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周口的一名女孩以692分的優秀成績,被北大成功錄取,這在當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錄取結果出來之後,女孩的高中母校老師隨即趕到其家裡,為女孩送上50萬的獎金。
原本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卻在網上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有人說:「為什麼要獎勵50萬?難道就因為考上北大?」
有人說:「獎勵這麼多錢是不是太多了?學校哪裡來的這麼多錢?」
甚至有人說:「考上北大就獎勵50萬,對其他學生是不是不公平?」
面對眾多網友的質疑,女孩的母校不得不出來解釋:這50萬元獎金,其中十萬是學校出的,另外40萬是當地各個企業湊出來的,不止女孩一人,只要考上清華北大的一律獎勵50萬,為的就是樹立一個學習的氣氛。
對於學校這樣的說法,依然有網友不買帳,表示學校這樣做是「看人低」,成績 好的就能得到獎勵,成績差的就沒有,這難道不是以成績論英雄?
對於「考上清華北大該不該獎」這件事,近年來一直有非議,河南周口女孩和其母校被質疑,只不過是其中一件而已。
對於絕大部分地區來說,每年能出幾個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很不容易的,畢竟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一直都是很高。
以河南為例,河南的考生是所有省份中最多的,競爭也是最激烈的,其高考試卷滿分750分,今年高考,河南700分以上的學生達169人,600分以上的學生有4.4萬人,在如此龐大的高分考生中,能成功進入清華北大的人不足300人,可見其難度之大。
而在其他省份,每年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也都不超過300人。
所以考上清華北大並非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為了激勵學生奮鬥,很多地方都提出了獎勵方案。
比起河南周口的50萬元,有的地方甚至獎勵100萬元。
有時候不僅僅是地方,很多比較高檔的小區都會有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進行獎勵。如前段時間廣西南寧市的某小區就提出了小區內的孩子只要考上清華北大,就獎勵100萬元,名額不限。
有些地方雖然比較貧困,但只要村裡有孩子高考考得好,都會有獎勵,為的就是激勵孩子們的奮鬥心。
可以說「學習性」獎勵在全國各地都已成為常態。
很多不明所以的網友都會質疑這些獎勵的錢從哪裡來,甚至有人大罵是拿「公家」款。但事實上,這些錢往往是當地的企業、富裕人家出的。
出這筆錢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想提高自身知名度,很多企業為了提高自身在當地的知名度,會選擇出錢獎勵學習優秀的孩子。但更重要的就是希望自己所在的地區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更多學生熱愛學習。
中國自古以來都希望自己村子能出人才,這是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中的習俗,現在很多孩子看著那些網紅,幻想著自己以後也成為一名網紅,為此不少學生荒廢了學業,而當地的人看著這樣也是十分揪心,他們希望能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有動力去學習。
於是他們選擇了巨額獎勵,在某個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的時候,直接來到他的家中,送上幾十萬的獎金,這對其他學生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其鼓勵性也是最強的,所以往往這種事情是非常高調的。
儘管這樣的做法帶有強烈的目的性,但不失為一件好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
對於考上名校的孩子,給予大額的獎金,這個事情阿柒是很支持的。
在以前,學生們並沒有明確認知到讀書的前途在哪,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明確告訴孩子:讀書,真的能賺到錢。
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光談理想和「空頭支票」效果並不是很好,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除了談理想之外,還可以從物質方面入手,明確告訴學生學習成績好會帶來怎樣的收穫,這在如今已經有非常多的例子了。
且對於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以前經常是考上大學家裡卻沒辦法支撐學費,但現在沒有這個顧慮了,只要你肯努力學習,大學的學費自然能迎刃而解,這筆錢對於不少貧困家庭來說,是救命稻草。
寒門出貴子,最重要的就是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因此「巨額獎金」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人只要有動力,就會奮不顧身拼命前行,對於學生的教育來說,也是如此。
至於有人質疑這樣對於其他學生是不是不公平,阿柒則想說:如果考上非清華北大的名校,很多地方照樣會有獎勵,這種做法本身就是要激勵學生,但如果考得太差,又想要獎勵,這樣的好事哪裡可能會有。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對於那些獲得獎金的學生來說,這也是他們辛苦付出之後應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