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住房遇到外部雨水滲入、或是雨季比較潮溼的時候,牆體就會出現難看的黑斑。這是因為牆體受潮而引起了牆體發黴。要避免這種不衛生、不美觀的情況,最好是在裝修的時候就做好牆面防潮處理。
牆體受潮的三種原因
1.室內外溫差大。第一種情況可能是牆體保溫沒做好,導致室內外的溫差較大,室內空氣中的水氣預冷凝結到牆面,時間以上就會導致牆體潮溼。
不確定是否是牆體保溫質量造成的,有一個很簡單的檢查方法,大家可以在家試一試:用檢查錘敲擊牆面、聽聲音,如果聲音比較沉悶,則說明牆體沒有做好保溫層;相反,如果聲音空洞,則說明牆做了保溫層。
當然,保溫材料選得不好也會造成牆體受潮,這時就看牆體是否存在裂縫,如果有裂縫,則可以考慮更換保溫材料了。
2.給水管、排水管道發生滲漏,北方地區的業主還要注意檢查自己家的暖氣管道。管道發生滲漏,時間一長也會導致牆體受潮、發黴。
可以請專業人員做一個打壓試驗來檢測。水管打壓試驗是判斷水管管路連接是否可靠的常用方法之一,如果打壓試驗失敗,則可以說明打壓的管道某個點存在滲漏。
3.還有就是雨水滲入室內導致。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陽臺窗戶下的擋板與牆體的交接處沒有處理好、出現了裂縫,或是窗戶的密封性不嚴,也會導致雨水滲入室內。
要去除黴斑並不難,但需將發黴牆面的原有膩子全部剷除,再按照正常的牆面施工程序重新處理即可。但房屋出現黴斑、尤其是新房子沒住多久就出現這種情況,是很糟心的事!所以最好提前預防,在一開始就做好牆面防潮處理:
做好牆面防水
1.牆面的防水處理,要在牆面表面是光滑、平整、無粉塵的條件下進行。同樣的,在牆面與地面的交界處抹小原角或坡角,要貼1-2層的玻璃絲布做加強保護,再塗刷防水塗料。
2.一般做防水工程,用得最多的就是聚氨酯防水塗膜。尤其是衛生間做防水工程用的聚氨酯防水塗膜總厚度要在1.5mm以上。先從管根和牆角加強層處刷起,粗略的刷完一遍後,在常溫下陰乾4小時,再刷第二遍,第二遍要大面積塗刷、塗刮,不得有漏刮,鼓泡現象,大面積塗刷24小時固化後再塗刷下一層。
塗刷防水塗料時,遵循「先立面,後平面」的原則,即先刷牆面,後刷地面。因為如果先刷地面再刷牆面的話,刷牆面時會有塗料往下掉,就可能弄壞已做好的地面防水工程。
選好牆面裝飾材料
1.牆面裝飾材料儘量選擇透氣性比較好的。目前市場上牆紙的種類有純紙、無紡布、木纖維、PVC等,相對而言,PVC材質的透氣性最差。如果住宅所在地區本來就比較潮溼,建議不要選擇PVC材質的牆紙。
2.防水卷材用於牆體、公路、屋面等處,是一種能防雨、防水滲透的柔性建材。由於材料不同,因此主要由瀝青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構成。具有耐水性和抗斷裂等特性。但卷材會截斷砌體,所以不適合用於水平防潮。
牆面防潮處理好不好,直接影響居住環境的美觀和衛生情況,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生活經驗:除了潮溼的雨季,儘量開窗保持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