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應承認土耳其的進步

2020-12-14 光明時評


作者:哈肯-奧迪內(Hakan Altinay)、阿萊-奈爾(Aryeh Neier)

首發於光明觀察,轉載請註明譯者及出處;本譯文僅供參考,引用請查對原文。

向歐盟成員國邁進

(伊斯坦堡)土耳其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劇變--歐盟的軟權力促成的劇變。然而歐盟剛剛歡迎10個新成員入盟,這種劇變幾乎未曾受到它的關注。

土耳其近期的進步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死刑被廢除,儘管這意味著該國最受咒罵之人--主張走暴力革命道路的庫德工人黨(Kurdistan Workers Party)領導人阿卜杜拉-奧賈蘭(Abdullah Ocalan)--獲得了死刑緩期執行。幾十年來限制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嚴刑峻法得以廢止,進入了一個自由發表意見的新時代。

禁止與外界接觸的審前羈押--這種習慣做法助長了濫施酷刑--已被廢棄。結束濫施酷刑的另一個重要步驟是廢除了需要上級批准才能就此展開調查的法律。這條法律實際上庇護了濫施酷刑者免受可能的懲處。

剝奪土耳其東南部(大多數庫德人居住在此)的基本自由的緊急狀態,在實行了長達25年之久後被解除。用庫德語進行廣播和教學取得了合法地位。土耳其同意其法庭必須將歐洲人權法庭(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的法律體系引入國內審判實踐中。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其秘書長的非常權力使文人執政服從於軍事當局,這種權力也被取消了。

在近年的歷史上,土耳其的教育開支將在2004年破天荒地第一次超過防務開支。

土耳其在賽普勒斯問題上的政策已經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4月24日全民公投的結果表明賽普勒斯北部明確支持國家的重新統一,土耳其外交所扮演的積極角色顯而易見。

這是一個顯著的轉變。而且,伊拉克戰爭爆發之際,土耳其並沒有利用這一機會在與伊拉克接壤的東南部地區恢復緊急狀態。11月伊斯坦堡又發生了四枚炸彈爆炸事件,61人喪命、數百人受傷,但這時當局沒有採取恢復禁止與外界接觸的羈押做法。

土耳其甚至還正式通過了新聞自由法,儘管這並非是哥本哈根會議制定的加入歐盟標準的特定要求。在這方面,土耳其走到了英德這樣的歐盟成員國前頭,後者尚沒有制定這些法律。土耳其的改革現在有了自身運作帶來的動力。

這並不是說土耳其的轉型已經完成。遠遠沒有。然而,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變革意義重大。歐盟同意在12月份開會決定土耳其能否在開始正式的入盟談判時提出給予成員國資格的前景,應該對因此取得的成就引以為豪。如果這一進程繼續下去,歐洲必須承認土耳其的進步。

不做出這樣的姿態,土耳其改革的動力就會磕磕絆絆。歐洲領導人負面的評論反響強烈。例如,有幾位資深的歐洲公眾人士,包括法國總統多數派聯盟(France's Union for a Popular Majority,即人民運動聯盟,UMP)主席阿蘭-朱佩(Alain Juppé)、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Germany's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主席安格拉-默爾克(Angela Merkel),提議取消使土耳其擁有歐盟完全成員資格的決定。他們的提議很少遇到其他歐洲領導人的非難。這損害了歐盟的信譽(它曾在1963年、1989年和1999年三次認可土耳其的資格)。重要的是,切勿忘記歐盟把土耳其作為候選者對待的方式正被世人仔仔細細盯在眼裡,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歐盟成員資格的前景推動了土耳其向前邁進,給國內改革帶來了巨大的驅動力。賦予土耳其歐盟成員資格,對於歐盟實質性地擴大其地理和人口意義上的和平、繁榮與自由地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也有助於遏制那些希望使文明衝突的預言轉變為惡性現實的人的努力。

土耳其在當前遵循的道路上已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一個接納了土耳其的歐盟將更有經濟活力、更加五湖四海而無狹隘偏見、對開放社會的價值理念負起更多的責任。在歐盟所代表的價值理念面對世界各地的偏狹勢力的巨大挑戰的年代,這將提高歐盟道義上的權威。

半個世紀前,讓-莫奈(Jean Monnet)及其同時代人啟動了大膽的計劃。上周末歐盟的擴大證明了他們的遠見卓識。歐洲人現在應該有勇氣將土耳其納入到這項宏大的計劃中來。


哈肯-奧迪內,開放社會研究所援助基金(土耳其)(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 Assistance Foundation in Turkey)主管;阿萊-奈爾,開放社會研究所(紐約)(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 in New York)所長。


附:原文網址及內容

http://www.iht.com/articles/518599.htm

Europe should recognize Turkey's progress  

Hakan Altinay and Aryeh Neier IHT

Thursday, May 6, 2004  

Toward EU membership

ISTANBUL In Turkey a sea change is under way - a transformation wrought by the soft pow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Yet it has gone almost unnoticed by Europe, which just welcomed 10 new members into its ranks.

The list of Turkey's recent accomplishments is long. The death penalty was repealed even though that meant that the most reviled man in the country - Abdullah Ocalan, leader of the violent revolutionary Kurdistan Workers Party - won reprieve. Draconian laws that restricted speech and the press for decades were abolished,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free expression.

Incommunicado pretrial detention - a practice that facilitated torture - has been abandoned. Another important step to end torture was taken when the law that required superiors to approve investigations was voided. This law had effectively protected torturers against possible punishment.

A state of emergency that curtailed basic liberties in southeast Turkey, where a majority of the Kurds live, was lifted after 25 years. Broadcasting and instruction in the Kurdish language was legalized. Turkey agreed that its courts must incorporate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in the conduct of domestic trials. The extraordinary power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and its secretary general, which subordinated civilian rule to military authority, were elimin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its recent history, Turkey will spend more money on education in 2004 than on defense.

Turkey has reversed its policy on Cyprus. The results of the referendum on April 24, which showed northern Cyprus clearly backing the reunification of that country, made clear the positive role played by Turkish diplomacy.

This is a remarkable turnaround. Moreover, when war broke out in Iraq, Turkey did not use the occasion to reinstate emergency rule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that borders Iraq. When four bombs exploded in Istanbul in November, killing 61 people and wounding hundreds, there was no move to revert to incommunicado detentions.

Turkey even adopted a freedom of information law, though this is not a specific requirement of the Copenhagen criteria for access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In this respect, Turkey has moved ahead of EU members such as Britain and Germany, which do not have these laws. Reform in Turkey now has a momentum of its own.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urkey is complete. Far from it. Yet the changes up to now are significant. The European Union should take pride in what it has accomplished by agreeing to hold out the prospect of membership when it meets in December to decide whether Turkey can begin official accession talks. If the process is to be sustained, Europe must recognize Turkey's progress.

Without such a gesture, Turkey's drive to reform may stumble. Negative remarks from European leaders have powerful reverberations. For example, several senior European public figures, including Alain Juppé, president of France's Union for a Popular Majority, and Angela Merkel, head of Germany's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proposed to reverse the decision that made Turkey eligible for full membership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ir statements met little reproach from other European leaders. This damag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confirmed Turkey's eligibility in 1963, 1989 and again in 1999.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way the EU treats Turkey as a candidate is being watched carefully,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prospect of EU membership has pushed Turkey forward, giving a huge incentive for domestic reforms. Turkey's membership would also be a crucial step for the EU, substantially extending its geographic and demographic zone of peace, prosperity and liberty. It would also help thwart the efforts of those who wish to transform predictions of a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to a poisonous reality.

A European Union that incorporates a Turkey that has made significant headway along the path it is now pursuing would be more dynamic economically, more cosmopolitan and more committed to the values of an open society. This would enhance the EU's moral authority in an era when the values that Europe represents face great challenges from the forces of intolerance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Half a century ago, Jean Monnet and his contemporaries set out on daring project. The expan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last weekend is a testimony to their foresight. Europeans should now have the courage to include Turkey in that grand project.

Hakan Altinay is director of 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 Assistance Foundation in Turkey. Aryeh Neier is president of 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 in New York.  
 
文章來源:譯者賜稿

相關焦點

  • 歐洲史:匈牙利,在1664年成為土耳其人所徵服的最後一個歐洲王國
    歐洲史:匈牙利,在1664年成為土耳其人所徵服的最後一個歐洲王國歡迎來到百家號冉冉時暮,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關於列強爭霸的新世界這一主題的歷史故事,在1700年,西班牙查理二世去世,且膝下無子。斯圖亞特僭王被逐出法國,路易也承認了新教統治英格蘭的合法地位。這些重要的事實保障了西歐大陸的穩定局面,一直延續到75年後的法國大革命才被動搖。並非所有人都為之欣喜(皇帝拒不承認他已無權要求獲得西班牙的王位),但很大程度上,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西歐地區在1714年的主要格局至今仍沒有變動。比利時當然尚不存在,但奧屬尼德蘭佔有該國如今的大片地區聯合行省王國轄地就相當於現代的荷蘭。
  • 不止連續激怒法國德國,土耳其還要歐盟承認錯誤,打算硬扛制裁?
    如今的土耳其似乎是越來越豪氣了,在2020年11月份,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取得納卡衝突的勝利之後,土耳其似乎也就不可一世了,土耳其外交部長表示:土耳其希望歐盟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了解它對歐盟的價值,這回到底誰錯了?
  • 土耳其為何不承認種族滅絕?
    這同二十多年前的土耳其青年黨如出一轍,將異族驅趕出家園,建立民族純淨的新國家。今天土耳其政府試圖將其敘述成戰爭期間難以控制的悲劇,正是因為其對納粹黨的啟示意義,而難以撇清與法西斯主義的間接聯繫。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高加索地區,各族群高度混居的民族「馬賽克」這也是土耳其今天拒絕承認「種族滅絕」存在的原因,土耳其政府堅持認為亞美尼亞人的悲劇是「混亂時期所釀成一系列混亂的悲劇」,
  • 土耳其把索菲亞大教堂改建成清真寺,引發歐洲集團抗議,為什麼
    土耳其最初的一直想加入歐盟,數十年無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有土耳其的穆斯林太多,與歐洲信奉的基督文明不符。再就是在歐洲國家基本山都不待見土耳其,覺得這個國家不靠譜,尤其是埃爾多安上臺以後,與俄羅斯和中東國家穆斯林國家走得很近,更加引發歐洲國家不滿,入盟的事情更是遙遙無期,在這種情況下。
  • 淺析土耳其幹擾歐洲「哨兵-1」衛星
    近期有一則國際軍事新聞引發了筆者的注意,原文如下:「歐洲宇航局的「哨兵1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成像遭到了嚴重幹擾,幹擾源地點是利比亞米蘇拉塔,猜測是土耳其Koral「陸基車載電子戰套裝」造成的。」可能有些讀者對土耳其的此型電子戰系統有所陌生,我們先來看看這型土耳其國產電子戰系統的有關介紹:「克拉爾」(Koral)陸基機動電子戰系統由土耳其阿瑟爾桑公司研發,2016年初首次公開展示,據公開內容顯示,該型電子戰系統採用8X8輪式越野卡車底盤,具有一定的地面機動能力,能夠搜索、截獲、偵收、分析、識別並鎖定數個常規及複雜類型的雷達信號源,並且具備幹擾、誘騙和癱瘓敵方雷達的能力
  • 為了融入歐洲,近代土耳其是如何進行文化革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只有幾個欠發達的非歐洲國家能勉強維持獨立:衣索比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和泰國。在這些國家中,阿富汗(作為俄、英帝國主義的緩衝地帶)和泰國(在英、法的擴張主義中發揮著類似的作用)能夠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
  • 為什麼許多歐洲國家,都不承認「俄羅斯」是真正的歐洲國家?
    我們知道地球表面的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分別是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和大洋洲,地球上的將近200個國家就分布在這七大洲中,不同的國家歸屬於不同的大洲,比如我們中國就是一個位於亞洲的國家,地處亞洲的東亞地區。當然世界上還有一些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比如埃及、美國、俄羅斯、巴拿馬、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喬治亞和亞塞拜然等國家都地跨兩大洲。
  • 「歐洲血統」反導武器重獲土耳其青睞,原因是……
    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近日表示,土耳其正在就購買法國或義大利製造的防空系統進行談判,並有可能就歐洲防空飛彈公司製造的SAMP-T防空飛彈系統的購買達成協議。SAMP-T防空飛彈系統是美國的歐洲盟友為抵制美國開發並對外推銷的戰區飛彈防禦計劃(TMD)而發展的一型防空系統,堪稱純「歐洲血統」的反導武器系統。
  • 土耳其博覽 | 李秉忠: 轉型時期奧斯曼土耳其和英帝國在中東的角力...
    這裡提及的「有條件擁有」主要指的是承認安納託利亞被瓜分的狀態。如奧斯曼政府不能信守條約,協約國便威脅要將君士坦丁堡從戰后土耳其的版圖中移除。協約國的君士坦丁堡政策有所鬆動,但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外交籌碼。1920年12月2日,土耳其民族主義政府與蘇俄籤訂條約,確定了土耳其的東部邊界,結束了孤立局面。
  • 民調:歐洲人最不想看到土耳其加入歐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佩】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8月9日消息,英國調查機構YouGov近日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絕大多數歐洲居民不希望在歐盟成員國中看到土耳其。以色列、摩洛哥、哈薩克斯坦、阿爾巴尼亞和俄羅斯相比之下則成為更受歐洲人歡迎的候選國家。調查顯示,土耳其成為最不受歐洲人歡迎的歐盟候選成員國。
  • 木乃伊基因研究:古埃及人血統更多來自土耳其和歐洲
    日前,來自德國蒂賓根大學和普朗克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與非洲血統相比,古埃及人有著更多的土耳其和歐洲血統。 科學家利用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400年的埃及木乃伊,對來自古代的DNA進行了分析,發現他們與地中海居民有著相同的基因。
  • 《歐洲遊記》土耳其,波蘭華沙之行
    其實歐洲適合深度遊,一個小鎮子,發呆坐一天,反而能體會很多,旅行社那種10天8國遊,真的全程都在大巴上看風景了,而且歐洲的風景大同小異,雖說各有各的小差異,但是總體是差不多的。南歐,中歐,北歐風景區別不大,主要是風土人情。義大利,土耳其,英國,波蘭,奧地利,都生活在同一片大陸上。
  • 歐洲容易辦理的護照對比,土耳其護照為何值得選擇
    歐洲的國家眾多,相對的可供移民者選擇的護照項目也比較多,這兩年,如果說歐洲哪個國家的護照最火,那麼答案肯定是土耳其,25萬美金的低門檻投資,房產又是永久產權,同時持有3年便可出售(不影響這份),對於僅拿身份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說是十分的便利。
  • 分歧一大堆 法媒述評:歐盟與土耳其如「聾子對話」
    據報導,按照博雷利的說法,是在7月13日召開有可能通過對土耳其實行新制裁的歐盟27國外長會議之前給土耳其「測溫」。但隨著在酷熱的土耳其接連不斷地進行會晤,這位高級代表一定會很生氣。報導稱,首先在移民問題上,這位部長再一次指責歐盟集團不遵守其承諾。
  • 土耳其紡織業的特色三寶
    今年4月,土耳其商會及貿易交易所聯合會主席Abdulkadir Konukoglu在土耳其第13屆伊茲密爾紡織品服裝研討會上說。  「土耳其的服裝和時尚產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土耳其正在成為像法國、義大利那樣的世界時尚中心。」Konukoglu表示,「鑑於行業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在研發領域加大投資,爭取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 賽普勒斯一旦統一 土耳其將困死中東
    2004年5月1日,歐洲議會批准賽普勒斯入歐的提案,賽普勒斯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由此一來,原本就不十分明朗的身份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歐洲還是亞洲,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東正教的大主教 賽普勒斯總統馬卡裡奧斯▼然而,令英國大失所望的是,一紙蘇黎世協定並沒有徹底解決南北塞紛爭,南塞的希臘族群認為佔人口不到國家五分之一的土耳其族群不應擁有內閣十位決議席的三席
  • 以怨報德,阿爾巴尼亞已成歐洲最窮國,還打算與土耳其夾擊希臘
    大家都很關注東地中海局勢的發展,一般來說,為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爭端,擴大一點還可以提到,賽普勒斯,埃及,以色列等國,幾乎沒有會提到阿爾巴尼亞,如今卻不得不提一下,一個土耳其的盟友!土希之爭如果論起來呢,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小國,更是一個窮國,如今的阿爾巴尼亞在經濟上相當的依賴於歐盟的市場,按說應與周邊國家有不錯的關係,但是在對外政策上似乎以怨報德!
  • 土耳其為什麼不承認國內庫德人的民族性,並禁止說庫德語?
    事實就是這樣,土耳其庫德人主要居住在土耳其西部和南部地區山區,臨近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等廣闊區域。庫德人的民族性是在中世紀才開始覺醒的,並且作為弱勢的民族,庫德近代以來一直被外族所統治,主要是伊朗和土耳其。19世紀後半頁,奧斯曼帝國衰落,加之現代民族國家思想的傳入,庫德民族主義運動開始。在一戰結束,奧斯曼帝國戰敗,訂的「塞夫爾條約」中包含有建立庫德民族國家的條款。
  • 土耳其準備用行動回敬美軍,或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話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一直以來,美軍對土耳其購買及部署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一事,還在繼續不死不休地糾纏著,但土耳其對付美軍還真的是有一套。近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出於土耳其方面的憤怒,通過了一項對土實施制裁的法案,除了要繼續限制向土耳其出售武器,還準備對土方官員進行制裁手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土耳其對此不慌不忙予以了強力回擊,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第一時間對美軍發出警告,土方準備收回美軍長期使用其境內的兩個戰略空軍基地作為反制手段。
  • 土耳其市場分析:商務禮儀習俗及忌諱
    土耳其人主要是歐洲人種-地中海血統,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 土耳其人主要是歐洲人種-地中海血統,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土耳其語為國語。首都安卡拉(Ankara),是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貿易中心。 土耳其人的習俗禮儀 土耳其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