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當!新出爐的20個科學難題來了,看看有意思不?

2020-12-22 經濟日報

6月30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同時也點燃了在場一線科研工作者們對未來世界的期盼。

又有難題等待解答?它們或將推動前沿科學技術去向何方?快跟著小編一起吃瓜吧——

20個問題都是啥?

這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具體如下:

暗物質是種能探測到的基本粒子嗎

對雷射核聚變新途徑的探索

單原子催化劑的催化反應機理

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材料電化學

情緒意識的產生根源

細胞器之間的相互作用

單細胞多組學技術

廢棄物資源生態安全利用技術集成

全智能化植物工廠關鍵技術難題

近地小天體調查、防禦與開發問題

大地震機制及其物理預測方法

原創藥物靶標發現的新途徑與新方法

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創新方法與技術

人工智慧系統的智能生成機理

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可再生合成燃料

綠色超聲速民機設計技術

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設計與評估技術

千米級深豎井全斷面掘進技術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和油氣一體化勘探開發機理和關鍵工程技術

這些問題有何用?

「科技工作者勁應該往哪裡使?哪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需要優先攻破?這些問題的發布能起到技術引領作用,有助於社會各界、一線科技工作者及企業家預判世界科技發展方向,集中精力攻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形成新的產業和業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周守為認為,2019重大科學問題與工程技術難題的發布,將為我國在科技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戰略提供支撐,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助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指出,中國科協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發布,既和當下的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又有面向未來的戰略意義。這再一次證明,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

「在人類徵服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我們早就夢想要翱翔天空、同時也要漫遊深海。從一個小小的晶片到巨大的航母,這裡面要解決很多的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這些實際上都是科技領域的『硬骨頭』。」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杜善義相信,解決了這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不僅能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對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會起到支撐和指導作用。

這些問題是怎麼提出來的?

2019年的徵集發布活動得到81家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的積極參與,有736 位科技工作者參與撰寫、1527 位專家學者參與推薦、7079名科研一線科學家參與線上初選、124名學科領軍專家參與複選線上投票、52名專家參與複選現場評議會、27名院士專家參與終選。

據介紹,中國科協自2018年起通過所屬全國學會及學會聯合體,面向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了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徵集發布活動。這是中國科協發揮自身組織和人才優勢,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明確科技創新突破口,前瞻謀劃和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與方向,服務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徵集發布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對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國和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創新的重要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說。

據悉,今後中國科協還將建立長效機制,組織智庫研究,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科協學術資源,引領中國科技界多提問題、提好問題,加強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的導向作用,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

(記者:郭靜原編輯:佘惠敏 責編:張倩)

相關焦點

  • 團購 英文原版Horrible Science噹噹獨家正品《可怕的科學》
    +激動人心=科學?是的,沒錯!這就是《可怕的科學》的魅力之處!先來看看本套書的華彩履歷:Horrible Science曾三度榮獲國際科普圖書獎——安萬特青少年獎,全球熱銷千萬冊,版權銷售至25個國家和地區,亞馬遜網五星級評論,名校名師特別推薦。
  • 中科協發布今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中科協發布今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原標題:   本報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詹媛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周守為發布了
  • 2020年高考成績出爐,看看這些「有意思」的專業
    如果這都不是事兒,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難題你逃不脫:填報志願。說白了,也就是選擇自己以後吃飯的「飯碗」。可在大多數同學眼中,專業太多簡直挑花了眼。所以為了省事(爭取更多玩的時間),很多同學就把目光放在了看上去比較熱門的專業上,比方說「專業給女神修電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正是在下),還有「四年後相約工地」的土木工程專業,每年報考人數都不在少數。但是大學畢業後問題就來了,如果說大學真的「渾渾噩噩」就過去了,之後面臨的就業壓力將會非常大,找工作時環顧四周發現同專業的人怎麼這麼多。
  • 2019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科技日報哈爾濱6月30日電 (實習記者代小佩)30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發布了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20個難題如下:暗物質是種能探測到的基本粒子嗎?
  • 當當網接單後最遲兩周發貨 網購潮致物流難題
    春節網購潮胡先生從快遞手中拿到他的書已經是2月3日的下午,忍不住向快遞員抱怨了幾句,快遞員解釋說:「最近要送的東西太多了,實在忙不過來,現在手上還積壓了不少。」這並非託詞。記者了解到,原本在北京地區給噹噹負責配送服務的快遞公司有七八家左右,但是由於春節臨近,大部分家在外地的快遞員提早回家過年,目前為當當網提供送貨服務的快遞公司只剩下了3家。
  • 20個科技問題難題發布!有些領域你或許從未聽過……
    那麼,2020年最受科學家們關注的、被認為意義非凡的重大科學問題都有啥?就在今天,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 中國科協發布2019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6月30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哪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需要優先攻破?這些問題的發布能起到技術引領作用,有助於社會各界、一線科技工作者及企業家預判世界科技發展方向,集中精力攻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形成新的產業和業態。」
  • 2017江蘇"小高考"考試說明出爐 來看看有啥新變化
    《2017年江蘇省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說明》昨天新鮮出爐。2017年江蘇小高考必修科目考試時間為:2017年3月18-19日。小高考成績直接影響考生最終的高考成績,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昨天,金陵晚報第一時間邀請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6科名師解讀今年考綱的主要變化,他們還為學生「衝A」指點了複習思路,一起來看看吧。
  • 2017江蘇「小高考」考試說明出爐 來看看有啥新變化
    《2017年江蘇省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說明》昨天新鮮出爐。2017年江蘇小高考必修科目考試時間為:2017年3月18-19日。小高考成績直接影響考生最終的高考成績,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昨天,金陵晚報第一時間邀請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6科名師解讀今年考綱的主要變化,他們還為學生「衝A」指點了複習思路,一起來看看吧。
  • 基層調研噹噹「看客」「過客」又何妨
    然而,現實中,一些領導幹部把調研視為累贅,不願到困難較多的基層去,藉口工作太忙,一年難得走出辦公室到基層去看看實境,甘當「坐客」。有的為圖省事,習慣於聽匯報、閱資料、發問卷,關起門來做決策,得來全不費功夫。有的把基層作為走秀場,習慣於搞「路線設計」「場景設計」,為調研而調研,「空轉」一番後草草收場。
  • 中國科協發布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聞—科學網
    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 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 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 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 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 矽光技術能否促成光電子和微電子的融合?
  • 科學難題的形成
    大致而言,工程科學是以具體現象類來劃分學科,此類學科的理論一般稱為唯象性理論。而把各學科的共性特徵抽象出來作為研究對象而建立的抽象理論,一般稱為哲學性理論。    唯象性理論面向的是具體類別的現象,從而在工程上是具有直接應用性的特徵。也由於這個原因,科學研究上的投入主要的是面向唯象性科學研究。
  • 看看噹噹童書編輯怎麼說
    噹噹童書榜的榜單佔到我給孩子選書的50%左右,榜單上的書看完了我會看看國際上獲獎的作品,一些教育部和名校的推薦,也有一些微博豆瓣,同班媽媽的推薦,也會關注一些大V爸媽的推薦。」  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摸索到適合的共讀方式,為孩子挑選到她感興趣的好書,從親子共讀中發現持續的樂趣,這或許是超超得以長期堅持、甘之如飴的原因。
  • 李國慶暴力爭產,俞渝不離不棄,噹噹沒有未來…
    4、李國慶隨後貼出長文,細說家事原委,概述一下強調了以下幾點:● 1)噹噹20年歷史,李國慶是創始人,並負責公司實際運營管理;● 2)李國慶和俞渝共同持有公司90%以上股權,由誰來擔任噹噹公司的CEO不過金牛座的俞渝很能忍,只是公司出面發了個微博,稱「李國慶離開噹噹管理層決策層已經有很長時間,個人言論和當當網無關。」順便還在末尾打了個「滿百減五十」的廣告,畫風十分清奇:
  • 李國慶暴力爭產,俞渝不離不棄,噹噹沒有未來
    ● 2)李國慶和俞渝共同持有公司90%以上股權,由誰來擔任噹噹公司的CEO、董事長,負責領導噹噹公司,這原是家事。 4月26日,他親自出馬,趁俞渝不在,大搖大擺帶著四個大漢去噹噹總部搶公章,搶完了章,對外公布說已經召集了股東會議,53.865%的股東支持他。
  • 噹噹推親子APP「讀讀DuDu」 解兒童閱讀困局
    對於所有關心親子閱讀的家長來說,4月21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噹噹不僅啟動了第二屆「親子共讀21天計劃」,而且推出國內首款親子共讀APP「讀讀DuDu」,通過創造性的篩選功能,結合噹噹強大的選品編輯團隊,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推動國內家庭普遍缺失的親子閱讀,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
  • 一人做事一人當,噹噹做事噹噹當!
    7月7號,一個多麼吉祥的日子,我記得我身邊好多男性朋友都喜歡「7」這個數字,說是諧音是「起」,於是,我便也記下了,從此以後便像個老爺們一樣,也把「7」奉為我的吉祥數字系列。7月7日,受新冠疫情拖延至今的高考拉開了大幕,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曾經以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身份考入北大社會系的李國慶也在行動著,不過不是奔赴高考現場,而是去撬噹噹的保險箱。
  • 中科院編纂出版《21世紀100個交叉科學難題》
    郭傳傑首先介紹了《21世紀100個交叉科學難題》的出版背景,他說,幾年前我們國家的一批科學家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和組織下,對21世紀重大科學問題進行了論證性思考,在1998年出版了一本書叫《21世紀100個科學難題》,隨後很多科學家提出,我們要面臨的遠遠不止這些科學難題,還會有更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會更多地出現在交叉學科、跨學科的交匯點上。
  • 《環球科學》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 新冠疫情下依然精彩
    《環球科學》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 新冠疫情下科學依然精彩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年份。在新冠病毒的陰影下,科學雖會遭遇波折,但前進的步伐從未停滯。從第一次室溫超導到實現量子優越性,我們為未來構築起更多可能;從第一張人類細胞圖譜到破解蛋白摺疊難題,人類也在重新認識生命的本質。  《環球科學》雜誌近日在專家顧問團隊和優秀學術媒體的大力支持下評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那些影響深遠的科學瞬間。
  • 小學生安全事故敲響警鐘 當當網提醒家長重視家庭教育
    當當網:「不給自家孩子看的書,堅決不推薦給讀者」童書市場爆發帶來巨大的利益誘惑,也源於3.67億人的兒童閱讀市場太過誘人,大為流行的必讀書單來錢太快,不良出版商無視市場秩序,「劣幣驅逐良幣」亂象頻發。當當網在選書方面噹噹有很多選擇,如果單純以GMV為運營指標,對選品不予嚴格篩選,結果會是短期的營收增長,但用戶流失、口碑差評和劣質圖書一定會隨之而來。對此,噹噹童書一直遵循嚴格的選品原則。不簡單地以市場或低折扣為衡量標準,因此,每年被選品編輯拒之門外的同質化劣質圖書規模達10億之多。20多年的堅持讓噹噹童書因此收穫了2億讀者的擁護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