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方向明確並長期堅持,
四位學者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
2020年1月,堯命發、姚洪、李水清、胡隆華四位科學家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Fellow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堯命發教授於1985年考入天津大學,199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至今,1999年獲博士學位,現任天津大學講席教授、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堯命發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2019),201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9年獲創新研究群體;擔任《燃燒科學與技術》主編,第38屆國際燃燒會議內燃機論壇共同主席,2019年當選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士(SAE Fellow)。
堯命發教授長期致力於內燃機燃燒理論和燃燒新技術研究工作,取得了國際同行廣泛認可的成果。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年堯命發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以表彰其在內燃機高效清潔燃燒與燃燒控制理論與實驗創新研究的突出貢獻(「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innovativ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mbustion and contro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missions」)。
姚洪教授獲華中科技大學電廠熱能動力學士、熱能工程碩士,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博士學位(2002),現任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2005-)、主任(2014-)。在煤焦燃燒/氣化反應機理與原位測試方法、汙染物生成與控制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創新性成果,研究工作先後獲日本燃燒學會優秀論文獎(2007),兩次國際燃燒學會傑出論文獎(2010,2014)。
2020年姚洪教授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以表彰其在固體燃料燃燒及汙染物控制方面的突出貢獻(「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solid fuels and pollutants control in combustion processes」)。
李水清現為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現任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國際煤燃燒會議秘書長,及Energy & Fuels、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等編委。曾任第36屆和第37屆國際燃燒會議分會共同主席。研究方向包括清潔燃燒理論、顆粒動力學、新能源材料氣相合成技術、新概念燃燒與空間動力技術等。完成劍橋大學出版社學術專著一部,獲中國電力科技一等獎。
2020年1月15日,李水清教授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以表彰其在多相燃燒系統的開拓性工作,特別是前體物轉化、細顆粒生成及複雜顆粒-流體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貢獻(「for pioneering research on heterogeneous combustion systems, particularly on precursor reactions, particle formation and complex particle-fluid interactions」)。
胡隆華研究員於1997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全技術及工程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現任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長江、優青、青年拔尖,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英國皇家學會牛頓高級學者、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Fire Safety Journal、Fire Technology和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編委,第38屆國際燃燒會議火災研究論壇共同主席,2017年當選國際火災安全科學學會副主席。
胡隆華研究員長期從事環境氣流、微重力等條件下火災動力學行為的基礎研究。
2020年1月15日,胡隆華研究員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以表彰其在環境氣流作用下燃燒和火焰動力學基礎研究及在火災中的應用方面取得的卓越進展(「for exceptional advances i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combustion and flame dynamics in ambient airflows, as applied to fire」)。
國際燃燒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是國際燃燒學會設立的終身榮譽,用於表彰全球範圍內在燃燒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科學家。自2018年公布首屆國際燃燒學會會士名單以來,迄今全球共有190位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獲此殊榮,2020年有27位獲得者。
二、潛心燃燒基礎研究,
嶄露頭角獲青年學者獎
北京大學陳正研究員榮獲2020年國際燃燒學會Hiroshi Tsuji青年學者獎(Hiroshi Tsuji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
陳正研究員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獲得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目前在北京大學工學院擔任研究員。陳正研究員從事與能源和推進技術相關的基礎燃燒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燃燒火焰動力學,曾獲得國際燃燒學會伯納德·劉易斯獎(Bernard Lewis Fellowship)和亞太燃燒會議青年科學家獎(Young Investigator Prize)。
陳正研究員因在點火、火焰傳播理論、層流火焰速度準確測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而獲得國際燃燒學會Hiroshi Tsuji青年學者獎。
國際燃燒學會Hiroshi Tsuji青年學者獎(Hiroshi Tsuji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以日本學者Hiroshi Tsuji教授命名,旨在表彰在燃燒研究中取得突出研究進展的青年學者,自2016年開始設立,每年評選一次,每次不超過兩人。三、做前沿燃燒研究,
三位學者獲傑出研究獎
2020年1月,楊斌、李玉陽、王佔東三位中國學者榮獲國際燃燒學會傑出研究獎(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楊斌任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燃燒動力學模型不確定性分析、航空及生物燃料燃燒機理、基於質譜和基於同步輻射的燃燒診斷、等離子輔助燃燒等。楊斌教授發表論文80餘篇,被SCI引用2400餘次。楊斌教授任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雜誌副主編,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Fuel、《燃燒科學與技術雜誌》編委;擔任第36-38屆國際燃燒會議氣相動力學論壇主席/共同主席;曾任國際燃燒學會執委會提名委員會、Tsuji獎評選委員會、理事提名委員會委員。
李玉陽教授現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助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燒反應動力學、層流火焰動力學、霧化蒸發與噴霧燃燒、燃燒診斷學等,發表論文120餘篇,SCI引用2300餘次,H因子28。
李玉陽教授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亞太燃燒會議青年研究員獎、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國際燃燒學會伯納德·劉易斯獎等,現任第38屆國際燃燒會議分會共同主席、國際燃燒學會中國分會秘書等職。
王佔東教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燃燒反應動力學、燃燒診斷學等,在Proc. Natl. Acad. Sci.、Prog. Energ. Combust. Sci.、Combust. Flame、Proc. Combust. Inst.、J. Am. Chem. Soc.等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SCI引用1400餘次,H因子25。
王佔東教授2014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2014-2018年在沙特KAUST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19年入選國家創新人才計劃青年項目。王佔東教授曾獲國際燃燒學會伯納德·劉易斯獎。國際燃燒學會傑出研究獎(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授予在燃燒科學領域發表產生重要影響的優秀論文的作者,其評定標準之一是在Combust. Flame(CNF)、Proc. Combust. Inst.、Combust. Sci. Technol.和Combust. Theor. Model.中發表論文的引用數量。該獎項面向除國際燃燒學會會士、金獎得主、理事會理事、CNF和PROCI主編外的會員進行評選。2020年首次頒發該獎項,公布了40位獲得者,其中,除清華大學楊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李玉陽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佔東教授三位中國學者之外,瑞典隆德大學白雪松教授、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呂田峰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鄭曉琳教授和美國Convergent Science公司張奎文博士等四位海外華人學者也同時獲獎。國際燃燒學會中國分會湧現了一批潛心篤志、專精於燃燒科學的學者,他們在老一輩學者開闢的道路上鍥而不捨、砥礪前行,在科學探索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際燃燒學會中國分會的各位學者,正以各自不同的研究方法、方向和風格,在科研和教學的第一線工作,共同推進世界燃燒科學的發展,促使中國的燃燒學科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國際燃燒學會(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國際燃燒學會會士名單公告(Fellow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國際燃燒學會Hiroshi Tsuji青年學者獎獲獎名單公告(Hiroshi Tsuji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
國際燃燒學會傑出研究獎獲獎名單公告(The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供稿單位: 國際燃燒學會中國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