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佐山
稻佐山位於長崎市西北、海拔332米高,以長崎最佳的眺望景點而聞名,長崎與神戶、函館並稱日本三大夜景。山頂上的圓形瞭望臺上,不僅可以把被稱作「鶴之港」的美麗的長崎港一覽無餘,而且還可以眺望北面的長崎市區。在晴朗的日子,還可以遠望至雲仙、天草、五島列島的全景。夜幕降臨時,璀璨的萬家燈火,從高處望去,猶如打翻了的百寶箱,灑了一地的金銀珠寶,它有著「1000萬美元夜景」的美譽,確實亮麗得令人驚嘆。稻佐山山腰上,有許多環境極佳的賓館和旅館,也有長崎最早被認定的天然溫泉。也可以在山腰上的餐館裡一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一邊享受美味。稻佐山公園稻佐山上種有8萬多棵櫻花樹和杜鵑花樹,作為著名的賞花勝地,也很受市民們的喜歡。每年春天,以稻佐山公園內的室外舞臺作為主要會場舉行稻佐山杜鵑花節,另外還舉行放風箏比賽活動,許多人來稻佐山公園參加這些活動,十分熱鬧。野外音樂堂稻佐山山腰上的戶外舞臺,大約能容納15000人,是九州地區戶外音樂會的主要會場。長崎縣出身的歌手福山雅治、MISIA等人曾在這裡舉行過演唱會。
2、長崎原爆資料館
長崎原爆資料館坐落於一個當時被原子彈炸毀的教堂之上,教堂僅僅剩下一面牆,至今,你依然可以看到一面被衝擊波毀壞變形的時鐘掛在牆上,時針停止在11點02分,原子彈落下的剎那。原爆資料館的建立初衷很簡單,為了不忘記過去的悲傷,為了激勵前行的鬥志。展館系統的介紹了長崎被原爆毀於一旦之後到如今發展的復興近況,從中你可以了解原子彈和戰爭的毀滅之大,可以了解長崎人從悲痛中堅強不息的生存精神。這裡主要分為2個展區,一是特別展出被原子彈毀壞的所有倖存物件,小到一粒碳化的米粒,大到擠壓歪斜的自行車,它們的所有狀態都是見證悲劇的最好證明。另一處展館展現著原爆後期的深遠影響,陳列的照片中有被輻射後發生病變的人們,有匍匐於臭水坑中河水的孩童,還有泡在福馬林中畸形的嬰兒。這些鮮活的案例無一不透露著戰爭的殘酷,相信在此能夠有所感悟,有所審視吧。
3、哥拉巴園
在1863年,託馬斯布萊克哥拉巴從遙遠的蘇格蘭來到這裡,並在南山手的山崗上建造了家園。當時長崎人對日本的黎明充滿著期待。有不畏波濤遠渡重洋、滿懷夢想而來的外國商人們,也有為打倒幕府而群情激昂的幕府末期的仁人志士們,還有追求西洋學問的青年們。哥拉巴公園四季繁花似錦,群芳爭豔。屹立在南山手之丘,盡收長崎港於眼底,景色絕佳。1957年,長崎市接受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長崎造船廠捐贈的舊哥拉巴故居及其庭園,並對外開放。其後,以遺留在舊外國人居住地的國家指定重要文化遺產哥拉巴故居、林格故居、奧爾特故居為中心,重新移築復原了分布在市區六處的明治時期的洋館。並作為哥拉巴公園對外開放。園內保存了從事貿易業,為日本的近代化留下了偉大功績的託馬斯·B·哥拉巴故居、以及日本最古老的木造洋館。參觀於此,仿佛回到了長崎作為國際貿易港的最繁華喧囂的時代。想要了解當時洋人生活的環境,可以去哥拉巴宅邸和林哥宅邸參觀;想要了解長崎的廟會祭祀用品,可以去長崎傳統文化工藝館看看;如果對長崎海洋貿易感興趣,那長崎第二碼頭俱樂部將是不錯的選擇。哥拉巴公園聞名於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地,園內樹立著一座蝴蝶夫人的扮演者三浦環的塑像,這位演技出眾的女子完美詮釋了蝴蝶夫人悽美的一生,一時聲名大噪。值得一提的是,哥拉巴公園內還隱秘的藏著兩個「心」,它們也許是某處心型地磚,也許是某個心形牆磚,不妨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邂逅美好。
4、軍艦島
軍艦島是端島的別稱,位於距離長崎港西南方約19公裡的海洋中。自1890年收歸三菱所有後,作為海底採煤基地,在周圍填海造地。島內圍繞著約10米高的岸壁,鋼筋結構的高層公寓和各種設施林立。因其外觀形似軍艦「土佐號」,令人聯想到海上要塞,故被稱作軍艦島。該島由於煤炭資源的枯竭而於1974年1月封山。在極盛時期超過5千人居住的島嶼,隨之變成無人島,建築群也化為廢墟,處於一片荒涼狀態。煤礦關閉後、長時間被人們遺忘的端島,於2009年1月5日被記載到「九州、山口之近代化產業遺產群」,並且又開始一段新的歷史。2009年4月22日觀光遊客的登島禁令解除,各家旅遊公司開始運營軍艦島的登島旅遊。2012年,軍艦島作為明治日本的工業遺產革命遺蹟的構成資產,登錄世界文化遺產。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中,席爾瓦的老巢就在這裡,是很多urbex(城市探險)者的探險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