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
2020年,燕山大學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至此百周年校慶之際,細數燕山大學百年歷史,為母校獻禮。
1920年-1959 建校溯源
燕山大學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1920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創建,之後幾易校名,1938更名為現在為大家所熟知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源於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說燕山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1958-1960 獨立辦學之路,第一次搬遷
1958年,響應國家號召和教育部指示,建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由哈工大和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雙重領導,以哈工大為主。
1959年3月2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正式成立了,是我國第一所為重型機械工業培養技術幹部的高等工業學院。
1959年6月29日,學院根據第一機械部教育局的通知,決定將」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學院「改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
196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成建制獨立辦學,定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隸屬於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從此開啟了獨立辦學之路。
1960-1984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1961年,一機部確認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為部屬重點學院。
1963年,建院五周年,學院規模擴展為3000人。
1978年,獨立辦學僅18年的東北重型機械學院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
1984-1997 二次搬遷之路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地處祖國北疆、信息閉塞、氣候條件差,原來重工業基地的優勢,在改革開放後也不復存在。這所全國重點大學竟然留不住人才,對優秀高中畢業生也失去了吸引力。面對如此困境,學校裡有識之士,呼籲到沿海開發城市,去開窗口,爭取搬遷。校長林秀安,帶領一批人於1984年外出踩點,看中了秦皇島,並開始籌建秦皇島分校。
1984年,機械工業部以(84)機教函字1747號文《關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在秦皇島市建立分校的批覆》,正式批准建立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
1985年5月10日,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燕山大學)正式拉開基建的序幕。
1985年10月3日,第一批燕山大學學生入學。當時,校內尚無一座完整的建築,全體教職工堅持與學生同甘共苦,一起在簡易的教室、宿舍、食堂內學習和生活,在這種精神感召下,學生情緒穩定,教學秩序井然,初創的燕山大學迅速站穩了腳跟。
1986年,彭真委員長為燕山大學題寫校名。
1987年,首屆田徑運動大會。
1992年,「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南校」
1993年,學校研究在河北省申報211工程。向機械部教育司呈報燕山大學關於列入」211工程」計劃的請示,請示中提出學校爭取在河北省列入」211工程」計劃,並提出關於學校管理體制、債務、招生分配、東重主力的轉移、改校名等五條意見。機械部部長辦公會原則上同意了五條意見。
1995年9月10日,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南校舉行建校七十五周年暨南遷10周年校慶。
1997年,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正式更名為燕山大學。北校人員及設備全部遷至秦皇島市,並成立了燕山大學富拉爾基留守處,至此北校南遷、南北合校工作全部結束。
1997-2020 燕山大學
1998年,燕山大學由原機械工業部劃轉到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
1999擴招。面對中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形勢和社會對高等教育強烈的需求,學校主動承擔起「科教興國」的重任,將招生規模擴大到3000人,為更多的家庭提供優質的高等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000年,河北輕工業管理學校併入燕山大學。燕山大學建校80周年慶。
2001年,學校標誌性建築,燕大主樓全面投入使用
2004年,西校區開工建設。
2006年「燕宏橋」順利通車。
2008年,裡仁學院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十大品牌獨立學院」稱號。
2016年,我校成為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建設一層次高校。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獲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4個學科獲批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
2020年,百年燕大,家國天下。
一百年奮鬥波瀾壯闊,六十載創業成就輝煌。從北國雪原,到燕趙沃土,歷經風霜雪雨,成就滄桑蝶變。 今日的燕山大學已發展成為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最後祝國家繁榮昌盛,學校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