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大學實力的指標有很多,但大家都能看得懂的就是排名。
目前全球最權威的排名是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而在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我國高校最亮眼的當屬深圳大學,作為一所非985、211,非雙一流建設高校,能夠躋身世界300強,說明其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不僅如此,在其他三個排名中,深圳大學也是榜上有名,創造了地方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深圳速度」,成為國內地方高水平大學的標杆。
但遺憾的是,世界排名超過同濟大學、廈門大學等老牌高校的深圳大學,卻沒有評選上「雙一流」建設高校。
「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柱。
「雙一流」建設吹響了中國高校衝刺國際前列、打造世界頂尖學府和頂尖學科的「衝鋒號」。
目前,我國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但這裡面沒有世界300強的深圳大學。
為何深圳大學落選「雙一流」,原因是多方面的。
建校時間短,學術、科研底蘊不足。
深圳大學依靠我國經濟奇蹟深圳市,有充足的教育資金,雖然能夠利用高薪吸引來頂級科研人才,但與傳統名校相比,其科學術、科研底蘊卻嚴重缺失。
科研能力不是用錢就可以挖來的,需要時間慢慢來做的,慢慢公關;大學底蘊更是需要歷史的沉澱。試看一下,入選雙一流的高校,大都是百年名校,如世界排名不如深圳大學的廈門大學、同濟大學。
第四輪學術評估,深圳大學表現不好
深圳大學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發展太快,步子太大,沒有能夠在全國範圍首屈一指的專業。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術評估,深圳大學沒有一個一級重點學科,僅有一個B+學科,大多數都是B級學科。由於沒有重量級學科,所以無法評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很多大學的綜合實力不如深圳大學,但它們有在全國首屈一指的優勢專業,所以可以入選「雙一流」,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學,延邊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
依靠深圳,深圳大學對國家資金依賴小
無論是985、211工程,還是「雙一流」建設,說白了就是國家教育資源對這些高校進行傾斜,尤其是在資金投入上。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實力強勁的清華復旦能夠入選「雙一流」,偏遠的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也能夠入選「雙一流」。
所以,「雙一流」不僅體現了大學的實力,還體現了國家維持高等教育地區平衡的理念。
坐落在世界經濟奇蹟之城的深圳大學,並不需要國家特別的資金政策支持,僅靠深圳市的支持,依然能夠把學校辦的非常好。
和深圳大學一樣的,還有同樣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在世界排名和深圳大學不分上下,也得益於深圳高速發展的經濟。
深圳有底氣在不需要中央的資金支持下把高校建好,中央也相信深圳地方有實力為國省錢為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