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沙彌
《閃光少女》這部劇中,最精彩的莫過於中西鬥琴的那一個片段,由古箏起手的《廣陵散》VS 豎琴接招的《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展開序幕,之後揚琴對鋼琴,二胡對提琴,長笛對竹笛陸續展開,兩邊樂器都是呼應的,一人一句,音色相仿,樂句接近,所以算是見招拆招,不相上下,大戰十幾回合,唯一可惜的是古琴,作為華夏歷史上具有深厚底蘊的樂器竟然沒有上場,表示眼淚譁譁的就流下來了。
咱們首先來看:豎琴VS古箏
古箏演奏的曲目名叫《廣陵散》,《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古琴:我的曲子不讓我來彈,我腦殼疼),民樂表示,今天就得滅了你們。
豎琴演奏的曲目名叫《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德彪西的曲子以舒緩、優美的旋律、治癒的譜曲而聞名於世 ,用德彪西的曲子來應對,西洋樂大有以柔克剛的意思啊。
之後《野蜂飛舞》這首曲子的入場,正式開啟了鬥琴的高潮,用西方的曲子來作為鬥琴曲,這對民樂來說有不小的壓力,因為眾所周知《野蜂飛舞》是西方樂曲,那麼弦位,指法,速度等等可能都不太適合民樂,而且要抗衡本就適配的西洋樂,無論對民樂樂器來說,還是對演奏的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也是一個證明自己,證明民樂的一個好機會。
之後來看:小提琴VS二胡
二胡是沒有和弦的,但是它有把位,這也是一場把位與和弦之間的鬥爭。從音色上來說,小提琴是金屬和木頭摩擦,二胡是金屬和動物皮空氣摩擦。所以導致小提琴的音色比較清亮,而二胡的音色有一種悶悶的感覺,而這兩種音色的區別對於演奏《野蜂飛舞》這首曲子,二胡無疑是吃虧的,但沒想到頂住壓力了,小編不得不給演奏者點個讚啊。
再來看:單簧管VS洞簫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吹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
而洞簫則只有一根竹,吹奏者用口風,氣息來控制音色,緩吹,超吹,急吹,各種調式轉換等等都是通過嘴唇和洞簫吹口的形狀,再配合氣息的緩急來控制,所以速率越快的曲子,對洞簫的演奏者的要求更高,小編嘗試過用洞簫吹野蜂飛舞,結果面部肌肉抽筋了。
最後來看:揚琴VS鋼琴
鋼琴相比不用我介紹了把,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國外,幾乎橫跨了所有音域的鋼琴已經越來越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但是大家沒想到揚琴能和鋼琴鬥上一鬥把,而揚琴能和鋼琴鬥的本錢就在於揚琴的音色,揚琴的音色豐富多彩,低音區發音朦朧、雄厚而深沉;中音區柔和、純淨而透明;高音區清脆、明亮;最高音區則較緊張。演奏旋律時主要用中音和高音區,有時也接觸到最高音區,但很少使用。揚琴適於演奏快速的樂曲,最適合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和歡快、喜悅的感情。
一錘定音:嗩吶
《百鳥朝鳳》大家有聽說過嗎?是不是很應景?那一種種聲音的交織,就像一隻只鳥,當嗩吶聲音出來的那一刻,別的聲音戛然而止,大有朝鳳的意思吧。畢竟這是一件伴隨著人們從出生到死亡的樂器呀,在這裡,我覺得吹一波嗩吶很有必要。
看了上面這麼精彩的對決,咱們回過頭來,描繪一下古琴的內心世界:」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用」我「來譜寫的譜子有專門的譜子,怎麼,」我「上不了臺面嗎?怎麼,因為我的音色,我就上不了場了嗎?好氣啊,為什麼不帶上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