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破釜沉舟,出自內黃.楚旺!

2021-02-23 掌上內黃

此廣告位,招商廣告電話:13140412580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

出自內黃·楚旺!

來源:安陽晚報  2018年6月8日  作者:據大河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有名的對聯是蒲松齡科舉考試屢次不中、落魄至極之際寫下的勵志自勉聯。上聯引用的正是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滅秦軍的歷史典故。「破釜沉舟」既是我國古代的一場著名戰例,又是一個被人們所熟悉的成語,比喻下定決心,決一死戰。坐落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的內黃縣楚旺鎮,便是該典故的發生地。「楚旺」亦因「西楚霸王」而得名。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秦國大將章邯以重兵圍攻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楚兵行至漳河南岸,滯留46天不進,宋義每日飲酒作樂,不顧戰事。

項羽實在忍耐不住,便來見宋義:「救兵如救火,現在趙王危險,我們應該立即率兵渡過黃河,與趙王來個裡應外合,就一定能夠大敗秦軍!」宋義斜著眼看了項羽一下,慢吞吞地說:「你哪裡懂得兵法的妙用!我們的目標是消滅秦軍,我的主意是先讓秦趙拼個你死我活,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在戰場上衝鋒打仗,我比不上你,要說出謀劃策,你可就比我差遠了。」項羽遭到一場搶白,強壓著火兒沒發作,氣哼哼地走出了軍帳。

宋義衝著他的背影冷笑著,隨即起草了一道命令,公布於全軍說:「將士們打起仗來應該像虎狼那樣兇猛,可誰要是不服從命令,一概都得砍頭。」這顯然是衝著項羽來的,叫他乖乖地服從命令。

項羽本是個火爆脾氣,怎麼會咽下這口氣?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裝,大步跨進宋義軍帳,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趙。宋義大發脾氣,喊:「我的軍令已下,難道你要以頭試令嗎?」項羽大吼一聲:「我要借頭髮令!」宋義本是個草包,頓時嚇得軟成一團,項羽一劍斬下他的腦袋。將士們聽說殺了宋義,都立刻表示願意服從項羽的指揮,並擁立項羽代理上將軍一職。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項羽擔任了援趙大軍的主帥,下令士兵每人帶足三天的口糧,然後又下令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將士們都愣了,項羽說:「沒有鍋,我們可以輕裝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趙國!至於吃飯嘛,讓我們到章邯軍營中取鍋做飯吧!」大軍渡過了漳河,項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時燒掉所有的行軍帳篷,藉以向士兵表示「只能進不能退,只能勝不能敗,寧願戰死也不回來」的決心。戰士們一看退路沒了,這場仗如果打不贏,就誰也活不成了。

項羽指揮楚軍很快包圍了王離的軍隊,同秦軍展開了9次激烈的戰鬥,渡河的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個個如下山猛虎,個個都奮勇拼殺。沙場之上,煙塵蔽日,殺聲震天。楚軍將士越鬥越猛,直殺得山搖地動,血流成河。經過多次交鋒,楚軍終於以少勝多,把秦軍打得大敗,殺死了秦將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被打得走投無路,放火自焚而死,章邯帶著殘兵敗將急忙後退。那些舊貴族派來的援軍,看到項羽大獲全勝,又是佩服,又是害怕。從此項羽就做了上將軍,諸侯的軍隊都歸他統率。

章邯帶領殘兵敗將後退了幾十裡,派人到鹹陽去求援兵。但趙高正忙著奪位,一個援兵也沒派,章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就率領剩下的秦軍投降了項羽。

巨鹿這一場惡戰,項羽的楚軍擊敗了秦軍的主力,強大的秦王朝已經無力抵擋農民起義軍的進攻了。不久,劉邦的軍隊打進鹹陽,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項羽立即帶兵西進,還被稱為「西楚霸王」。

破釜沉舟」如今既是我國古代的一個著名戰例,又是一個被人們所熟悉的成語,但這件事發生在哪裡?對此,史書記載不具體,專家意見也不統一。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只記載了宋義「行至安陽,四十六日不進」和項羽「引兵渡河」,而沒有確切地指明是哪一個「安陽」和哪一條「河」。史家注釋中,有的說是宋州(今商丘)楚丘西北四十裡安陽故城;有的認為是今山東曹縣東南;有的強調是相州安陽,即今河南省安陽市以東的內黃縣楚旺鎮。

明嘉靖《彰德府志卷一》對這一戰爭有記載,對「行至安陽」一說提出了合理的根據。它說:安陽縣自秦至隋四遷,秦故城在州東南四十三裡,近內黃縣」,即今楚旺鎮

《內黃縣》對此也有明確記載,該書的「陵墓」條曰:「將宋義墓,在縣西北楚王鎮。秦將章邯圍趙巨鹿,楚以宋義為上將軍救之,至安陽逗留不進,日與子襄飲酒,不恤士卒,項羽諫不聽,即帳中殺之,遂葬此地。

同書「祠廟」條載:「楚王廟在縣西北楚王鎮,祀項羽。羽嘗以宋義救趙不進,即帳中斬義,進軍破秦將章邯巨鹿城下,後遂為羽立廟,故鎮名曰楚王。」

同書又載,明天啟《重修楚王廟碑記》云:「楚王堡,即王(項羽)殺宋義故地,有宋冢在焉。」這個地方為什麼要修楚王廟以祀項羽呢?碑記云:「項羽一殺義,而解趙圍,軍民蘇,(內)黃亦免城門之殃,備三善焉。」由此可見,宋義逗留之日,有擾地方百姓,項羽殺宋義,合民心,率兵渡河,解了趙圍,也為這裡一帶百姓避免了兵禍,所以這裡的老百姓才修廟祀項羽。

翻開《戰國史志》,上記載楚旺鎮史稱「繁陽古城」。它南擁金堤,北望燕趙,東通齊魯,西接太行,橫跨冀、魯、豫三省,坐落衛水、漳河之間。楚旺鎮人傑地靈民風淳樸,商賈雲集,農商並茂。古有「金彭城、銀水冶,不如楚旺一斜街」之說,又有「日進鬥金」之譽。

 為什麼這裡又改名叫楚旺鎮呢? 

相傳,項羽自立為楚霸王后,返回繁陽城,帶領百姓開荒種田,新造家園,修城建堡,把繁陽城建設得井然有序,繁華似錦。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金彭城、銀水冶,比不上繁陽一斜街。」

不知又過了幾百年,一天晚上,繁陽城裡紅煙四起,藍光閃閃,只見一人騎著戰馬不停地高喊:「誰敢殺我!」攪的百姓惶惶不安。原來是宋義的魂魄來了。老百姓為了震懾宋義的氣焰,同時也為了紀念項羽,就在繁陽城街中心塑了一個項羽像,並把繁陽城改名為楚王城。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一次乾隆巡視來到楚王城,他看到這裡的百姓安居樂業,禾苗茁壯成長,草木鬱鬱蔥蔥,街道整齊清潔,一派興旺發達、蒸蒸日上的景象。乾隆皇帝很高興,就把楚王城改為楚旺城,希望這裡永遠興旺

如此種種,都為「破釜沉舟」的地點就在楚旺鎮提供了佐證。

來源:安陽晚報  2018年6月8日  作者:據大河網

相關焦點

  • 人物故事丨西楚霸王破釜沉舟典出內黃
    「破釜沉舟」既是我國古代的一場著名戰例,又是一個被人們所熟悉的成語,比喻下定決心,決一死戰。坐落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的內黃縣楚旺鎮,便是該典故的發生地。「楚旺」亦因「西楚霸王」而得名。《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
  • 破釜沉舟!《西楚霸王》巨鹿之戰地圖詳解
    同時,項羽一戰成名,被諸侯奉為上將軍,開啟了「西楚霸王」的傳奇之路。  在網易首款戰爭網遊《西楚霸王》中,巨鹿自然成為最重要的地圖場景之一,玩家將在巨鹿與項羽攜手合作,破釜沉舟擊敗強敵。《西楚霸王》原畫——男性醫師  項羽即將率大軍渡河,破釜沉舟究竟是瘋狂、是絕望、還是自信?
  •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四面楚歌,項羽製造了多少成語?
    西楚霸王項羽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和項羽有關的成語非常多。在楚漢相爭的風雲際會中,敢和項羽比成語數量的,估計就是置項羽於死地的韓信了。「取而代之」。秦始皇巡遊會稽郡,渡過浙江(上遊是新安江,中遊是富春江,下遊是錢塘江),來到了會稽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
  • 第一屆「內黃杯」全國現代詩大獎賽 獲獎詩歌匯總
    讓秦國大笑  六國失色冉閔登基  沈佺期卻吟著一首首唐詩回故鄉揚塵的黃土上  楚霸王「破釜沉舟」讓內黃頓時熱血  慷慨激昂 多少內黃的兒郎頓時豎起嶽飛的旗  捧起嶽飛的槍 隨嶽家軍直搗黃龍   殺得金賊人仰馬翻顓頊、帝嚳二帝建都、建業、建陵於此讓內黃的土黃上加黃至今輝煌
  •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破釜沉舟是什麼意思?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歷史上的經典故事「破釜沉舟」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項羽。該典故由司馬遷記錄在史記之項羽本紀中,項羽本非帝王,司馬遷卻將之列入帝王列,可見對他的至高敬仰以及對楚霸王悲壯一生的感嘆。
  • 破釜沉舟
    人至絕境,往往能激發無限潛能,不「破釜沉舟」便難以自保。成語「破釜沉舟」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就是「打破飯鍋,鑿沉渡船」。其中,「釜」是「煮飯的鍋」,「舟」則是「渡船」的意思。在古代戰爭中,人們常用「破釜沉舟」來比喻決一死戰,不留退路。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破釜沉舟」也常被用來比喻「下定決心,準備犧牲,不顧一切地去取得成功」。「破釜沉舟」一語最早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
  •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西楚霸王項羽墊底,韓信名列第四?
    10、西楚霸王——項羽秦末農民軍領袖,西楚霸王,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章邯投降,奇蹟的取得了勝利。當然還有更加奇蹟的彭城之戰,以三萬兵力大敗劉邦五十六萬,將騎兵的功效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使最後的垓下之戰,也撈了一大筆墊背的。作為一名武將幾乎無可挑剔之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但是其政治上的幼稚和用人上的失敗只能讓他屈居第十。
  • 《西楚霸王》首創國戰零門檻 無需練級上手高潮
    據記者了解,網易全新戰爭網遊《西楚霸王》在這一嘗試中已經初獲成果,作為一款以PVP玩法為主的國戰遊戲,《西楚霸王》實現了「0等級」進入遊戲即可參與國戰,同時在角色成長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PK玩法,讓玩家從此告別枯燥任務、無聊刷本的升級套路,更激情、更瘋狂地搶奪和殺人,真正讓玩家得到發洩,體驗暢爽。
  • 破釜沉舟的項羽,垓下被圍時為何沒有霸王氣勢,無奈敗亡於劉邦
    西楚霸王項羽是戰國楚的貴族子弟,其一生跟隨與叔父項梁起義推翻秦朝的暴政,最後更是與劉邦形成兩軍對壘爭奪漢朝的天下。就武藝來看,項羽年少時就能舉百斤重的巨鼎而不費吹灰之力,在對秦軍的戰爭中,更是以八千多兵力破秦軍二十萬的軍隊,一舉成就霸王的威名。
  • 《西楚霸王》跨國挑戰系統讓你變身007
    從現在起,夢想不再是空想,《西楚霸王》傾力打造的跨國挑戰系統可完美圓你特工夢!小編在這裡教你華麗變身,將跨國玩法為你展示一二,看看怎樣算是一名好特工:霸王帶你變身散布謠言:據說謠言轉發五百次會判刑是謠言國與國交戰,短兵相接固然重要,背後玩陰招也必不可少。
  • 西楚霸王 一代梟雄 亦可俠骨柔情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範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 河北邢臺市平鄉縣,西楚霸王項羽在這裡一戰成名
    項羽為歷史增加了一個著名成語——破釜沉舟,砸鍋賣鐵,只帶三天吃的乾糧,完不成任務都跟我自殺謝罪。這場巨鹿之戰具體的細節,我們就不多講了。項羽先是九戰大破秦軍的王離部,嚇得章邯引兵後退。原本坐壁上觀的諸侯兵這時才知道項羽的厲害,才對項羽心服口服,跟著項羽攻秦。這一戰奠定了項羽的江湖地位,為他日後成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礎。
  • 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③破釜沉舟楚將宋義,佔據首要官職卻飲酒作樂,項羽屢次進諫而不被採納,一連多日陰雨,楚軍士兵消沉懈怠。項羽斬殺宋義,請軍進攻,命英布、蒲江軍率領二萬軍馬渡過漳河,支援巨鹿。戰爭雖偶有勝利,但沒有取得絕對的優勢,陳餘又來請求增援。
  • 新完結古風純愛文《西楚霸王無獨》《我用醫術在古代萬人之上》
    第一本:當呂溫侯給西楚霸王當手下,為避免楚霸王踩坑他絞盡腦汁……第二本:男主他身懷醫術和系統,白天炕上病怏怏,晚上是正義化身……第三本:忠心耿耿影衛圍觀龍傲天男主霸氣謀江山,卻意外躺贏一生……第四本:翩翩君子男主拯救悽風苦雨小皇子,誓要將他三觀掰正
  • 成語「破釜沉舟」的來歷
    項籍,字羽,號稱「西楚霸王」,後世稱之為「楚霸王」,先是隨著叔叔項梁參加了滅秦起義,滅秦後,又與劉邦爭天下,失敗後在烏江自刎,十年三十歲。這就是成語《破釜沉舟》的來歷。
  • 歷史:盤點西楚霸王項羽的武器裝備,你更喜歡哪一個
    此戟以天外隕石煉九日九夜,雷生地底、天墜神龍乃成,西楚霸王項羽持之橫行當世,睥睨天下英雄,故名「天龍破城」。戟尖如雪,齒如殘陽,霸王既歿,佚於烏江,龍銜乃出。在項羽使用之前,是上古皇帝蚩尤的兵器。蚩尤和皇帝在戰爭中,曾被皇帝的軒轅劍損傷了其神力,不過後來經過上千年的千萬人對這個戟的祭拜,這個戟的神力逐漸恢復。後被項羽拿到,真是英雄陪好戟,不論是項羽還是這把戟都被後人知道。
  • 西楚霸王竟然跟這麼多成語有關,看看你知道幾個?
    項羽項羽,人稱西楚霸王,是我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跡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在一人身上發生這麼多的成語故事,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破釜沉舟破釜沉舟【典故】:巨鹿之戰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後,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鬥力得到大幅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
  • 勇猛與與西楚霸王項羽,力氣與隋唐李元霸齊名,唐末第一猛將
    歷史和小說中最鼎鼎有名的猛將莫過於西楚霸王項羽與隋唐李元霸,項羽,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兵家四勢:「兵形勢」代表人物,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 西楚霸王武器重150斤,現代人根本扛不動,為啥古人就可以?
    項羽號稱西楚霸王,他的力氣和體型也十分當得起這個稱號。《項羽本紀》中記載,說他有8尺多高,那個時候的尺的實際長度跟現代的不一樣,核算為現在的高度,項羽大約有1米85左右。傳說中項羽能扛千斤大鼎,而現在在項羽故裡,展示有一支「霸王戟」,雖然這霸王戟肯定不是當年項羽所用,但是它也重達300斤,這樣的重量不要說把它掄起來當作武器使用,就連拿很多人也是拿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