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人死後會有靈魂麼?我信。
科學界對此爭論無數,各執一詞,始終沒有定論。
我只知道否定靈魂存在的一方,對很多靈異現象提供不了合理解釋,很多推理很難自圓其說。
而支持靈魂存在的一方,諸多論證尚在艱難探索過程中。比如對「暗物質」的求證。
前幾天,看了一篇據說是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系畢業的高材生的文章,《我們的認知塌了——所謂「迷信」,可能是超級科學》。
摘錄部分如下:
1、攪亂了的哲學世界。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既然宇宙中還有95%的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那靈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糾纏,那第六感、特異功能也可以存在。
同時,誰能保證在這些未知的物質中,有一些物質或生靈,它能通過量子糾纏,完全徹底地影響我們的各個狀態?於是,神也可以存在。
2、坍塌了的物理世界。我們現在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以光速不可超越為基礎。而據測定,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
而我身邊好友的親身經歷也佐證了這樣的認知。
我是說,的確有些人身上自帶通靈氣質,第六感觸角格外敏銳奇異。
普眾不具備的,並不代表不存在。
下面的講述,您看完,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隱隱共鳴姑妄信之……
五月講故事[一] :
我記事很早。1歲就開始記事了。
我不強迫你信我,但我為自己說的每句話、每個字負責任。
三歲之前的事情,我基本都記得。雖然自己還不會說話,但大人的話都能聽懂。
我三歲之前住糧食局宿舍。那個宿舍的結構是每家兩層小樓。
白天爸爸媽媽去上班以後。二樓就沒有人了。
這時候,我就會自己搬一個小板凳、一個大板凳,上樓。
我坐在小板凳上,趴在大板凳上,很快就會進入「靈魂出竅」的狀態——也就是說,靈魂飄在半空中,就會看到自己的身體趴在那裡的樣子。
差不多每天都能自己這樣玩兒很長時間。
一直到姥姥在樓下叫我,我才會不太情願地回到身體裡,下樓。那時候還小,自己也不覺得有什麼,當時就只是單純覺得很好玩兒。
搬家之後,就不行了,做不到了。
五月講故事[二] :
之前我拉著一個人的手,好像很自然就會看到很多跟這個有關的東西。
之前的男朋友,就曾經被我嚇到過一次。
那天晚上,我心血來潮,拉著他的手給他算命:閉上眼睛,就看到一個齊他腰高的小男孩,一直站在他身旁。
我很疑惑,就懷疑他跟別的女人有孩子。
所以問他,你難道有別的女朋友?
他說沒啊。這個事就不了了之。
後來,分手很久後的一天,他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他竟然有一個親弟弟,他自己都不知道。超生,送出去的。現在接回來了。應該就是我閉眼給他算命時看到的那個孩子。
故事暫且講到這裡。
其實這篇文章,我本來的重點是想跟各位介紹一部影片《靈異第六感》——
電影簡介:
麥爾康醫生是一名傑出的兒童家庭心理學者,幫助過不少問題兒童走回正路,也因此獲得市政府表揚。
卻也有始終未能治癒的患者,在一個深夜,闖入麥爾康醫生家中,槍擊醫生後,同時自殺身亡。
這次槍擊事件給麥爾康醫生帶來很大心理陰影。
一年後,麥爾康醫生再度面臨一件與自殺少年極其相似的病例,並耐心做起了當事小男孩柯爾的醫生。
柯爾並不容易接近,但麥爾康還是慢慢贏得 了他的信任,並逐漸得知了柯爾的秘密——原來柯爾有著靈異的第六感,可以看到鬼魂。
雖然這令人感到難以置信,但確是事實。
麥爾康在證實了事情的真相後,傾力疏導柯爾放下心理負擔,並嘗試著幫助那些向柯爾尋求幫助的鬼魂,逐一了卻生前遺憾。
影片最後,麥爾康在柯爾的引導下,也終於意識到,在一年前的槍擊事件中,其實自己已經飲彈身亡,也就是說麥爾康自己也是鬼魂之一,而與柯爾的緣分,無非是因為生前一直對自殺而死的患者心存內疚,所以想借幫助柯爾的行為,解開心結。
故事本身並不複雜。看點無非就是2個字——「靈異」。
而這正是吸引我觀看的主要原因。
但是說真的,電影終究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結合現實來看,就有一些不合理和誇張的成份。
漏洞最大的地方來自於那些鬼魂的扮相。想來應該是導演為了增強驚悚效果的原因。
我是說,那些來找柯爾幫忙的鬼魂,他們身上的衣服為什麼全部都是「出事」那天的著裝呢?連傷口也全部赫然醒目,甚至包括原汁原味血液噴濺的痕跡。
作為鬼魂,難道不是可以隨便更換原來的衣服麼?傷口在死後其實是可以清理的吧?用不著死後很久很久了還天天帶著到處展示吧?
我的意思是,鬼魂就鬼魂,求助就求助,作為一個向活人求助的鬼魂,把自己整理得體面些,不也是禮貌麼?不是更容易達成心願麼?
無非是平行世界裡另一層面的規律生活而已,殊無必要弄得過分毛骨悚然悖離常情。
就算鬼魂自己沒有衣服可換,但一般入殮下葬之前,哪怕是火葬呢,不也都是親屬給更換過新衣服麼。
所以,合理化敘事,也許更符合事物的本來面目。
其實我想要表達的是——如果以後,靈異題材的影片,都能更正常一點展示人與鬼魂的溝通交流,或者會更有助於人們對靈魂這種東西的接納與認知,而不是非得憋著勁兒地想要嚇死活人的樣子。
換句話說,我理解的靈異,其實質,本來應該是超乎常規的與世界的溝通能力,而絕非一個接一個的寒戰。
其實,正常生活裡的靈異事件,也確實不像電影裡那麼瘮人。
接下來繼續講身邊朋友的真實靈異故事——
五月講故事[三]
我和之前男朋友,真的特別心有靈犀。
他每次回國之前,我都會夢到他。
他結婚之前,我曾經連續夢到他半個月。可是,在此之前,我們之間很多年沒有過一丁點聯繫。
深紅什麼講故事[四]
姥姥去世的那天,我在離家很遠的郊區上學。
就是無意中一抬頭,發現天空突然全部變了顏色,深紅色。
那是晚上七八點的樣子,我詫異地跟身邊的朋友說,你看天空怎麼了?
她抬頭看看天,說什麼怎麼了?很正常啊,暗漆漆的,月亮,星星,跟平時沒什麼兩樣。你怎麼了?
可我眼裡的天空,仍然呈現著無邊無際的深紅,令人錯愕的深紅。
我知道自己的第六感不同於旁人,怕嚇著朋友,也就沒再說什麼。過了大約有十來分鐘的樣子,我眼裡的天空才恢復了正常。
那天夜裡,我一直睡不著。就感覺不好,像是要出事。
果然,轉天我媽媽就給我宿舍打電話說姥姥過去了。
我們學校在郊區。十幾年前的郊區,計程車還不多見,平時打個車要等半天。可那天,當我跑到校門口,馬上開過來一輛出租——那麼長、那麼寬的馬路,除了我和那輛出租,再沒有旁的人、旁的車,一切就好像在特別為我清場。而且,一直開到火車站,一路上沒有遇到一個紅燈。相當相當的怪異。
還是繼續說回電影——
電影裡小男孩的演技刻畫,要比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麥爾康醫生更到位。
扮演柯爾的小演員瘦弱蒼白,並不很好看,但看上去特別無助,惹人憐惜。把一個具有通靈氣質的小男孩給演活了——是他恐懼的眼神、忍著的眼淚、強制自己不哭的嘴角,賦予了「驚悚」最具張力的內核。
換句話說,你在影片裡所能感受到的所有神秘氛圍,並非由鬼魂本身傳遞,而幾乎完全來自小男孩的語言和舉止,直擊心魄。
後來我想像了一下——如果這個電影,換一個小胖墩兒來演的話,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身體語言裡,估計完全找不到戰戰兢兢的感覺。
而且,按照常理,有通靈功能的孩子,一般都天生體質孱弱,甚至永遠都處於被鬼魂糾纏得魂不守舍的狀態。
當然,有人於是據此推理,說正因為體質差,所以,所謂的「通靈」,肯定都是出於虛弱本身造成的幻覺。
但,電影裡的柯爾並不這麼看——
正是因為身邊所有人都認為柯爾胡說八道,甚至惡語中傷其為「畸人」,柯爾才真正徹底地陷入孤獨,是與整個人類隔離的孤獨,是一個人站在深淵邊沿無處傾訴的孤獨——每一個汗毛孔都是孤冷孤絕的樣子,每一根眼睫毛也是..是那種能自己把自己嚇死的孤獨。
以致教堂成為他唯一能夠稍稍安定心神的地方夜裡睡覺的床邊的小帳篷裡,則擺滿了他從教堂拿回家的聖母瑪利亞的塑像。
那樣一個身體和靈魂幾乎同時縮成一團的小人兒,每時每刻都抖抖索索地活著,恨不能畫地為牢,將自己終身囚禁,也不要再跟那些魂靈有任何交集。
狀態像極了狂風暴雨中搖搖欲墜的殘葉,仿若被全世界拋棄、又無處可逃的絕望
這種狀態,讓我聯想起的是新聞裡曾經累次報導過的各種「被神經病」社會新聞——沒有人相信你是正常的,你所有的辯解都將成為更結實的繩索,將自己牢牢綁縛,結結實實打入萬劫不復。
聯繫文章開頭所說的「暗物質」,只能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孤陋寡聞不了解的,沒有不可能存在的。
庸常人類未知的世界,還有很多很多,多到人類智力難以想像。
當然,我的朋友也同樣不認為靈異現象是出自幻覺——
五月講故事[五]
小時候對紅色相當敏感。
晚上看到紅燈會有窒息的感受。
有一次,我路過一個地方,明明白白看到地上好多血。於是突然就喘不過氣來。
當時是和我哥走在一起。他費了好大勁,好歹把我拖回家去。
回家緩過來以後,跟家人說起感覺窒息的原因。哥哥在旁邊使勁搖頭說,怎麼可能有血,我就在你身邊,又不瞎,你能看到血,我看不到嗎?根本沒有的事,你自己嚇唬自己。
可是,第二天聽說,附近剛剛發生了命案,就在我昨天晚上看到血的地方。
五月講故事[六]
還有一次,我忽然就在一處廣場,看到從地底往外冒綠色的東西。但身邊的其他人什麼都看不到,還都笑我神經。
我也習慣了。知道怎麼說也不會有人相信。
但轉天新聞裡就講,那個時間段,確實發生過輕微地震。
好吧,這裡,我無意散播迷信或者謠言,我只是在陳述一些發生在朋友身上的無法解釋的客觀事實。不要求誰一定相信,因為總有人喜歡強調「眼見為實」。
那麼,就單純當成故事來聽,也沒什麼不好。何況,還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靈異第六感》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東西。
這部電影裡最動人的環節,其實是片尾部分——柯爾與母親的一次對話[如圖], 很多人都表示邊看邊飆淚。
故事和電影都講完了。你信就信。不信,也隨你。
載笑載言讀後:
這個電影真能煽情,僅僅是曉潔在文末貼出來的幾張圖,已經使我淚奔了。
突然就明白,為什麼我一直希望靈異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人這一生,有多少遺憾,多少恐懼..靈異世界是人們心靈的慰藉。
假如,靈魂真的存在並能永生,那麼我們對生離死別的恐懼與遺憾,也許會釋然得多。
但是,如果這是真的,造物為什麼要撒下重重迷霧?為什麼不直接賦予我們這項認知能力?為什麼要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封閉起來?
不過,也許,它是對的。
讓我們試著想一下:假如你對一切都瞭然於心,你知道靈魂是永生的,所有肉身不過是靈魂寄居的旅館,那麼時間的界限是不是就沒有了意義?
你會知道所謂生離死別是暫時的,你會失去一些生命中極致的體驗,你會失去奮鬥與求索的動力。
然後,我們現有的生活秩序會被顛覆,也許人人都可以達到不爭不怒的境界,於是生活成為死水一潭,失去活力。而這,並不符合造物的本意。
至於像電影中的小男孩和我們的五月,他們這種靈異感知,不過是造物的格外恩寵,它通過為少數人打開一扇窗,給這個世界吹進少許清涼的風,安撫一下各種求不得之苦,讓人們在孤苦無依的時刻能夠豁達,能夠堅持,能夠發揮創造力,讓這個世界源遠流長。
識別下面二維碼可以關注1905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