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評述:
日內恆指震蕩向上,截至收盤,恒生指數報27649.86點,上漲177.05點,漲幅0.64%,大市成交額2150.29億港元。板塊方面,醫療保健設備、乳製品、個人護理板塊領漲,微創醫療(00853.HK)收漲18.61%,報48.75港元;汽車零售商、半導體、工業零件及器材板塊領跌,中升控股(00881.HK)收跌4.81%,報52.45港元。
紐交所稱不再計劃將中國電信巨頭摘牌,三大電信股大幅拉升,中國移動(00941.HK)收漲5.13%,中國電信(00728.HK)收漲3.35%,中國聯通(00762.HK)收漲8.50%。
體育用品股普漲,安踏體育(02020.HK)、李寧(02331.HK)、滔搏(06110.HK)盤中均創歷史新高。花旗最新發報告指,挑選出2021年中資內需股的首選,為包含滔搏、李寧在內的八股,該行看好內地體育用品等行業。
新股方面,嗶哩嗶哩(BILI.US)傳最早於本周末申請香港第二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嗶哩嗶哩正在為香港二次上市做準備,尋求融資超20億美元,高於此前預計的15億美元。預計B站將最早於本周末或下周早些時候向港交所遞表,定價等細節或在未來兩個月陸續公布。目前,B站暫未就相關信息作出回復。
資金流向:
滬股通資金淨流出人民幣5.82億元,港股通(滬)淨流入人民幣67.01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人民幣4.06億元,港股通(深)淨流入人民幣47.62億元。資金淨流入最大的中國移動(00941.HK),資金淨流出最大的為長城汽車(02333.HK)。
熱點新聞:
1. 機構: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排名將洗牌小米晉身三甲。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表報告稱,受出售榮耀品牌及禁令影響,預期華為在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排名將由去年的第三跌至第七位;小米將晉身三甲,緊隨三星和蘋果之後。基於現況預估2021年全球前六席次依序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以及深圳傳音(Transsion)。這六個品牌將涵蓋全球近八成市佔,然疫情與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加上晶圓代工產能緊缺,該產業未來走向仍存變數。
2. 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實行舉報獎勵制度。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根據4日公布的《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生態環境部已明確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生態保護監管關鍵指標納入各地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因地制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明確具體任務並組織實施。《意見》提出,實行生態破壞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社會環保組織依法開展環境公益訴訟。
3. 2020年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突破30億噸,再創歷史新高。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傑表示,長江航道標準提升的航道條件改善,促進了船舶大型化發展,2020年長江幹線船舶平均噸位達到1960噸,比2015年增長42%,江海直達、江海聯運快速發展,有力保障了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突破了30億噸,再創歷史新高,較2015年增長了40%。
4. 遊戲應用方面,2020年12月國產網路遊戲版號下發,89款遊戲過審。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20年12月國產網路遊戲審批信息,本次共有89款遊戲過審,其中多為手遊,審批時間為1月4日。本次過審遊戲包括:網易的《王牌競速》,三七互娛《蒼之錄》、完美世界《非常英雄救世奇緣》、四三九九《列王之劍》等。
個股異動:
1. 中芯國際(00981.HK)收跌9.61%,報19.48港元。富時羅素在官網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自1月7日開盤起,將從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和富時中國A股指數中刪除中國聯通、南京熊貓和中芯國際三家公司的股票。
2. 綠城中國(03900.HK)收漲11.03%,報12.08港元。綠城中國公布,2020年全年,綠城集團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82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2147億元,同比增加59%。其中,歸屬綠城集團的權益金額約1194億元。連同代建項目,綠城集團累計總合同銷售面積約1,385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2892億元,同比增加43%。
3. 微創醫療(00853.HK)收漲18.61%,報48.75港元。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12月18日,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屬下Maxwell Maxcare Science Foundation Limited增持約2615.89萬股。增持後,該基金持有股份佔比增加至14.65%。
4. 港交所(00388.HK)收漲3.44%,報457.0港元。花旗發表研究報告,預計港交所2021年日均成交額達1450億港元,與去年下半年的水平相若。該行又預計,港交所的每股盈利在未來幾年將有中雙位數增長,受日均成交量、互聯互通擴容以及潛在的IPO驅動等。上調港交所目標價19%至500港元。
5. 阿里健康(00241.HK)收漲5.56%,報22.8港元。恆指公司此前就恆指改革諮詢市場,計劃將恆指成分股數目增加到65至80隻。富瑞預期阿里健康將在2月底公布的季檢中染藍,並且沒有股份被剔出成分股。同時,該行估計將有1.8億美元追入阿里健康。
6. 鴻騰精密(06088.HK)收漲5.56%,報2.85港元。據媒體報導,富士康科技集團日前與電動車初創企業拜騰汽車進行洽談,擬向後者投資多達2億美元,目標是在2022年一季度開始量產拜騰旗下車型M-Byte。
7. 萬洲國際(00288.HK)收漲6.70%,報7.17港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下旬較之12月中旬,生豬(外三元)的價格上漲了2.9%。截至1月3日,豬價已連續上漲13天,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達到了36.58元/公斤,與12月22日的33.84元/公斤相比,漲幅達8.1%。
8. 比亞迪股份(01211.HK)收漲2.87%,報229.6港元。消息面上,12月30日,比亞迪公告稱,擬籌劃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本次分拆事項不會導致公司喪失對比亞迪半導體的控制權。此外,瑞信發布研究報告,將比亞迪股份目標價由185港元上調35.1%至250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大行評級:
1. 花旗:提升美東汽車(01268.HK)新車銷售毛利預測,目標價上調至40港元。花旗發布研究報告稱,美東汽車受惠積壓訂單和低庫存,提升今明兩年新車銷售毛利預測,每股盈利上調2.2%及1.7%,目標價由39港元升至4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報告中稱,與美東汽車管理層對話,發現多項利好因素,其中包目前庫存量低、管理層預期今年豪華車市場會持續跑出,銷量同比增12-15個百分點、2021年再開7店、店鋪效率改善等。
2. 大和:首予藥明康德(02359.HK)「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74港元。大和發布研究報告,受一站式研發平臺及快速發展的臨床及製造業務支持,預計公司將晉身全球CXO領域龍頭企業。公司也透過一連串投資捕捉行業趨勢及自投資對像獲得潛在研發合約,在合約研究以外建立醫健生態圈。
3. 高盛:首予融創服務(01516.HK)「買入」評級,目標價25港元。報告中稱,在母公司融創中國重塑後,融創服務專注於盈利增長,其規模和盈利具有可觀增長潛力。該行認為,融創服務產品組合具有巨大的提升潛力,在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渠道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推動下,預計在管面積在2023年末達到了4.42億平方米,是去年底的3倍。該行表示,公司每年毛利率將會擴大1至2個百分點,同時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在2020至2023年,每年將增長120%,在2023年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將佔總收入比重將佔12%,較2020年增加8個百分點。
作者:艾德證券期貨研究部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布給閣下的資料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它信息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布者自己的分析。艾德證券期貨及發布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布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布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布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證券期貨及發布者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