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育兒路上也出現了一些難題,寶寶會表現很煩躁,經常哭鬧,而且還流很多口水,但是這個時候寶寶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爸媽就不明白是什麼情況,尤其是新手爸媽,面對寶寶的這些症狀,更是不知道如何應對。其實,家裡的老人會有些經驗,他們會說這是寶寶長牙期。那麼,寶寶長牙都有些什麼症狀,爸媽又如何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幫助寶寶輕鬆度過長牙期呢?一起來了解吧。
抱遲了就會大聲尖叫著哭,特別傷心,一抱起來又對你笑。比平時著急了許多。如果你家的乖寶寶突然性情大變,可以檢查看看他的小牙齒是不是露出尖尖角了。
一、因為牙齦腫痛,可給寶寶一些涼爽的食物。吃奶瓶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易容易喝到又不嗆奶為適宜,實在不願意吮吸,可以改為用杯子或勺子喝。如果寶寶拒絕進食的情況嚴重,就要帶去看醫生了。
二、出牙後就要開始防止蛀牙,最要緊的就是做清潔。越是出牙早的寶寶越容易生蛀牙。因為他們的飲食以奶為主,很多寶寶還習慣含著奶瓶睡覺。牙齒長久泡在奶液裡,非常容易被腐蝕。所以一旦有牙了,家長就要開始用紗布揪住牙面做清潔。注意只需清潔牙齒,儘量別去觸碰寶寶嬌柔的口腔黏膜。2歲之內可以用指套式矽膠牙刷蘸溫開水給寶寶做清潔。2歲以上,或出牙已經16顆後,需換摩擦力更強的尼龍絲兒童牙刷。
三、多曬太陽,冬季出生的寶寶,2個月即可抱出戶外活動,曬太陽的時間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後。應儘量暴露皮膚讓陽光直曬,寒冷季節可只露出面部和雙手。曬太陽時要注意保護眼睛,可用紗巾或帽子等物遮擋一下。夏季曬太陽應注意防止皮膚灼傷,可以在陽臺或樹蔭下活動;冬季要避免著涼而感冒;屋內曬太陽應打開窗戶,因為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
遺傳因素:
寶寶出牙的時間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家長小時候出牙晚,是會影響到寶寶出牙的。
生產因素:
如果寶媽在孕期營養攝入不足,也會影響肚子裡寶寶的牙齒發育。
如果寶寶是早產兒,身體發育情況落後於足月寶寶,乳牙萌出的時間也會稍晚一些。
輔食因素:
如果家長一直讓寶寶吃流質食物,不僅營養跟不上,還會讓寶寶的牙齒得不到應有的「刺激」從而影響寶寶出牙。
疾病因素:
如果寶寶患有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疾病,也可能會影響乳牙的萌出。
如果排除了以上幾種原因,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排除一下其他影響出牙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