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指標,關乎群眾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近年來,隨著張家港鄉村振興計劃不斷深入推進,張家港市種養殖業日益繁榮,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張家港市農產品出現銷售難問題。對此,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全媒惠農行動」黨建服務項目充分發揮宣傳優勢,利用廣泛的影響力、傳播力,搭建起農戶和市場之間溝通的橋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破解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全媒惠農行動,給力!
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期間,位於常陰沙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瑞和種養專業合作社為滯銷的20噸鵪鶉蛋而發愁。
獲得消息後,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立即派出記者赴合作社採訪,第一時間撰寫了《20噸地產鵪鶉蛋滯銷》一文,並及時在「偶俚張家港」微信公眾號平臺上進行了推送。
在推送後的24小時內,瑞和接到了3000餘個訂單,售出15000斤鵪鶉蛋。並拓寬銷售渠道,通過建立團購微信群進行線上銷售,鵪鶉蛋和鵪鶉鳥滯銷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網友線上購買
今年2月,我市出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渡難關張家港「惠農」十條。在第六條「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中,突出了加強本市農產品宣傳推介的媒體職能。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媒體的發聲,會提高本地農產品的關注度,從而助力農產品的銷售。」
如何足不出戶讓農產品產銷實現高效對接?直播帶貨就對了!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旗下的王牌欄目——《全民帶貨》為農產品代言!
3月26日,「全民帶貨」直播團隊前往安徽廣德金雞籠村萬畝茶園,尋找明前開山頭道白茶。這是「全民帶貨」第一場為農產品帶貨的直播,通過前期一系列的踩點溝通、產品定位、前期推廣,這樣一場在原產地進行直播帶貨的活動引起了港城人民的廣泛關注。
8月7日,在鳳凰水蜜桃最後一期品種「紅花」上線之際,「全民帶貨」直播間邀請了首屆鳳凰「桃王」、河陽山歌傳承人等推介鳳凰山田心水蜜桃,直播間引起線上線下圍觀。
8月23日,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聯合團市委開展了多彩沙洲、青春助力——「新農菁英」農產品專場直播,本次「新農菁英」產品直播活動在線觀看人數24021人。永聯小町大米、樂口福的拖爐餅、善港農業的金獎葡萄、鴻志農業的鵪鶉、港有耕香的紫米系列產品......這些港城家喻戶曉的網紅農產品受到粉絲們的熱烈歡迎。
全媒體變身「帶貨高手」,惠農助小康!(今日張家港)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