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2021-01-13 珊珊開心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這些俗語文化在農村是最常聽到的,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這句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嗎?咱們一起來了解下。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的意思就是在五月份的時候不要蓋房子,在六月份的時候不要搬家,這是什麼原理呢?首先咱們先來理解一下為什麼「五月不蓋房」?

第一、五月不蓋房。

這裡所說的五月指的是農曆五月,在農村人們把五月稱之為一個不詳的月份,尤其是五日這天,被民間稱為惡日,想必大家都會說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啥還是惡日呢?其實這個就和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關,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貼五毒圖,門懸艾草等,就是為了防止農村五毒: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進入家裡而威脅人的健康。

五月不蓋房的原因就是防止在建造房子的時候,這些五毒偷藏到牆體內,從而在牆體內「搞破壞」而影響房子的質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五月份的雨水也是比較多,下雨的話會對蓋房子的進程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工期。在農村建房子是人們一生的大事,需要花半輩子的積蓄,因此在農村人們一般都是開春後蓋房,那時候白天時間長,而且氣溫合適。

五月不蓋房還有一個民間流傳的封建解釋,那就是人們認為五和「無」是諧音,如果五月蓋房的話,就意味著無福。還有一個解釋就是五月為陽月,不宜蓋房,老話也常說「五月蓋房,令人頭禿」,這個解釋多少是帶點封建成份在裡面的,但是總體來看老祖宗的話依然是很有道理的,農村建房子是大事,因此一定要慎重。

第二、六月不搬家。

農曆的六月份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俗話說得好「冷三九,熱三伏」,最熱的三伏天就在農曆的六月份,在過去年代,那時候沒有汽車也沒有空調,搬家所有的家具僅靠家裡的馬車來託運。如果路途遙遠的話,加上天氣又熱不僅人熱的中暑,就連馬也熱的受不了,在農村還流傳著一句俗語「六臘不搬家」意思就是六月和臘月不能搬家,一個是因為天氣太熱,另一個就是天氣太冷,因此古人都會避開這6月和臘月搬家。

就現在社會來看的話,小編認為「五月不蓋房「還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但是」六月不搬家「在現在社會是用不上了,因為現在搬家就算路途在遙遠,也有搬家公司幫忙,主人家是根本不需要下力氣的。現在家家也有了空調,即使天氣再熱,一秒鐘就可以瞬間涼爽起來,各位讀者對於「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是一個怎樣的看法呢?歡迎關注小編給小編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古人說的是否有道理?
    而田間地頭的勞動人民,同樣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編出短小精悍的俗語,在這片古老的沃土上世代傳頌,讓我們後世之人,在心靈上給予啟迪。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古代蓋房搭屋,以及喬遷之喜的習俗講究,它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那這句話說的是否有道理?
  • 農村說的:「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這句話是封建迷信嗎?
    但是儘管是這樣,老祖宗留下來的很多東西他們也是保留著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一些農村的俗語,且聽小編往下說:在農村的這些俗語中,有些俗語可以說的上是很經典了。有的俗語那就是人生的哲理,有的就是老一輩人的人生經驗,可以說那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有的時候其實這些俗語帶給大家的是不一樣的的知識、不一樣的感受。
  • 「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你理解其中的道理嗎?
    從古至今,一直有很多國外的友人會來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他們會不禁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遠流長!事實上,我國的文化在一些農村的俗語上也有所體現。這句農村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你理解其中的道理嗎?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農村人向來比較迷信,也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不過那也僅僅針對以前的老一輩人,現在的農村普遍還是比較開明的!
  • 俗話說:「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這兩個月有什麼特殊的?
    導語:俗話說:「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這兩個月有什麼特殊的?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講究呢?五月和六月有什麼特殊的嗎?一起來看看吧。五月不起房在早些時候的農村,人們都是自己蓋房子的,準備好建築材料,僱上幾個同村的工人就可以開工了。期間要管工人的工錢還有吃喝,有半年的時間房子也就蓋起來。
  •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在農村對於人們來說蓋房子是個大事,因為蓋房不僅代表著傳承,更是代表著祖祖輩輩將在這裡「紮根」,對於人們來說房子更代表著安全感,因此人們在蓋房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
  •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文/農夫也瘋狂現在農村很多的老人,依然習慣用農曆來記事。最為常見的就是過生日,或者是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選日子,其中就是依據農曆為主。而俗語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不適宜動工建房子,而到了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不適宜搬家了。這是為什麼呢?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五月不起房每年到了農曆五六月份的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當然這也僅僅是限於理論方面,所以沉香還是經過十五年的勤學苦練,還要得到四位仙姑的幫助才可以成功救母,但是這一句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俗語卻很有意思。「正月理髮死舅舅」的整句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在民間的流傳範圍非常廣,直到現在依然有老人偶爾會提起,算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兩個忌諱。
  • 俗話說「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其中到底有何講究?
    雖然農村同樣也是會蓋房子,但與城市不同 首先就是五月不起房,這起房就是蓋房子的意思,五月是農曆上的五月。不過為什麼在農村裡五月份不能蓋房子呢?這個並不是風水上的講究。我們都知道,農村的人們每家每戶關係一般都比較親密的,這與大城市倒是有很大不同,在大城市中,可能在一個地方住了很長的時間,都不知道自己對門的鄰居是誰。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俗語「5不起房,6不遷居,7不出門,8不歸家」何意?有道理嗎
    俗語這個稱呼既有魅力,又很神秘。它是民間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經過加工為使之形象化的定型語言,其特點表現為包羅萬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它對我國的生產以及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意義。雖說歷經千年,有些俗語被遺忘或擯棄,但不能否認的是,有一些俗語就算放到今天都還有一定的道理。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俗語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情、習俗以及一些道理用俗語的形式呈現給後人,所以俗語才會讓很多人感到親切。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這是玩伴小鄭原話告訴我的,我兩個討論討論,也沒有一個頭緒,只能安慰他,舅舅打外甥——白挨了!長大以後,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小鄭也就釋懷了!那麼,這句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 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啥意思?50歲以後就不能建房了嗎?
    摘要: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說的是啥意思?50歲後不能建房嗎?尤其是近些年因為很多人都紛紛外出打工了,為了避免自家的土地荒廢了,就會在地裡栽種一些果樹或者是有經濟價值的樹木,這也算是地盡其用了。不過在農村裡也流傳著一句古人傳下來的老俗語:五十不蓋房,六十不種樹,老祖宗這句古訓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俗語「有福之人六月生」,老祖宗這麼說有啥依據,看完你就明白了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聽過一些俗語,這些都是老祖宗給我們積攢下來的經驗,雖然有些話聽起來比較迷信,但是並不代表這句俗語完全沒有道理,每句話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就比如說老祖宗關於福氣的一句俗語。「有福之人六月生」,這只是俗語的上半部分,字面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說六月生下來的孩子都是有福氣的,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不過古人這麼說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古代的生活比我們現在差遠了。
  • 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忠告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就有很多人不理解真正的意義。五不起房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是,農曆的五月不宜動土蓋房,這從何解釋呢?在民間有句老話叫做「五黃六月」,五月的天氣格外炎熱,而在舊時的社會,蓋房全憑人力,如果這時候動土會消耗很大體力的,而且十分的受罪。
  • 俗語:「有心拜端午,六月不為遲」,啥意思?你們有這個習俗嗎?
    導語:俗語:「有心拜端午,六月不為遲」,啥意思?你們有這個習俗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有心拜端午,六月不為遲」,其中就蘊含著做人的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額擠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現在剛好是正月,不妨看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現在剛好是正月,不妨看看春節已過,相信大家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享受著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刻。然而喜慶歸喜慶,但老一輩人卻覺得春節期間也存在著諸多講究和避諱,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否則會觸了黴頭,影響來年的氣運,為此還產生了不少俗語,來看看老祖宗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來看這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農村有句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中的蒿,在我們這裡叫「白蒿」: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茵陳陸續破土而出,之後隨著生長成為白蒿,變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這句俗語的原意很好理解,但寓意較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