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徵,為什麼表現為「南北普遍高溫且溫差小」?

2020-10-18 地理沙龍

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我們平時氣象預報的氣溫通常是來自於離地1.5米的百葉窗內的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有誤解,比如氣象預報說今天最高氣溫37℃,但是,我們在室外明顯感覺溫度不止37℃,這裡你感覺的溫度可能是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到了你的身上,夏季太陽直接照射的地面,溫度可以高達50℃以上甚至更高。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徵

所以,氣象預報的氣溫是一個標準溫度,而你的體感溫度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有差異。在我國,高溫預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黃色、橙色和紅色,對應的最高溫度分別是35℃以上、37℃以上和40℃以上。每年夏季,我國南北方各地都經常會發出高溫預警,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我國的北方地區,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相對緯度較高,夏季的氣溫也會這麼高呢?

中國地形圖

我國夏季的氣溫分布特徵,可以概括為「南北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我國夏季,你要尋找一個相對涼快的地方,通常只能往高海拔地區走,比如雲貴高原,海拔較高,相對涼爽,雲南「四季如春」,青藏高原地區,海拔更高,成為我國夏季的氣溫低值區,7月平均溫度多在16℃以下。除此以外的我國廣大地區,特別是東部季風區,南北普遍高溫,都是烈日炎炎,可謂酷暑。

中國7月等溫線分布圖

緯度不是影響氣溫的最主要因素嗎?由於,正午太陽高度隨著緯度的增高而遞減,所以太陽輻射能由低緯向高緯遞減,這個規律不起作用了嗎?其實不然,規律還是存在的,以7月為例,我國總體氣溫還是由南至北遞減,但是總體溫差很小,從平均溫度來看,從海南島的28℃(月均溫),一直到我國的首都北京,月均溫還有24℃,僅僅相差4℃,只有到了東北地區,才出現相對明顯的降低,到了漠河地區月均溫降低為16℃以下。

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顯然,從正午太陽高度的角度來看,我國北方的華北和西北地區是比南方地區低,但是另外還有兩個因素會產生影響。第一個因素是白晝時間,我們知道當直射點位於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都晝長夜短,而且越往北(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所以,華北和西北地區在夏季的白晝時間比南方地區長,也就意味著日照時間更長。

國內高溫地圖

第二個因素的天氣因素,天氣對於氣溫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陰晴來加以實現的,雖然夏季是我國東部季風區的雨季,但是南北方還是有差異。也就是說我國北方地區的雨季時間要比南方地區短,降水量更少,晴天更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比南方少,有利於氣溫升高。特別是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幾乎每天都是大晴天,這方面更為明顯。由於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彌補了緯度較高,正午太陽高度較低的劣勢,使得我國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溫。

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相關焦點

  • 讀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通常由氣溫、降水、光照等多種要素組成。不同的氣候要素特徵組合形成了不同的氣候特徵,其中溫度和降水特徵是氣候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多可以表述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
  • 我國有沒有氣溫特徵表現為「終年溫和」的城市?
    一般來說氣候溫和的城市,通常是分布在溫帶地區,如果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就會太熱,而高緯度寒帶地區就會太冷。同時氣溫的年較差要小一些,從氣候類型來看「溫帶海洋性氣候」是最為符合「氣候溫和」條件的。我國的東部地區是季風氣候,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區,終年高溫,不符合氣候溫和;秦嶺淮河以北的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區,雖然地處溫帶
  • 我國「江南地區」河湖眾多水域面積大,為什麼夏季卻並不涼爽?
    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因此我國的降水在地理空間上呈現「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遞減」的特徵。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屬於溼潤區;而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至800毫米之間,屬於半溼潤區。而我國的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屬於半乾旱和乾旱地區。
  • 為什麼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普遍感覺「夏天最熱,冬天最冷」?
    近期全國高溫分布圖我國的絕大多數地區都位於北回歸線至北極圈之間範圍內,所以我國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加上我國的季風氣候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使得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和南部沿海地區之外,其他地區的氣候都表現出「冬冷夏熱」的特徵,包括長江中下遊地區、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等地。
  • 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冬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地圖能夠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係,所以我們閱讀地圖也能獲取許多的地理信息。之前我們已經通過讀中國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中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等地圖,分析了相關的地理信息,今天我們就來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冬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包括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組成。>氣候特徵概況為:「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呈關於赤道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在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由於受到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濕季節,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 世界上除溫帶地區外,還有哪些地區的氣溫表現為「終年溫和」?
    組成氣候的要素有很多,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對於一個地區氣溫狀況的表述,主要包括年均溫和氣溫年較差兩方面,具體來說一個地區的氣溫特徵可以表述為終年高溫、終年溫和、終年寒冷、冬冷夏熱、冬暖夏涼等類型。首先,氣溫從高到低,一般可以分為高溫、溫和和寒冷三個層次,從緯度帶的角度來看,高溫一般對應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寒冷一般對應南北極圈以外的寒帶地區,而南北回歸線至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從五帶的角度來看屬於溫帶地區,氣溫總體上以「溫和」為主。但是,溫帶地區中靠近熱帶的亞熱帶地區和靠近寒帶的亞寒帶地區,氣溫也會相對偏高或者偏低,不太符合溫和的特徵。
  • 我國東北陷入嚴寒,南北溫差高達60度以上
    11月29日午後,從13點的整點氣溫圖上看,今天我國南方地區橙紅色的區域寥寥無幾,這表明今天午後氣溫超過20度的地方已經明顯減少,而能超過25度的地方就更少了,這是在近期活躍的冷空氣影響下,我國中東部多地氣溫再次下降的特徵。
  • 進入夏天后,有些地區高溫預警和暴雨預警交替出現,你怎麼看?
    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氣候上都是「四季分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這裡的大陸性體現在「冬冷夏熱」,我國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是「南北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所以我國夏季時,特別是7、8月份時各地都容易出現高溫天氣,此時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我國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較高,是出現高溫天氣的重要原因。
  • 雨季定義和我國降水分布特徵
    雨季定義和我國降水分布特徵 2010-03-23 10:32:48 來源:中國天氣網
  • 中國的氣溫和四季
    全年中,以隆冬1月氣溫的南北溫差最大,例如黑龍江漠河(53°N)平均氣溫零下30.9℃,向南氣溫迅速上升,40°N緯度上的北京零下4.6℃,30°N武漢3.0℃,20°N海口17.2℃,17°N西沙群島達22.9℃。到了夏季,南北溫差最小,漠河7月平均氣溫上升到18.4℃,北京25.8℃,淮河以南地區月平均氣溫都只在28~29℃。
  •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闡述(線狀地理事物)
    (4分)典型例題六參考答案:(1)等溫線大致呈南北走向;(2分)在東西方向上,氣溫較高區與氣溫較低區相間分布,說明該地地形是山河相間,南北縱向排列。(2分)等溫線分布較密集,溫差大,說明該地地勢起伏大。
  • 二輪複習小專題訓練:大氣及其運動、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在炎熱的夏季,太陽高掛,不需要空調同樣取得了納涼的效果。材料二  左圖為四川某山區的傳統民居景觀圖,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為水泥或石子院壩,屋後種植林木;右圖為該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總體而言,我國的氣候呈現出:「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為什麼我國的氣候會呈現出上述特徵呢?中國溫度帶劃分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形成了全球面積最大的高山高寒氣候,形成了終年低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年降水量較少的氣候特徵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中國氣候類型我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五種,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總體而言,我國的氣候呈現出:「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為什麼我國的氣候會呈現出上述特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