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到了,又是「滿意測評」的時候,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都會開展這樣的活動,對機關單位,窗口單位的群眾滿意度進行測評,通過測評數據評選出「滿意單位」和「不滿意單位」,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該獎勵的獎勵該處罰的處罰。按說,「滿意度測評」是一種不錯的檢閱基層單位工作成績,為民情懷的方式。但是,如果檢測結果是「群眾不滿意的單位」成了「群眾最滿意的單位」則會讓「滿意度測評」成了「群眾不滿意的測評」。<br/><br/> 在媒體上看到某地發布的「滿意測評結果」。這個「滿意測評結果」一經發布就在當地引發了廣泛質疑,群眾對上榜的「滿意單位」十分不滿意。有市民質疑:為啥上榜的一些單位是平時「最討厭的單位」!出現了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可笑的。但是,組織評選的部門也出面進行了回應:數據是真實的,都是網絡統計的市民投票,投票沒有造假。<br/><br/> 為何「投票是真實的」而「結果是不滿意的」!其實,問題出在了「胡亂拉票」上,工作幹得不好的單位「會拉票」,工作幹得好的單位卻「不會拉票」,就是在拉票上出了問題,才有了「群眾不滿意的單位」成了「群眾滿意的單位」的尷尬。年底「滿意測評」開始火爆起來,「胡亂拉票」現象值得關注,不能讓「胡亂拉票」導致出現「滿意測評的群眾不滿意」。<br/><br/> 前幾天,筆者接到了不少「情感拉票」要求,幾個在其他單位工作的朋友,都給我發來了「滿意測評連結」,要求我給他們單位投上一票。雖然這些單位都是我所知道的,但生活中確實和這些單位沒有打過什麼交道,既沒有去這些單位辦理過事情,也沒有關心過這些單位的情況,可以說「十分不熟悉」。作為我該如何給他們投票!如果投了「很滿意」這就是違心,因為這些單位「是好」「是孬」我並不知道。<br/><br/> 一到測評工作開始,「情感拉票」就多了起來。有的單位要求職工發動親戚朋友「投上一票」,有的朋友則找朋友的朋友「投上一票」。甚至是有的人的朋友圈比較大,還發布在自己的朋友圈,要求「路過的朋友」給投票,發動「外地的朋友」「外地的親戚」投票。而有些市民又礙於情面不好意思不「投上一票」。如此投票結果也就有了水分,有了不公。<br/><br/> 面對「情感拉票」,作為市民要有說不的勇氣,你既然不了解這家單位那就不應該表態。而作為管理部門也應該積極制止這種拉票行為,讓市民真正選出心中的滿意單位。莫讓「人情拉票」損害了「滿意測評」的公平。(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