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將來臨 民營醫院或也可評三甲醫院(圖)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衛生部長:將投入370億擴建全國70%縣級醫院

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兩會會議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備受關注的新醫改方案兩會後將馬上公布——「會在很近的未來,請大家以日來計算」。

他還透露,新醫改方案實施後,將會給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在今後三年時間裡面,要為全國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做復明手術,有幾百萬的白內障盲人將重見光明。中央下大力氣加大醫院基建,預計投入370億對全國70%以上的縣級醫院進行擴建。

談到如何解決社區醫院就診率低這一現狀時,陳竺表示:「即將出臺的新醫改方案中,設立了醫師培訓制度。我們希望將來醫學院校的畢業生,能夠到大醫院經過三年左右的培訓,能夠有好的政策將大部分醫師吸引到社區去,同時我們也希望大醫院加大對社區醫院的支持。」

相關新聞》》

衛生部透露新醫改方案:關注基層醫衛建設 400億元投入縣醫院

全國政協委員吳明、陳興生提出,目前農村具有資質的醫師匱乏,93萬村醫生中僅有1.8%有資質,某市110個鄉村衛生院只有15名大學畢業生。

馬曉偉:新醫改非常關注農村醫務人員隊伍建設。在鄉村醫生學歷教育方面,衛生部和教育部將聯合推出一系列政策:三年初中畢業生接受五年教育後到鄉村工作,對中等教育相關專業歸類後形成鄉村醫生專業。

對於目前部分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沒有取得助理職業醫師資格,雖然掌握了一定技巧並獲得群眾認可,但在職業大疾病,都在縣醫院解決。

此外,還將加大城市對口支援,從今年開始一所三甲醫院要負責支援建設3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同時還要選派大量的醫生到縣級醫院開展工作,指導縣醫院的醫生,從事培訓工作。在縣醫院基礎建設中,還要建設鄉村醫生的培訓基地。

400億元投入縣醫院

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提出,目前醫療資源分布不合理,鄉村醫院就診率低,比如某市10個鄉鎮醫院設備總額只有90萬元;比如目前有60%的農民得病直接跳過鄉鎮衛生室,造成城市醫院門庭若市,鄉鎮醫院門可羅雀。

馬曉偉:為了解決農村看病難問題,今年將重點建設縣級醫院,預計將有400多億元投入到2000多個縣醫院,根據新醫改方案,還將縣醫院納入公立醫院改革。根據目標,要使縣醫院達到二甲醫院的水平,使得農村中的常見病、慢性病,包括影響農民生產生活的重能力聯繫到一起,實現按病種付費、單病種的付費控制、總額預付方式等支付方式的改變。不僅能避免醫院診治的隨意性,而且也能夠提高效率。

將按病種確定診療費

很多委員提出,目前公立醫院有一部分醫生開「大處方」、「大藥方」,直接造成群眾「看病貴」。

馬曉偉:根據新醫改方案,今年將在試點醫院探索轉變付費方式,通過規範診療指南體系,建立明確的帶有標準意義的臨床路徑,和社保的可支付

年後,極少數留在公立大醫院,相當多數分配到社會中去,前幾批要進入縣一級醫療機構。今後,我國醫學畢業生將走向住院醫師培訓的道路,結束我們國家醫學生畢業後直接分配參加工作的歷史。

推廣住院醫師培養制

多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目前我國基層社區醫院就診率低的很大原因就是對醫生的不信任,基層社區醫院優秀全科醫師匱乏嚴重。

馬曉偉:新醫改已經確定了住院醫師的培訓制度建設,住院醫師人才培養將向3+X方向走,主要的思路是「國家立項,財政投入,醫院培訓,全口徑社會分配」,解決社會人進醫院培訓的補貼和待遇問題。住院醫師培養三

服務準入、監督管理方面也將和公立醫院一視同仁,國家鼓勵社會和民營資本創辦非盈利性民營醫院。此外,今後對達到標準的民營醫院也可以評定為三甲醫院。

民營醫院也可評三甲

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何偉提出,目前民營醫院在稅收、科技立項、職稱評定等多方面都存在歧視問題。

馬曉偉:民營醫院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新醫改思路,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繼續教育方面與公立醫院享有同等待遇。

(責任編輯:魏敏)

相關焦點

  • 福州三甲醫院一名主任醫師跳槽至「民營」
    在福州,從三甲公立醫院主任醫師位置上跳槽到民營醫院,她算第一人;此前,福建漳州公立醫院幾名主任也跳槽到當地民營醫院。隨著多點執業政策鬆動,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支撐,醫療人才流動加速。而隨著醫生資源充分流動,多種醫療資源充分競爭,百姓就醫將多一個選擇。動態 三甲醫院主任跳槽到民營醫院
  • 縣級三甲醫院和省級三甲醫院能一樣嗎?|行政化|三甲|醫院|縣級|...
    這也就意味著,這1000家縣級醫院要升級三級醫院。這麼多縣級醫院升級三級醫院了,水平能和省級三甲一樣嗎?答案很明顯,當然不一樣,那麼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三級醫院評審這樣評的意義何在?縣域三級醫院:提高縣域醫療水平強基層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無一例外都是一個新醫改的政策導向——強基層,通過提升縣域醫療水平,縣級醫院作為分級診療的重要環節,對我國分級診療制度是否能真正建立起決定性作用。
  • 委員:在具有資格的三甲醫院設置全科醫學科
    去年,本市在多家三甲醫院啟動醫藥分開改革試點,醫改進入實質性階段,試點初顯成效。在這一屆政協會上,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百姓就醫問題也成為很多來自醫療衛生領域委員熱議的焦點。委員們紛紛就公立醫院改革、民營醫院發展前景、醫療保障、全科建設等問題各抒己見。
  • 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上響起「南通聲音」 瑞慈醫療掌門人分享20年...
    原標題: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上響起「南通聲音」 瑞慈醫療掌門人分享20年發展歷程   11月27-29日,由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主辦的「2020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
  • 福建醫改:三甲醫院主任醫師普通診查費25元/次
    東快訊(記者夏菁)近日,省物價局會同省衛計委、省人社廳出臺了《關於省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我省醫改工作的總體部署,自2015年6月30日24時起,省級公立醫院藥品(中藥飲片除外,下同)、耗材實行零差率銷售,同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公立醫院醫院補償機制。省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分為三甲醫院和三甲以下醫院兩個檔次,其中,床位費、護理費、注射輸液以及中醫康復類等項目三甲以下醫院與三甲醫院保持同一價格水平,其他項目價格平均按照三甲醫院價格的90%安排。
  • 縣級醫院評上三甲,到底是喜還是悲?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臨近歲末,江蘇省衛計委官網一紙「公示」給熙熙攘攘的醫療界的2016年再添濃重一筆,引發了業界再度熱議:縣級醫院到底該不該創三甲評三甲?創評三級甲等醫院到底是喜還是悲?
  • 中國最大民營醫院「河南天佑」年內將在新鄭開業
    大河健康報訊(記者 蔡建華) 這是一家在建的民營醫院,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是省級三甲公立醫院的兩倍以上,堪稱中國最大民營醫院,將在十一黃金周前後開診,首期將以近3000張的床位應診,2020年將達到1萬張床位。
  • 三甲醫院廁評|福田中醫院廁所 衛生雖好可保潔記錄在哪?
    自2017年深圳大力推動廁所革命以來,各個地方的公廁都開始有了改變,三甲醫院的情況如何?5月31日,深圳新聞網記者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中醫院),看看深圳市這所三甲醫院的廁所又是什麼樣子呢?每個小便池被隔板隔開廁內設有小便池5個,其中一個為兒童小便池,這點較為貼心。
  • 中國最早取消編制的三甲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3月20日,陝西省衛健委的文件指出,利用一年時間在陝西省人民醫院等53家醫院建立省級試點;同月,河北省衛健委《2019年全省衛生健康工作要點》指出,將試點範圍擴大到200家公立醫院;福建省確立了39個省級試點醫院……自上而下推動的改革,更需要借鑑以往經驗。而泰達醫院作為全國首家編制改制的醫院,它的改革過程,它改革後的得與失,無疑可為鏡鑑。
  • 民營醫院改變臺灣醫療
    在發展醫療產業的道路上,祖國大陸也鼓勵發展民營醫院,但是率先發展起來的卻是名聲不佳的「莆田系」的星羅棋布的小型民營醫院,其中的原因大致是:1.早期政策不夠寬,民間大資本難以興辦大醫院;2.市場經濟剛興起,缺少民間大資本;3.公立醫院趨利,莆田無證遊醫便乘機承包科室,賺了錢又興辦小型醫院;4.醫療廣告監管不嚴,讓小型民營醫院得以誇張宣傳,招徠顧客,滾動發展。
  • 行業報告二:民營醫院和診所發展現狀及趨勢
    我國醫療消費市場是個快速擴張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隨著新醫改的深化和市場醫療服務資源配置機制的逐步建立,民營醫院市場份額還將繼續提升,保持快速增長。如婦產醫院的增速從2004年的61%降至2012年的14%,口腔從49%降至18%,眼科從22%降至15%(圖10)。可以預見,隨著競爭進一步加劇,這些市場將日趨飽和,而社會資本需要轉而拓展新的方向,比如技術壁壘較高的專科領域、綜合醫院和高端醫療都將形成各自的增長點。我們在下一章節會對此詳細論述。
  • 海南首家「三甲」民營醫院今日掛牌
    ,成為海南省首家「三甲」民營婦產醫院,也是海南省首家「三甲」民營醫院。記者 王洪旭 攝  醫院等級評審是對醫院硬體、軟體等綜合實力的全面檢驗,也是衡量一家醫院管理水平、業務技能、專業人才、設備設施的重要標準。
  • 民營醫院和診所投資案例分析 風險與機遇並存
    在過去30年,社會資本辦醫政策經歷了1985年到1992年的初探階段,1992年到2005年的市場化推動階段,2005年到2009年的市場化之過的爭論和反思階段,在2009年新醫改發布之後逐步明晰。中國醫改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戰略目標,因而「保基本」將會是基調,公立醫院作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主體,將保持在醫療衛生服務行業中的主導地位。
  • 三甲醫院廁評|北大深圳醫院廁所高頻使用 紙簍滿溢無處下腳
    深圳新聞網6月5日訊(記者 潘潤華)深圳醫院「廁所革命」成效如何?日前,深圳新聞網記者組成的「廁評小分隊」兵分五路,深入深圳市5家三甲醫院門診大樓的廁所進行實地體驗。這五家醫院分別是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福田區中醫院、深圳市兒童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記者將從廁所標識、清潔衛生程度、人性化設計等方面進行打分。
  • 三甲醫院廁評|市二院年底完成門急診部所有衛生間改造
    (此前深圳新聞網記者報導:三甲醫院廁評|第二人民醫院廁所天花板塌陷 門鎖現輸液管)時隔數日,它的環境是否得以改善?6月19日,記者對市二院進行廁評回訪,市第二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深圳新聞網廁評行動報導後,醫院已責令相關處室對衛生間問題進行整改,預計12月底將完成門急診部所有衛生間改造。
  • 馬寶琳:辣評北京新醫改
    細則包括:1、醫藥徹底分開;2、打破事業編制,醫生變成社會人;3、院長相當於國企的CEO;4、提高技術收費價格;5、公立醫院收費可談判,大部分放開,交給市場;5、鼓勵使用國產耗材;6、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入醫療聯合體;7、分級診療;8、規培;為此,動脈網特別採訪了北京行善堂心臟專科醫療集團董事長,行善堂心臟專科診所創始人馬寶琳教授
  • 合川區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甲」醫院
    合川有「三甲」醫院啦!!12月15日,市衛生健康委發文通知,經專家組現場評審,合川區人民醫院符合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被確定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簡稱「三甲」醫院)。評審等級有效期為:2020年12月至2024年11月。
  • 三甲醫院老會計多年經驗分享,醫院財務核算體系及帳務處理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醫院財務核算體系及帳務處理》(公立與民營醫院通用),由一位三甲醫院老會計多年經驗編寫,送給準備去醫院做會計的朋友們。第五部分 醫院財務分析評價常用指標(公立與民營醫院通用)1、平均開放病床數
  • 三甲醫院為何設立全科醫學科
    當然,這裡拋開醫院評級的需要(早在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曾公開表示,將來大醫院如果沒有全科醫學科,就甭想評三甲),小編所說的「真正意義」,是就與人民群眾醫療健康需求、醫學模式轉變、醫學生職業發展等關聯密切的層面而言。那麼,究竟三甲醫院設立全科醫學科意義何在呢?
  • 廣西民族醫院醫改亮點突出 交出優秀答卷
    &nbsp&nbsp&nbsp&nbsp廣西民族醫院作為崇左市駐邕三甲醫院,列入南寧市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範疇。如今,醫改已滿一年,改革一年間,醫院積極貫徹落實醫改政策,以實際行動提升患者滿意度,亮點突出,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nbsp&nbsp&nbsp&nbsp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