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末去了一趟長沙,周五下班後廣州出發,凌晨到達的長沙,周一下午回程,整整三天也是夠玩的。
住宿交通:
人均花費1600+,交通住宿約1000元,坐的高鐵,定的江景房所以稍微貴一些。(住的江邊,離培元橋地鐵有一段距離,經常叫滴滴。)若是想要更為方便可以住在五一商圈附近,不管是去二號線、還是一號線都方便。景點也大多在一、二號線。
地鐵下載一個長沙地鐵APP,不過得先充一點錢進去。
12月末去的時候剛好趕上降溫,兩個廣東人在長沙穿得嚴嚴實實、圓圓腫腫的,當地人卻穿得很瀟灑。看來秋天還是最好的選擇。
第一天行程:娟娟餐館——橘子洲頭——老頭子糖油粑粑——文和友
第一晚落地太晚,所以第一天早上睡得比較晚,直接去娟娟餐館吃中飯。
店鋪在二樓,小而溫馨。老闆娘娟娟點菜風格獨樹一幟,沒有菜牌,我們直接吃的是她推薦的生態鍋和鱸魚。長沙人名好熱情,店裡氛圍很好。知道我們不太能吃辣,所以點的比較清淡。
吃過午飯就去橘子洲頭,門票免費,建議花20元坐小火車。第一天小雨濛濛,霧氣比較大,不方便拍照。在橘子洲頭溜達了很久,加上天氣不好,來不及去嶽麓山。
從橘子洲頭出來後我們特地去了湖南大學那邊吃老頭子糖油粑粑,在湖南大學附近很小的一個店面,一對老夫妻在經營。5元4個,出乎意料竟然是油炸的,但是一點也不膩,甜度剛剛好,非常好吃。顛覆了我之前吃的什麼糖油粑粑、紅糖餈粑的感覺,以至於最後一天再想試一遍,買了其他家的,卻很失望。這種小吃看的還是各家做的手法吧。
在湖南大學附近的小吃街喝了第一杯茶顏悅色,我們平均一天兩杯。第一口並沒有很網上說的那麼驚豔,喝完才覺得不膩。以往我喝其他奶茶喝到最後都會想嘔,但是茶顏我一天兩杯+不是問題。不會讓人想嘔,解渴又好喝,這個真是太棒了,我們幾乎把熱門的都試了一遍。
市中心遍地都是茶顏悅色,如果你看到有一家在排隊,往前走幾步,會有另一家店鋪人不多的,不用排隊。而且每家店的杯子都不一樣,最後我們回程喝最後一杯的時候,拿著集的點數換了兩個膠帶。(喝得多的也可以考慮充值~)
然後我朋友中間去找她的室友碰了個面,同時我們在超級文和友微信上排隊。排隊速度嗖嗖的,幾百桌一下子就過去了,不停地過號、重排。當然也不排除不少人像我們一樣提前手機排隊又不斷過號重排。
千萬記住要去一樓拿號,是在建築的外面,地面一樓。我們當時從商場後面進去的,以為二樓才是第一層,到號的時候詢問一個服務生在哪裡拿號,他卻叫我們在二樓等著他領隊。結果沒有拿號的我們浪費一番時間後又得重新去一樓排隊拿號。
我們開始點單的時候已經晚上10點左右了,小龍蝦是必點的,另外點了一些烤串,不過整頓下來感覺一般。鬧了個小烏龍,我朋友想點「涼粉」解辣,錯點成「老長沙刮涼粉」,結果這東西一端上來是主食類的。暈厥哈哈哈哈。平心而論,菜品一般。原本打算第二晚去試試湘菜館的小龍蝦,結果卻覓到了其他新鮮東西。
超級文和友幾乎從2至6樓都有他們的店面,老長沙風格,適合拍照。連電梯衛生間都裝飾得有模有樣。
第二天行程:湖南省博物館——肆姐粉店——謝子龍、李自健美術館——炊煙時代
博物館周一閉館,需提前在公眾號預定門票,想去的小夥伴記得安排好時間。博物館是整個旅途中給我震撼最大的,我們剛進去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志願者講解,於是全程都跟小粉絲一樣追著她。我也是第一次那麼認真地在博物館裡聽講,了解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故事,還有這些歷史展物背後的故事。
如果我們是自己走馬觀花,是根本不會了解到一件衣裳上的花紋,重複了十幾道工序後展現出來的小單元竟然只有一個指甲蓋大小。也從沒有想過博物館裡陳列的順序竟然藏著奧秘,沒有想過自己所立之處,是復原了各展品陳列的位置,能體會官宦之家主人的閒暇看戲玩樂的視角。更不會了解到遠在幾千年前的化妝品與當代我們日常所用差異甚小……
當然最震撼的是當時的封棺技術,博物館用三樓到一樓的空間模擬出一個縮小版的漢墓,詳細的地方我不再多講,希望大家都能到現場自己體驗,保有神秘感。聽講解整個參觀時間大概是有1至2個鐘頭。
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應從當地的歷史開始,去一趟博物館比去網紅店排隊更值。
出館的時候是中午了,我們打車去了坡子街的肆姐粉店,就在坡子街的入口,叫了個「張藝興套餐」牛肉粉+肉末蒸蛋。由於本人家鄉的粉也是挺出名的,嘴也挑,所以吃湖南的粉我有點期待,又有點怕失望。
可是,擔心是多餘的,這個粉值得一嗦,是我的菜!捧著大碗喝湯也太舒服了吧。(至今念念不忘)仍有一點不明白的就是,湖南吃粉的時候都是不給湯勺的嗎?
下午的行程我們打車去了謝子龍藝術館,非常ins風的外表,很多人前來拍照。館內分了好幾個展區,要分別付費或者團票進入。估計是每段時間展覽內容有所不同,我們對去時的展覽並不太感興趣,就轉身去了隔壁的李自健美術館。兩個館離得很近,步行可到達。美術館免費參觀,大多是油畫。看完作品再看作者的人生歷程,果然經受過磨難創作出來的作品是震撼的,我等凡人只能瞻仰瞻仰了。
我們看到美術館閉館,約為下午5點或是5點半,工作人員下班的時間真是太準時了,不一會嗖嗖地都關完了。
然後難受的來了,這地方算郊區吧,加上周末傍晚,很難打車,叫了很多輛網約車都被取消了,我們在寒風中等了一個鍾。想去美術館的建議早去早回。
第二天晚上本打算吃「伍厚德堂」或者「壹盞燈」,定位錯地點,陰差陽錯看到了「炊煙時代」,就想著試他們家「走進聯合國」的小炒黃牛肉。這家等位就挺久的了,想要去的小夥伴要提前拿號啊。這個也好吃!
第三天行程:夏記粉店——太平老街
第三天剩餘的時間就直接在住宿附近逛逛吃吃,中午又想吃粉,去了夏記粉店,店裡主打「蓋碼」(我的理解就是類似蓋澆飯,碼子就是在粉上面淋的配料)。
我當時選的是辣椒炒肉粉,哈哈哈名字聽起來很奇怪,不過也很好吃。小小的一個店面、乾淨整潔,下單後自己去窗口領。人有點多,我們去的時候看不到有位置,一轉頭,一對小情侶剛好要走,女生留意到我們了。後面一個叔叔問他們這位有人坐嗎?女生說了句要給我們倆留著的。好暖啊,真可愛。
坐我們對面的叔叔吃的面看起來也很好吃的亞子。
可能我倆走得很隨心所欲,有一些菜單上想吃的東西也還沒來得及吃上,比如盟重燒烤、丹丹熱滷(紫蘇桃花姜)、冬瓜山肉腸、老梅園……
下次還能繼續吃吃吃,還要在秋天去一趟嶽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