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對華為出手,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華為的回應令各國擔憂

2020-12-13 艦載武器雜誌

環球網報導,美國再次對華為出手,引發了國內的廣泛關注,而針對美國,華為的相關回應也是讓人不得不為之擔憂。眾所周知,在針對華為的問題上,美國向來都是毫不含糊的,甚至於不惜對外表示,華為的很多技術都涉及到了美國的機密。事實上,也不僅僅只是針對華為,美國原本對中國的態度,就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和諧。通過這一次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就能夠看出來,對於中國,美國明裡暗裡的針對就沒有打算停止過!

根據相關媒體綜合報導顯示,近日,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做出了非常嚴格的禁止措施。針對華為一直在美國購買的軟體以及支持技術生產的半導體,美國決定,將不再允許華為引進。而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當中,華為企業要想生產代工,則必須要經過美國政府的同意才可以。不得不說,美國這擅自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行為,屬實讓國內表示十分的不能理解。畢竟,不管怎麼說,華為技術向來都是實現向全球推進的,美國若只是站在單方面利益的角度上,就對華為實施這樣的政策,未免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對此,華為做出了特別回應。華為表示,美國突然做出的這番舉動,或將會給華為帶來嚴重的影響。而某種程度上來講,華為位於全球的客戶以及消費者,也同樣或將受到多多少少的牽連。目前,華為正在針對此次事件進行全面的評估,以確定業務影響究竟保持在什麼樣的範圍之內。一旦確定哪些方面受到影響,甚至受到多少影響,華為都會立即對症下藥,採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來對其進行解決。當然,美國應該對自身的這種歧視性規則做出適當的調整。否則的話,美國必將承擔十分嚴重的後果!

華為原本就跟國際上諸多行業以及企業之間存在往來,美國若只是為了遏制華為的發展而做出這些事情,顯然是極為不明智的。不管怎麼樣來說,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問題都影響甚廣,一度使得國際上上百個國家的網絡或將出現運行等各種問題。美國針對中國華為,這原本一直都是雙方心知肚明的事情。可這一次,美國明顯已經威脅到了華為的全球客戶以及消費者權益,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另外,華為還特別更新了社交動態,以表明當下對於美國的直接態度,國人關注的同時也對華為表示絕對的支持。

在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道路當中,中國始終都在不斷地進步,並不是為了讓自己對更多的國家形成震懾,只是希望在被他國針對時,能夠有絕對的底氣去反駁。疫情期間,美國處處對中國進行施壓,不是抹黑就是污衊,簡直叫人忍無可忍。華為正面對美國商務部隨意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行為進行譴責,可見在某種程度上,美國已經對華為構成了一定的傷害,既然如此,華為此番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舉動了。

美國已網絡安全為由,對華為進行強制性的打擊,這讓華為屬實難以接受。因此,華為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國所謂的網絡安全問題,不過就是「莫須有」的罪名,只不過是華為為了威脅華為以及中國的科技地位而已。原本問題最開始就出在美國身上,可是事情發生之後,華為卻要在第一時間對全球客戶以及消費者進行解釋以及溝通,華為面臨著無比巨大的壓力,所以希望各位能夠繼續對華為保持信心。不過好在,華為反應及時,迅速做出應對,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問題盡數解決。華為負責人還表示,華為是絕對不可能因為美國而走向倒閉的!

相關焦點

  • 華為我們支持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能因為華為領先就出手限制
    報導稱,美國商務部近日把華為等關聯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從美國企業購買技術或配件,谷歌公司因此做出決定。對此,安卓方面回應:在遵守美國政府全部要求的前提下向用戶保證,現有華為設備上,如Google Play商店、通過Google Play Protect提供的網絡安全等服務將繼續運營。注意,這一回應中強調的是「現有設備」二字。
  • 美國對華為部分僱員實施籤證限制,華為回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華為回應美國對僱員實施籤證限制:這是不公正和武斷的行動。根據美國《移民和國籍法》第212(a)(3)(C)款規定:如果美國國務卿有理由相信某些外國人的入境「會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產生潛在的嚴重不利影響」,那麼美國就不允許某些外國人入境。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這些中國科技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為侵犯人權的政權提供物質支持」,並點名華為,稱其是中國政府監視的「分支機構」。
  • 美國啟動撤銷中國電信在美運營授權程序,並再次對華為出手
    美國啟動撤銷中國電信在美運營授權程序,並再次對華為出手 12月11日消息,據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10日表示,已啟動程序撤銷中國電信在美國提供電信服務的授權
  • 布魯金斯:超越華為和抖音——解開美國擔憂中國科技企業和數字安全...
    美國政策制定者的安全評估標準是什麼等問題不禁讓人思索。近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表了《超越華為和抖音:解開美國擔憂中國科技企業和數字安全之謎》(Beyond Huawei and TikTok: Untangling U.S.
  • 美國再給華為90天時間,華為霸氣回應:沒改變現實,影響有限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商務部19日決定將一項「臨時通用許可」延長90天(即截止日期為11月19日),再次推遲針對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現有在美產品和服務所實施的交易禁令,以避免禁令對美國消費者造成不利影響。我們希望美方能夠說到做到,停止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和制裁,以公平、公正、非歧視方式對待中國企業,多做有利於促進中美經貿合作健康穩定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華為回應:沒有改變華為被不公正對待的事實針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19日深夜,華為發布關於美國商務部延期「臨時通用許可證」的最新聲明。
  • 美國再次大肆污衊華為,王毅發出警告:造謠詆毀
    據環球時報2月15日報導,日前美國政府再次對中國華為公司下重手。美國司法部於當地時間13日公布了一份聯邦起訴書,指控華為「敲詐勒索與合謀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和尖端科技」,並起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觸犯美國的「非正當經營及腐敗組織法」等。
  • 美商務部將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制定5G標準!孟晚舟案再次...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加拿大法院披露的有關文件再次表明孟晚舟事件是起徹頭徹尾的嚴重政治事件,充分暴露了美蓄意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和華為公司的政治圖謀,加拿大扮演了美方「幫兇」的角色。趙立堅強調,中國政府維護本國公民和企業正當合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 美國打壓華為史
    華為立即作出回應:「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其實,華為在今年3月7日,就宣布起訴美國政府,控告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違憲。島叔知道,華為也是被逼的。
  • 華為高管回應撥款替換華為設備事件:美國不能失去華為
    華為高管回應撥款替換華為設備事件:美國不能失去華為 集微網消息(文/葉子),近日,對於「美國參議院一致投票通過了一項法案,專門撥款10億美元給美國小型電信運營商用以替換來自華為等的設備」一事,華為美國公司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Joy Tan在CNN發表的文章中表示,美國承受不起失去華為的負擔,美國對華為的持續打擊行動將會損害美國推出5G 行動網路的努力。
  • 美國封禁華為180天!解謎至暗時刻,華為如何極限生存?
    」外媒對華為五名現任員工的單獨採訪描述了該公司與任正非如何團結一致,反對美國削弱其全球業務的行動。根據描述,華為最初的戰略是更加關注媒體關係,包括保持一致的信息:華為絕對不會做間諜,也不會與任何組織分享用戶數據。
  • 華為贏了,美國承認5G毫米波技術不如5G釐米波
    5G毫米波技術和5G釐米波技術曾引發爭論,不過全球除美國之外基本都採用5G釐米波技術,這主要是因為5G釐米波技術的覆蓋範圍更大,網絡建設成本更低。其次是全球前四大通信設備商分別是中國的華為和中興,歐洲的諾基亞和愛立信,它們均是研發5G釐米波技術,美國企業希望獲得更大的專利權因此另闢蹊徑發展5G毫米波技術,試圖藉此獲得5G技術的更多話語權。
  • 全球5G競爭顯露新動向 美國出手對華為層層設卡
    英國媒體報導,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舉行的2019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的一角,一排華為Mate 20智慧型手機整齊擺放在一起,閃閃發亮。儘管美中貿易關係微妙,但華為仍然決定在CES上用一些方法推廣自己的產品。  智慧型手機只是開始  據BBC中文網15日報導,過去10年間,中國科技產業突飛猛進。
  • 美國「實體清單」再添11家,有供應華為被列入,中國該出手反制了
    其中,歐菲光、華大基因的制裁受到了極大關注,因為這兩家都是在各自領域中的頭部公司,而且歐菲光被列入實體名單或與華為有關。相對應,歐菲光、華大基因今日開盤大跌,截至收盤,歐菲光下跌3.7%,華大基因下跌1.7%。所謂「實體清單」,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
  • 美官員:華為目前只能購買不影響國家安全的美國產品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在G20大阪峰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表示華為現在可以再次從該國的供應商處購買產品。但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裡·庫德洛澄清說,禁令解除只適用於能夠在世界各地買到的美國產品。
  • 美國修改華為禁令 允許美企與華為聯手參與5G標準制定
    美國修改華為禁令。美國當地時間周一(15日)證實了路透社的一篇報導,即美國將修改對與中國華為公司做生意的美國公司的禁令,允許它們與華為聯手為5G網絡制定標準。  傳奇來了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美國商務部和其他部門已經同意修改規定,目前正等著在《聯邦政府紀事》上公布。
  • 美國制裁華為大事記
    華為公司作出回應,表示「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華為在美國提起訴訟2019年5月21日,華為在美國提起訴訟,要求駁回美國政府對華為下達的實體名單禁令。同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將對華為的實體名單禁令延遲90天,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以便華為及其商業夥伴需要時間升級軟體以及處理一些合同義務的問題。8月19日,美國再次決定將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許可延長90天,截止日期約為是11月19日。
  • 46家華為關聯公司也被列入實體清單?華為回應
    自今年5月份,美國將華為及68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後,今天美國又將46家華為關聯公司列入名單。儘管美國已經將華為的臨時許可期限進行了兩次提高,但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美國絕對不會對華為心慈手軟,美國將繼續將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40餘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對此華為發出官方聲明,稱美國此舉是政治驅使已經石錘了,與危害國家安全毫無關係。
  • 英方禁止華為的原因是美國5月對華為的制裁?外交部回應
    如果要談,我覺得他最好先去問問弗洛伊德和美少數族裔怎麼看美國內的人權狀況,最好先去問問伊拉克、利比亞等國那些慘死的無辜生命怎麼看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表現!法新社記者:最近中美雙方在涉港、華為、涉疆等問題上進行了一系列制裁和反制。很多人對中美1月籤署的經貿協議表示擔憂。請問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是否仍有效?中方是否仍致力於執行該協議?
  • 繼華為、電信後,美國又突然對國內多家電商巨頭出手
    進入2020年,美國對中國企業無端打壓的行為不斷增加,甚至可以說死有增無減。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有意擴大對華為的禁令,目的就是想限制華為高端處理器的生產,以阻止華為在高端市場的發展。更讓意外的是,美國《國會山報》報導,將禁止政府僱員使用華為、中興和騰訊產品,據了解,禁止美國官員使用被其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公司產品」。可見,美國不斷擴大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和限制,從硬體企業到軟體企業。
  • 社交軟體拿華為說事拒為美國政府開「後門」,但反道出尷尬的真相
    《華爾街日報》在上周早些時候報導說,美國官員指責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通過內置在電信設備中的後門進行間諜活動,供執法部門使用。儘管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指責華為為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但這是它首次詳細說明了美國政府認為華為是如何做的,稱華為已經製造出能夠利用「合法攔截接口」的設備,這是有目的的留在電信設備中的後門程序,以便可以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