物的含量就低;而人體在中等量出汗時,汗液中的代謝廢物含量最高,此時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所以夏季出汗多時要多喝水,以利稀釋汗液裡的有害成分。另外,夏季衣著要注意透氣、吸汗。皮膚要保持清潔乾燥,出汗後要及時衝洗、擦乾。
患了夏季皮炎一般不必用抗菌藥物,抗菌藥對單純夏季皮炎症狀改善起不了作用,使用不當反而會誘發皮膚發生過敏反應。
皮膚科醫生介紹,急性夏季皮炎可採用溼敷的治療措施。溼敷通過蒸發水分,帶走皮膚上的熱量,使原本擴張的皮膚毛細血管逐漸回縮到正常狀態。溼敷可用0.9%的氯化鈉溶液、3%的硼酸溶液等。具體方法是將紗布浸透溶液後,緊貼於急性皮炎的部位,每半小時更換一次。
久坐女性要動起來
連結
夏季易發蟲咬皮炎
病因 蟲咬皮炎是因昆蟲叮咬後,其唾液進入皮膚引起的毒性反應或過敏反應。
症狀 蚊、蟎、跳蚤、臭蟲等昆蟲在叮咬時用口器刺入皮膚,釋放出擴張血管的刺激性物質,叮咬部位會腫脹並出現圓團,有不同程度瘙癢。少數人尤其是兒童還會在皮膚損害處的中央出現水皰。
沒病去洗腸 小心洗出病
策略 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臭蟲、跳蚤等有害昆蟲,避免其叮咬。注意個人防護,勤換衣物、被褥。減少去郊外等昆蟲活動多的地方活動。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發現小蟲落在裸露的皮膚上不要用手拍打,以免引起急性炎症反應。常見的有隱翅蟲引起的隱翅蟲皮炎等。隱翅蟲是一種黑色蟻形小甲蟲,在雨後悶熱的天氣裡活動很頻繁。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如果被拍死,其體內含有的一種強酸性毒素會在皮膚接觸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應,出現成片的紅斑,上面有丘疹、水皰,甚至膿皰,有明顯的瘙癢和灼痛感,用手抓撓之後,會引起新的損害。因此發現隱翅蟲等小蟲接觸皮膚時,應將其撣落,千萬不要拍打。
發生蟲咬皮炎後,可選用止癢消腫的藥外搽,如爐甘石洗劑、風油精等,嚴重者要請醫生處理。千萬不要搔抓,以免皮膚破損後引發細菌感染。
提醒 有的人睡涼蓆後,在背部、腿部、腰部等身體接觸涼蓆部位會出現小紅疙瘩,並有紅腫、刺癢、疼痛。這是因為涼蓆的縫隙中很容易寄生蟎蟲,被蟎蟲叮咬而引發的皮炎。蟎蟲還喜歡生活在居室的陰暗角落,如地毯、床墊、枕頭、沙發等處。預防的關鍵是,經常打掃衛生,消滅蟎蟲孳生地。打掃衛生時最好溼掃,防止蟎蟲隨灰塵揚起。涼蓆等易「躲藏」蟎蟲的物品,要經常用溫水擦洗,放在陽光下晾曬。如用殺蟲藥噴灑滅蟲,藥物噴灑後兩小時要用溫水將藥物擦淨,防止涼蓆上殘留的藥物影響皮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