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19年北醫口腔修復專碩上岸的N學長,總分368,排名總專業第7.想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的初試經驗。
專業課
專業課我考了226,不算高,專業課成績排名初試第11。很多同學不知道北醫專業課怎麼考,我也是收集了很多資料還有自己的經驗,今天儘量講清楚。北醫的專業課初試題目整體難度不大,甚至可以說非常基礎。但是考的書目比較多,而且初試題量比較大,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還是比較緊張,很多同學都是被傳說中的13本書嚇到。但是我覺得有合理的計劃安排其實就不那麼難,接下來我以幾個方面介紹一下北醫專業課的考試情況和自己的學習方法。
(1)考試範圍
北醫的專業課考試範圍可以在官網上找到2017年的考試大綱,這幾年應該都不會變,範圍也不會超過大綱。
(2)考試題型:分為
選擇(每個1分,19年大概40多個),
填空(每個1分,19年大概50多個),
名解(每個4分,大概20個),
簡答(每個6分,19年大概12,13個),
論述題(每個10分,19年4道論述)。
整個試卷分為五大塊,每一部分都可能有以上題型,分別是口內,口外,修復,正畸,病理
(3)考察書目:
北醫的試卷分為五大塊,我就按照五大塊來說書目,也把每本書的題目分布說一下,大家就可以有所側重地看書
1)口內大概佔90多分:牙體牙髓,牙周病學,兒牙,預防,黏膜
A.牙體牙髓:選擇,名解(3,4個),填空都會有;簡答或者論述(一般1題)。
B.牙周病學:選擇,名解(1,2個),填空都會有;簡答或者論述(一般1題)。
C.兒童口腔:選擇,名解(1個),填空都會有;簡答或者論述(一般1題)。
D.預防:選擇,名解(1個),填空都會有;有可能簡答1題。
E.黏膜:選擇,名解(1個),填空都會有;有可能簡答1題
2)口外佔60分左右:頜面外科,影像,局解
A.頜面外科;選擇,名解(2,3個),填空都會有;簡答(1,2個),論述一定是頜面外科。
B.影像:選擇,名解(1個),填空(一定有1題);簡答(一定有1題)
C.局解:選擇,名解(可能1個),填空(一定有1題),簡答(一定有1題,比較基礎)
3)修復佔60分左右:修復,材料
A.修復:選擇,名解(3,4個),填空,簡答(2,3個),論述一定是修復
B.材料:選擇,名解(1個),填空(2,3個),有可能簡答
4)正畸佔50分左右:正畸
正畸名解4,5個,填空,簡答,也有可能有論述,19年考的正畸非常簡單
5)病理佔30分左右:口腔組織病理
往年病理也是有2,3個名解,填空,簡答,可能有論述,但是19年整個病理除了前面選擇部分之外,就考了3道簡答,也都比較基礎
(4)自己使用的專業課資料:
1)專業課書目:北醫的教材是自己編的,和人衛版有的教材差別還是挺大的,我自己的經驗就是買北醫的牙體牙髓,頜面外科,牙周,修復,病理這五大本夠了,其他的用自己人衛的書就可以。
2)歷年真題:歷年真題肯定是重中之重,我是通過各種方法弄到了比較全的歷年真題。我在第一遍看書以後把答案整理出來,會發現北醫有很多愛考的地方,可以說是套路吧,重題率在名解和簡答還有大題方面我覺得至少有30%到40%。,所以研究真題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3)自己整理的名解和簡答,大題筆記:初試當中的選擇題非常基礎,認真看過書基本沒問題,填空有的地方非常細可以做適當捨棄。但是名解,簡答和大題我覺得可以拿下90%,不誇張的,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這三個方面。我在研究了真題出題習慣後,把所有書的名解整理成了一本筆記。把五大塊可能考的簡答和大題整理成另一本筆記。在看過了兩三遍專業課書後,在衝刺階段,就只背自己的筆記。我個人認為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我,比較高效,初試和複試筆試中的絕大部分題目我都總結到了。這一方面還是看個人的學習習慣吧。
4)理想高於現實:想要考北醫的同學都了解過這個筆記,流傳的很多,它確實很用心,但是對於最近幾年的考研是不夠用的。它是總結了2012年之前的真題還有擴展,可能有的老師已經知道了它的存在,我個人認為它確實需要背下來,但是想靠他考高分是不容易的,還是要自己看書總結。
5)學姐給我的資料:我們學校之前有一個學姐也是考上了北醫,她也給我了她的資料,非常感謝T學姐,除了五大本之外,很多小科我都是背學姐給的那些筆記。
(5)專業課複習經驗
我們考研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習,所以時間並不是很充足,要充分利用休息時間高效地複習專業課,我們學校最後有一個月考研假,最後一個月我就只在背了。在這介紹一下我自己複習專業課的方法:
1)第一遍看專業課一定要仔細看。
A.每一門根據官網上的大綱和歷年真題還有理想資料來看重點。北醫不會像別的學校考很多很偏的地方,它真的是想考察你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不要鑽牛角尖。如果時間不夠,我建議把口內的牙體,牙周,兒牙,預防;口外的頜面外科,影像;修復;正畸還有病理這9本書仔細的看一遍。
B.名解這個時候就可以整理了,書很多,解釋不用記太全,記住關鍵詞,自己去理解,能串聯起來表達出來就可以。
C.以真題為圓心擴散,把真題還有與真題知識點相關,可能考簡答和大題的地方在書上標出來,先記住每一點的標題,其他部分看個眼熟還是先理解,能夠表達。
2)第二遍看專業課就可以開始背了。
把之前整理的名解還有簡答,大題這些在真題上出現的年份標記出來,對考過的甚至考過好幾年的題目一定一定要滾瓜爛熟。這個時候我覺得你就可以有感覺,感覺到它出題的一些套路。所以提前半年定下考研院校,以及多研究歷年真題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名校,各種回憶版的真題網上有很多,能獲得的完整度也相對一般院校來的高。
3)接下來有時間的話多看幾遍專業課本都是可以的,尤其是之前提到過的9本書。因為書太多了,忘記都是很正常的事。時間真的不夠的話務必把歷年真題,真題相關的題目還有理想資料背完。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初試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打個小廣告,有意轉讓以上我的資料
1. 整理的真題及答案
2. 理想高於現實
3. 挑出來自己背的有用的小科資料
4. 自己的筆記(複印了效果不好,我打算重新把題目寫出來表明出處和考察年份,沒有寫答案)
真心需要的可以加我VX:見公眾號對話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