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作為公司高層,用人的眼光很準,公司不少中層的人才都是他從底層裡挖掘出來的,現在大多都成了公司的核心骨幹。有人誇老趙是培育員工的高手,讓他分享下經驗和方法。
老趙卻說:我壓根就不懂怎麼培養員工,我只是略懂如何看人,只要選對了人,給到對方合適的平臺,人才自然就成長起來了。一個人有多大的成就,還是看他自己的。
俗話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老趙喜歡是個傳統文化的忠實愛好者,如何看人,也是從中學習得來的。
老趙說,每個人走入社會,在職場上發展,都希望能闖出一番事業。很多人都想著如何把握機會、積累人脈、創造機遇等,卻不知道,自己身上的這3個地方,就決定了未來成就的高低。
01看你面對困難的態度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們經歷多了失敗,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畢竟這世上還是很多人歷經失敗後,依然碌碌無為。
這句話更多是在提醒:我們在追求事業的路上,總是先經歷各種挫敗,能不能獲得成功,則要看我們是如何面對挫敗的。
馬雲、任正非、劉強東等人,都是在熬過人生的低谷後,開始自己的崛起之路,走向事業的頂峰。之所以能夠崛起,在於他們在失敗時,依然樂觀、堅韌,對未來充滿信心。
老趙看員工有沒有發展的潛力,主要看幾個方面:
面對挑戰時的態度:當工作一段時間後,敢於主動承接有難度的挑戰,迎難而上,一步步突破自己的瓶頸,這樣的員工,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所成長,未來成不會太低。
面對壓力時的態度:每個職場上都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有的人埋怨、有的人逃避,看一個人能夠抗住壓力,勇往直前,重點看他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的壓力時,能儘快冷靜下來,理性協調處理好事情的,是可培養的人才。
面對挫敗時的態度:每個職場人少不了會犯錯,會被上司批評,會受到甲方的質疑等,有的人就此失去信心,陷入消極的工作狀態中。有的人則馬上反思自身,儘快擺脫消極的情緒,這類員工懂得自我成長,有成長的空間。
02看你吸收經驗的成長
有的人在崗位上幹了十年,沒什麼變化,依舊是老方法做事,效率低下。有的人工作半年,就有巨大的進步,讓人刮目相看。這主要取決於,員工對於工作經歷的吸收,能否轉化為經驗。
老趙有時候喜歡和員工聊聊,看看他們對工作的看法,實質上是在了解,員工有沒有總結工作上的經驗。在他看來,能夠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的員工,都有發展的空間。
對挫敗經驗的反思:當員工在工作上犯了錯誤,受到教訓時,老闆關注的是,員工下次還會不會同樣的錯。一個員工,倘若不會在同樣的地方摔倒兩次,他的成長是很驚人的,說明他對挫敗經驗的總結很到位,當他積累到足夠多的經驗,就會一鳴驚人。
對優秀經驗的延續:除了教訓,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提煉自己做得好的工作方法,將其繼續發揮下去,慢慢成為我們的特長優勢。一個善於挖掘自身優秀工作經驗的人,很可能會在某個領域裡成為頂尖的人才。
03看你選擇決策的眼界
當有兩個不同的項目要交給員工去做,老趙會讓員工自己來選:兩個項目的業績獎金差不多,項目A難度比較大,任務重,能接觸的客戶資源比較高層次。項目B比較輕鬆,客戶資源相對比較薄弱。
有長遠眼界的員工,往往會選擇A項目,在老趙看來,這才是可塑的人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何做出更利於發展的選擇,取決於一個人的眼界。
俗話說:放長線釣大魚。我們的眼界有多高,就能看到多長遠的利益。
職場人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著許多次選擇的機會,做出正確的決策,能夠讓我們的努力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