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風
2018年,《冰汽時代》發售,在冰天雪地之中與自然抗爭的吸引了不少玩家的目光,而在建設中出現的中西文化碰撞也一時成為熱談,最後一句這一切值得嗎同樣引發了不少爭議。
兩年後,《冰汽時代》DLC最終章"帝國的邊界"終於面世,給這一場末世下的掙扎畫上了句號。在過去的時間裡,玩家隨著設定的變化,親歷了這個寒霜末世的多個故事。建立起新倫敦、在大撤離中拯救生命、在113號工地上為了未來一戰……
隨著度過零下150度的終極暴風雪,人類離復興似乎又近了一步,然而危機卻從來沒有離開過一步,這一次的災難,並非來自自然,而是來自人類。
壓迫與反抗
在DLC"最後的秋天"中,玩家回到了暴風雪來臨的前夕,為應對災難做準備。而本次"帝國的邊界"則是將目光集中在災難之後,霜凍之地冰雪消融,一座裝滿鋼鐵和蒸汽核心的倉庫顯露出來,挺過災難的新倫敦為此派出玩家指揮的殖民隊前往建立據點,
得益於冰雪已經消融,因此寒冷已經不是最大的威脅,據點裡沒有熟悉的大火爐。食物可以通過主城新倫敦獲得,再加上據點裡裡豐富的金屬和蒸汽核心,似乎要建設這樣一個據點並不算太難。
然而計劃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事實證明宗主國新倫敦並不是一個可靠的後盾,殖民地的食物完全依賴補給,然而逐漸減量的食物使得生活捉襟見肘,而當殖民地人民自發探索新的食物來源剛剛取得成果時,卻又遭到了新倫敦的勒令禁止。
紛爭,猜忌,衝突。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永遠不會吸取教訓。因此與宗主國的決裂也就在所難免,然而玩家也必須要為此承擔必然的後果,失去了新倫敦的食物補給,畸形的生產結構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甚至生存都成了問題,此時尋找新的食物來源就成了重中之重,必須有人站出來探索這片霜凍之地。
當然,決裂也並非沒有好處,在之前的時間裡,由於玩家由新倫敦領導,因此早期只能繼承新倫敦的法令,而當出現額外的需求時,也需要知會宗主國籤署新的條令才能行事。但在決裂後,玩家可以自主制定法律,也是為之後階段多了一份選擇。
新體系的建立
探索的旅程是艱辛的,但其所帶來的的回報也是明顯的,隨著更大的地圖一一展開,玩家將結識新的倖存者並與之建立聯繫,遊戲中有三個人類聚居點,玩家需要與其建立良好的外交以及貿易關係來維持據點的生存與發展。
除了單純的資源交易以外,玩家也可以派出建築隊,使用科技幫助其他聚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以幫助來加深合作關係,形成對抗新倫敦的統一戰線。
與其他據點建立合作是"帝國的邊界"的重要內容,然而實際體驗下來卻感覺不盡人意,由於殖民地本身食物的短缺,優先與盛產食物的溫泉鄉建交幾乎是所有玩家的優先選擇,而煤炭貿易點卻又是最雞肋的一個。三個貿易點明顯存在最優路線,因此給予玩家自由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
當和聚落的合作關係達到一定程度後,修建據點之間的道路就顯得很有必要。一旦完成這項工程,"帝國的邊界"資料片中最爽的階段也就隨之到來,不論是調度人力還是開展貿易都變得更加得心應手。攀升科技,大興土木。據點將會以更加高效的方式進行擴張與建設,當初被當作工具的殖民地,變得頗有種貿易中心的味道。
但顯然,新倫敦面對背叛絕不會無動於衷,此時偵查員回報,一支隊伍已經從新倫敦出發,正在向著據點前進。
再一次面臨選擇
11bit工作室一直以沉重而富有思考性的遊戲作品而聞名。而在最新的DLC"帝國的邊界"這種探討依舊存在。
從新倫敦方向來的不是討伐的軍隊,而是帶來噩耗的難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新倫敦的狀態急速惡化,如今苟延殘喘不得不請求殖民地的幫助。是看在人命既往不咎,還是袖手旁觀?
雖然玩家依舊需要作出選擇,然而這次"帝國的邊界"變得圓滑了許多,玩家不會因為某些選擇而受到道德拷問,不論走向哪種結局,遊戲都會在最終的評語中給予肯定。這一方面是由於法令系統的設定,玩家無法制定獨裁集權的法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次的主題並沒有過大的爭議,"壓迫與反抗",該如何選擇,歷史已經無數次地做出了證明。
結語
如果說帝國的邊界中哪點令人不滿意的話,新倫敦的領導層是最該拉出來鞭屍的的。看著自己一手建立的偉大城市,暴風雪都沒能摧毀的堅固防線,卻在一群石樂志的領導人手中走向衰敗,只能無奈感嘆一句,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作為遊戲的最終章,"帝國的邊界"達到及格線是沒有問題的。DLC著重刻畫貿易的機制、以及剝削與反剝削的全新主題,令其與其他章節有了明顯的差異,雖總體玩法並無太大改變,但也足見製作組的誠意。但同時不可忽略的是,與"最後的秋天"相比,"帝國的邊界"內容稍顯單薄,而在劇情上對於早期內容留下的懸念也並不完善。
總體體驗下來,帝國的邊界頗有些令人意猶未盡,或許它本可以做得更好。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分享好遊戲,從此告別遊戲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