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海蠡測》第08章 神通妙用

2021-02-15 福慧元文化傳播
08.1、幻境相似神通之錯誤

一般學佛習道者,最初或存有一神秘觀念,亦可由此為入道之動機焉。常人對此問題,或為不信,或為存疑。無論信之與疑,而神秘心理之存在,乃隨之俱來。蓋宇宙間有若干事理與知識,終難憑見、聞、覺、知可思量而盡知者。此不可知者,即為神秘之泉源也。佛法原尚平實,極言心性之理、空有之義,為學為道,皆至矣盡矣!唯佛經記述,大部分摻雜神通之說,而烘託之,言之鑿鑿,直同演義小說中之神話然。衛教者力持其說為實,毀之者力闢其說為誕。不獨佛經若此,凡宗教之學,莫不皆有其神秘性。佛法之言神通與鬼神者,皆有權實兩種涵義,其中抉擇,為說不一。禪宗在吾國,為佛法之中堅宗乘,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似已完全擺脫神秘色彩,崇尚真理之學。但言心法者,皆以悟心即佛;而佛具足神通,禪者固具足此乎?且往昔禪門大德,神通自在者,亦頗有人,今天能之者乎?復以佛法為學術思想者,則認神通,為另一種權說法門,不足論也。且佛戒神通甚力,律有明文,苟言神通者,不為病態,即為魔外之見,群以白眼加之矣。近有某大德,闢禪宗甚力。唱言:孰能見性?如有真見性者,請其一試神通,曾不見其頂有圓光,身長丈六,具足六通,及人與言學,則力斥神通之謬。若此之說,極盡模稜。若有神通,即為荒誕,若無神通,即為未悟。大德之言,固如是乎?此如戲言者,若日出,則曰慧日增輝,若陰雨,則曰慈雲法雨。兩可之詞,佛法固若此乎?恰如顧亭林《日知錄》中有言:佛說如有兩桶,一則盛水,一則中空,彼此互注,總是此一桶水耳。彼大德之言,實乃以好噁心詆學禪人,我見橫胸,言下辭誤,闢禪人而誤詆禪宗,不足辯矣。

如習密宗及道家者,雖曰及其至也,唯道而不言通。然莫不以神通之有無,斷其人道之成就。知見傳習,謬實千裡。密宗謂禪宗及顯教諸宗,不修氣脈,終不能「即身成就」,故神通功德不能發生。道家則言:佛法只知修性,不知修命,故不能「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是以無通。二說如出一轍。甚矣!窮理而證如來藏性之難也!近年歐美學者,重視印度瑜伽學術(常見於各報紙及刊物),並催眠術等。因疑神通固有,學佛者特未能耳。凡此諸說,益滋群疑,姑妄言之:

神通雲者,先須顧名而思義,佛法術語,含義皆有定則,非可妄擬。神通又別曰神通力,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全之,即謂有不測妙力能變融通自在也。是乃定慧之所生。《法華經》序品偈曰:「諸佛神通,智慧希有。」佛經說神通者,有謂十種神通,有謂六種神通(簡曰六通),皆此名數也。今但言六通,即概餘矣(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法華文句》三之一,言神變曰:「神變者,神,內也。變,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內慧。變名變動,即是六瑞外彰。」《法華義疏》三曰:「神變者,陰陽不測為神,改常之事日變。」《法華玄贊》二曰:「妙用無方曰神。神通變易曰變。」此所言神言變,言陰陽不測,皆取義於《易經》也明甚。天心之說,乃道家語。《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若神而通之,則可以明陰陽之變,參贊天地之化育矣。以上諸說,簡納其意,為神通之定義,曰:使神能通達無礙,善通諸變化者,則為神通。佛法言神通,有二種事理:一、為法身神通。二、為報應身神通。何謂法身?即佛之法性身也。何者為法性身?佛與眾生宇宙萬有同一之如來藏性(即本體)。然則法身神通,不但佛為具足,一切眾生心物之現,皆具神通神變者也。何以故?本體為空寂不可見,不可知,不可思議(即不可以用心思想,不可以言語彰之之謂。)及其發而為用,則能生萬物,變易莫測,豈非神而通之神變乎?故曰:一切眾生,本皆具足,何待外求。若人之見、聞、覺、知,能役使身心外物,而終不知其主此者為何?豈非神通變化之不可測者乎?故經言:佛菩薩之神通不可思議,其為法身神通者若此。佛之神通誠不可思議,孰知眾生之業力,亦不可思議。眾生若能轉業力而證入自性法身,即為法身之神通矣。故古德曰:「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龐居士曰:「神通與妙用,運水及搬柴。」此誠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也。然又何謂報身神通耶?人之有生,即有身心,此身即報得也。此身此心之用,五官百骸之所能及,為有限也。人即為宇宙萬有本體而同一體性功能,何以徒限於形軀?心欲飛騰,足不能離於跬步,思可入於風雲,身終陷於咫尺。不能返與本體合一而起諸妙用者,果何故耶?臨濟祖師曰:「人人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雲門禪師曰:「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又自代云:「逐物意移,雲起雷興。」皆言其局限於形質也。道家有言,陷於五行中者,當亦同此意。若欲破此形質之限,而返同於本體自然功能之妙用者,須得其天心靈明之神,以內慧而照大千,以定力充其用。故佛示為通從定發,無定慧之力,不能神通於萬變。為此身心,作定慧之主者,即法身也,性也,亦本體法爾之功能也。

報身神通,何以能發起?佛說有五。曰:修通、報通、依通、妖通、鬼通。報通者:自然而有,天神所能。人亦有之,中陰身即具五通。或多生修定修通,功德莊嚴之所生也。依通者:如用符咒法術之所起,依仗他力而起用也。妖通者:因魔附身所得也。鬼通者:因鬼附身而起,其力有限。修通者:乃定慧薰修之力所生,可以力學而得。但皆限於五通而言。第六漏盡通者,即證正覺之道也。如羅漢或有神通,而不能圓滿具足如佛也。須知神通乃幻法耳,妄意之所生,終非究竟道。故佛具足神通,而復力闢神通,以其虛妄不可執耳!如佛弟子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及無常到來,避入天堂地獄,乃至入二鐵圍山中,盡其神力,不可避免。佛乃告曰:神通不足恃也。幻法耳!唯法身寂滅,性空緣起為真實法耳!此又何故耶?若以法性本體而言,一切宇宙萬有,人物眾生,皆變化之偶存耳!偶存終壞,假借而有一期之形質,終歸於空,豈非幻乎?心力形器,尚不可能長存而終幻滅,況神通之變現,豈可為實而足恃哉!此理也,須參明之。然後知神通非無,乃幻變而有。今論定慧所生修得神通之概:

欲明此理此事,須知心物本為一元。心為其主,通靈明妙性之功能。物為其用,依附妙性之形質。然實二即一,一即二也。《楞嚴經》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故知山河大地(物質)與此身心(身亦物質),同為一體之所生。唯識之理,亦同此說,謂皆為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生者。姑置宇宙萬有山河大地而不言,此之心身,實為心物一元體性之二用也。今修定者,不徒以治心得定為可;若身不調,心何能定?換言之,若心不定,身豈能調哉!故修定慧者,首當調此心身,心身初既得調,定力已生,工力日久,此心此身,打成一片,與虛空相同,進而返合於本體,起而用之,與本體功能相應,既感而通,即可得神而通之之妙用矣。

幻境相似神通之錯誤

舉凡學佛參禪,或其他宗教,乃至各類外道,原其用工之基,無不從事禪定。但此所謂禪定,即通常所謂靜也。如練習打坐者,乃禪定工用之一種姿勢,非打坐即禪定也。即事禪定矣,初則不易寧靜,及其稍得靜相,有二種現象,最易發生。

一、感覺身體起變化,如氣血流通,丹田發暖,或一身發冷發熱、發癢發汗,或不知不覺中,自起動搖,或感輕鬆愉快,或如有物流動,如此狀態,不定何種,或有規律,或無定則,隨時發生。身體勝常,似感健康增進,頭腦清利,耳目聰明,色氣光潤。凡此種種,皆靜中發生之必然現象。何以有此狀態之發現?須知吾人身體,潛在功能,有一種生機不絕之力量,在生理學上,稱之曰本能活動。此本能活動,通常人於不知不覺間,皆起作用。試舉二例:如人睡眠,右側臥久,不待知覺另起作用,自然向左翻臥睡。當左右調換時,意識不知也。如人驟然跌倒,兩手兩足,於剎那緊急之頃,自然據地支身。此即本能活動之顯著現狀也。此種本能,即為身體新生力量之生機,不待意識作用而起。如以意識作用,反而障礙此本能之活動矣。故思慮勞動過多,則損傷健康而感疲勞。故病人須休息,以恢復健康,休息與睡眠,醫稱為不要錢之多種維他命。因人在休息睡眠之時意識潛伏,可使生理本能活動,自然起作用,故健康可復,精神驟長。人在習靜禪定中,自然走入寧靜狀態,故本能活動作用,漸感恢復。因靜中意識之感覺未盡滅也,故本能之種種現象,發生知覺。一般人以為吾有工夫,有道行,自己不同於常人,即生勝解,自以為通矣。執著此事,即生種種幻覺境界,即佛所說之魔境,當知此乃自然靜相中之自然、必然、當然現象,不足為奇。

二、靜中忽感光明顯現,或眼閉時,感覺頭上,或目前,或全身,或內部發光。甚之,暗室見物,夜視如晝。如貪著其事,漸於此光中,顯現許多幻境。初則如雲霧,如夢影,乃至一切人物鮮明,隨心可現。念見菩薩,菩薩即至。念見上帝,上帝即現。念見鬼神,鬼神即出。不但見之,且可聞其聲,日久工深,乃至可見人事上之種種事實,試之亦驗。於是自謂得道得通,位入仙佛,不同凡人。甚之,如另有一身,完全同我,可自由出入於此身之外,神遊遠近,一切如意,稱為出神。若此等等,乃靜境中偶與本體功能宇宙之光與電磁,驟起一種變幻相似之通。貪著其事,即入魔境。何以靜中有此現象發生耶?此乃心理與生理自然功能之一種變幻現象也。靜中之時,心理上明了意識,漸漸沉寂不起,思慮作用,陷入昏迷狀態,其潛意識(唯識學稱獨頭意識,亦名獨影意識)忽起作用,可發生以上種種現象。然不盡為心理作用,人之生理,純為物質,此物質與宇宙間之聲光電化等功能,同一活動,互相感通。故道家稱人身乃一小天地,蓋謂人之身體,為一具體而微之大宇宙也。平常吾人,都在運動中,與萬物相同,皆在放射,皆在消散。忽在靜中,生理之自然功能,偶感外光外力之交互作用,由動至靜,如兩力摩擦,忽然發聲、發熱、發光,於是引起心理上之幻覺。漸至心理久習於變態幻覺,生理亦入於變態幻覺。自以為道為通,不智孰甚!凡此之類,上者終日在幻覺幻想中過其生活,下者因習此而使生理上之消耗過甚,終至夭折而亡。若發狂,或至腦充血,皆當然現象,必然結果也。以前香港有一小僧,在打坐時,用小電泡安放手中,可使發光,眾以為神,常作表演,一二年後,即告夭折,其愚可愍!凡靜中感種種魔境事,《楞嚴經》言之極詳,不待贅說。佛經初期翻譯,「魔」之一字,譯為「磨」,磨者,有磨鍊磨折之義。後譯佛經,改為魔字,乃與魔鬼妖精發生聯想,走入神秘範圍矣。學者當以智勘慧察,不可妄從,否則,即為精神症,或精神分裂症,實非得道,切勿自誤。

凡習禪定靜行者,發生第二類光幻現象,以女性較多,幼童亦易。此外,以生理有病態,心理多幻想,或智慮暗昧者,最易發生。何以如此?皆與生理心理有關,剖析至繁,姑不具論。唯女性與幼童,定力易至,慧力稍差,男性以慧力易得,定力難堅,此二種不能調和,亦心理與生理上天然之等差,非修持有素,殊不易得定慧等持之正三昧也。禪定習靜者,發生以上光影幻覺作用,大抵皆在昏沉(迷惘)狀態,猶如催眠時之昏迷情狀,自不覺察,潛意識發起作用,習此用力既久,貪著其事,心理意識,完全趨入幻覺、錯覺之中,即為魔事矣。若能當此現狀發生時,智照瞭然,不隨任感覺、幻覺、錯覺之轉移,於一切光色音聲幻境而不著,終至滅盡感覺,不落昏沉,亦不散亂,靈明無物,方可得正定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故知一切幻境,即皆是虛妄,不可取著。不但幻境不可取,即定相現前,亦不可取。如有定相,亦在一切凡所有相,即皆虛妄之中。世之習佛道者,閉目藏睛,貪看光景,為人判斷禍福,自以為得道,其慎戒哉!若能不取著此種現象,於靜中生理上起任何變相,了知其不過是心意識所起之感覺,即猛自檢查,使心念不動,自然如雨過天青,終歸平靜寧謐之境矣。

08.2、正定所發之通明

經謂「通自定發」。此所謂定,乃正三昧,非相似靜境。若至九次第定之第四禪定,久住功深,然後起用,依諸教授方法修持,漸使色身氣脈一一轉變,終使心身融合無間,心息自由控制,迅即入定,覺受盡滅,如欲出定,隨意發用,常光現前,與本體合其功能,然後通明之力,可隨意發起。《楞嚴經》云:「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此所謂伏歸元真者,即心身寂定,返伏體性。住此定久,體性功能,自在發耀光明。此中事相理趣,未可盡以言語文字傳之,恐落筌蹄。要之,能了一心,不再隨妄流轉,仍是一色邊事,必再能轉得此身(物),則心物同返於法爾本性,體用皆可自由矣。習密宗者謂:顯教與禪宗,不修氣脈,終不能即身成就,故神通不得發起。孰知禪宗法門,以直見本性為學,若果能徹見本性,則神通妙用,自然具足。豈不見《楞嚴經》云:「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地、水、風等,亦復如是。得見本性者,自然應用無礙,自家故物,不待外求。苟有未能,以其功未齊於諸聖,力不充也。唯神通雖是妙用,終為幻妄;未得漏盡通者,如偶發神通(五通),必至隨妄流轉,墮於魔外數中。佛法以正知正見教導世間,使一切眾生,皆得般若,度為究竟,若以神通設教,反使眾生易著幻秘,難入正覺之途。故吾佛遺教,制戒神通,經謂大阿羅漢,亦有神通,亦無神通,而其得漏盡通者一也(義見《大智度論》)。禪宗正見,尤不重此,叢林規範,以神通惑眾者,遷單(放逐)。佛之正法眼藏,不至入於外道之流,端賴有此戒制。故禪門宗師,或有以神通示跡者,必故示狂顛,不提持正印。荷擔慧命者,則不言神通,以平實為人,作人天表率。今錄禪門古德行跡,有關於神通者數則附後,以見禪宗非不能即身成佛,形神俱妙,第所不取耳。

隱峰禪師……冬居衡嶽,夏止清涼。唐元和中,薦登五臺。路出淮泗,屬吳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與賊交鋒,未決勝負。師曰:吾當去解其患。乃擲錫空中,飛身而過。兩軍將士仰視,事符預夢,鬥心頓息。師既顯神異;慮成惑眾,遂入五臺示滅。

普化禪師。臨濟初開堂,師首往贊佐。唐鹹通初,將示滅,乃入市謂人曰:乞我一個直裰!人或與披襖,或為布裘,皆不受,振鐸而去。臨濟令人送與一棺。師笑曰:臨濟廝兒饒舌,便受之。乃辭眾曰:普化明日去東門死也。郡人相率送出城。師厲聲曰:今日葬不合青鳥。乃曰:明日南門遷化。人亦隨之。又曰:明日出西門方吉。人出漸稀。出已復還,人意稍怠。第四日,自擎棺出北門外,振鐸入棺而逝。郡人奔走出城,揭棺視之,已不見。惟聞空中鐸聲漸遠,莫測其由。

瑞巖彥禪師。嘗有三僧,胡形清峭,目若流電,差肩並足致禮。師問曰:子從何來?曰:天竺。曰:何時發?曰:朝行適至。曰:得無勞乎?曰:為法忘勞。諦視之,足皆不踏地。師令入堂,上位安置。明旦,忽焉不見。又嘗有村媼來禮,師曰:汝莫拜,急歸救取數百物命。媼歸,見其婦方拾田螺歸,媼因亟投水中。又數家召齋,一一同時見師來赴。生平神異之跡,不可勝述雲。

大道谷泉禪師,性耐垢汙,撥置戒律,眼蓋衲子;所至叢林輒刪去,師不以介意。得法於汾陽昭禪師。……山有湫,毒龍所蟄;墮葉觸波,必雷雨連日,過者不敢喘。師與慈明暮歸,時,秋暑。捉明衣曰:可同浴。明掣肘逕去。於是師解衣躍入,霹靂隨至,腥風吹雨,林木振搖。明蹲草中,意師死矣!須臾,晴霽,忽引頸出波間曰:①!明嘗遣南公(注①:內力外口)。謁師,師與語,驚曰:五州管內,乃有此南扁頭道人耶!及南公住法輪,師復以偈招之。南公以師坦蕩忽繩墨,戲酬以偈曰:飲光論劫坐禪,布袋經年落魄。疥狗不願生天,卻笑雲中白鶴。後住保真庵,蓋衡湘最險絕處。夜地坐祝融峰下,有大蟒盤繞之。師解衣帶縛其腰,中夜不見。明日,策杖遍山尋之,衣帶纏枯松上,蓋松妖也。……嘗過衡山縣,見屠者斫肉,立其旁,作可憐態,指其肉,又指其口,屠問曰:汝啞耶?即首肯。屠憐之,割巨臠置缽,師喜出望外,發謝而去;一市大笑,而師自若。以杖荷大酒瓢,往來山中,人間瓢中何物?曰:大道漿也。……嘉佑中,男子冷清,妖言誅。師坐清曾經由庵中,決杖配郴州牢城。盛暑負土經衢,弛擔作偈曰:今朝六月六,谷泉被氣墊。不是上天堂,便是入地獄。言訖,微笑,泊然如委蛻。闍維,舍利不可勝數,郴人塔之,至今祠焉。

雲居膺禪師,結庵於三峰,經旬不赴堂。洞山問:子近日何不赴齋?師曰:每日自有天神送食。山曰: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個見解在!汝晚間來。師晚至,山召膺庵主,師應諾。山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師回庵,寂然宴坐,天神自此覓尋不見。如是三日乃絕。

仰山禪師。有梵僧從空而至。師曰:近離甚處?曰:西天。師曰:幾時離彼?曰:今早。師曰:何太遲?曰:遊山玩水。師曰:神通遊戲則不無闍黎,佛法須還老僧始得!曰: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遂出梵書貝多頁與師,作禮乘空而去。自此號小釋迦。

黃檗禪師,閩人也。幼於本州黃檗山出家。額間隆起如珠,音辭朗潤,志意衝澹。後遊天台,逢一僧,與之言笑,如舊相識。熟視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屬澗水暴漲,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師同渡。師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蹇衣躡波,若履平地。回顧曰:渡來!渡來!師曰:咄!這自了漢,吾早知,當斫汝脛。其僧嘆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訖不見。

相關焦點

  • 《禪海蠡測》導讀與唯識學研習
    義烏市萊山寺於 2020年1月26日~2020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八)舉辦 《禪海蠡測           特禮請 劉宇瑞居士蒞臨               導讀《禪海蠡測》!(《如何修證佛法》)  《禪海蠡測》為南師的傳世經典之作,有關禪宗 宗旨、公案、機鋒、證悟、宗師授受、神通妙用等,及其與丹道、密宗、淨土、西洋哲學、現代科學等之關係,鉤玄提要,為無上菩提大道,鋪了一條上天梯。
  • 南懷瑾經典作品推薦,《《禪海蠡測》語譯》最受讀者歡迎
    《《禪海蠡測》語譯》豆瓣評分:9.4作品簡介:《禪海蠡測》是南先生有關佛教禪宗的綜論性著作,涉及禪宗歷史、宗旨、修行方法、與其他宗教和教派的關係等,內容豐富,體大思精,是一部學習和了解禪宗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獻,同時也是一部參禪用功的指導書。本書《(禪海蠡測)語譯》為其白話譯本。
  • 南懷瑾:神通妙用
    所以,如果眾生能夠將自身的業力經過修行而轉變,證入自性法身,就成為法身的神通了。因此,有古德說:「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龐居士說:「神通與妙用,運水及搬柴。」這種解釋,是實實在在的老實話,絕對沒有虛假。 《神通妙用》報身神通先要了解什麼是報身,然後才能了解報身神通。
  • 妄習消盡才能神通大發(禪宗)
    就是告訴我們:凡夫就是佛,要用佛法來燻修,就像冰就是水,要假陽光來融化一樣,冰融為水,即可流通、灌溉、洗滌,我們經過用功、修法,將妄習消盡,也就能現神通,起妙用了。人人都能發神通,沒有什麼稀奇。有的人很驕慢,看不起別人,這就不對,發揮妙用,人人都能。我們常常說:「神通與妙用,運水與搬柴。」這運水搬柴,誰不能呀?
  • 我的電子書庫—08
    Our Goals《內經》中的古中醫學白骨精學習法:讓你的年收入持續增長變量2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從零開始學運營(方便上手、隨學隨用、案例詳實、實用性高,助你成為懂營銷、會策劃、善實戰的運營人)  (網際網路電商運營策略及實戰指南)第一次當奶爸冬泳獨眼少女 (午夜文庫)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圖注本)(套裝共9冊)厚黑學+百弊放言+妄談瘋話(套裝共3冊)懷孕40周看這本就夠了荒誕醫學史黃煌經方使用手冊(第3
  • 佛法雙語工作坊 |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13章 問道宿命 (2)
    The Sutra of Forty-two Chapters - 13 (2)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13章(2)後漢 西域沙門迦葉摩騰 竺法蘭 同譯Translated jointlyby Indian Sramana Kasyapa Matanga and Dharmaraksa in the Later Han Dynasty法師講解  第42秒開始   單詞 第3分鐘36秒開始 第13
  • 江蘇神通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112.92% 易主兩月後拿下超3億元關聯訂單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曹衛日前,江蘇神通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1月份至9月份實現營收10.7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08%、112.92%;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 「禪海遊逸」純一法師藝術展在日本舉行
    本次藝術展以「禪海遊逸」為主題,展出了純一法師的50幅精品畫作。這些畫作風格獨樹一幟,瀟灑自然,以山、海和羅漢為元素詮釋佛教理念。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在開幕式上說,中日兩國佛教界有著一千多年的交往歷史,兩國佛教界的交流並不是單一的宗教交流,而是涵蓋文學、繪畫、音樂、醫學、建築等領域全方位的文化交流。這樣的交流對兩國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
  • 修行最大的「神通」是「道通」
    講到神通,其實神通並非道教的專利,因為只要有入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會修出神通的。修行人在修行當中出現神通,這是自然而然的,既不能夠偏左,也不能夠偏右,就像我們在釀酒的時候會有酒糟一樣,神通也是修行的附產品。 從現象來看,神通之所以顯化、得以出現,實質上後面支撐它的是整個道家法脈的理論體系。
  • 《降世神通》:集中國元素於一體的大冒險
    答案是有的,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2005年的美國長篇動畫——集中國元素於一體的大冒險《降世神通》。《降世神通》是由美國尼克國際兒童頻道熱播動畫電視系列集片,全名為《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於2005年2月21日開播,與我們所熟知的日本動畫不一樣,它的長度在每集30分鐘左右,分為三季,為水之章,土之章和火之章,共61集。
  • 論「丹道」與「先天一氣」與「神通」
    再有,以上哪一位老師有過神通(特異功能也行啊)?再看看他們的後學名家,又有哪一個在他們的指導下出了神通?都沒有吧!我想,連他們自己也不敢否認這樣的現實。但是,大家想一想,諸位老師研究的可是仙道之至極的金丹大道啊!由此,我們難道不該反思?我們所學對嗎?丹道的藥物、玄關、火候,我們都對了嗎?此一氣,乃陰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門,得此一、萬事畢。
  • 神通科技(605228)中籤率與中籤號查詢 繳費及上市日期時間
    綜投網導讀:神通科技今日開始申購,神通科技的股票代碼是605228,申購代碼是707228。明天公布股票中籤率,1月11日下周一公布股票中籤號。今天申購的朋友們可以在這幾天查詢中籤結果。本文主要內容為神通科技605228申購指南,希望對你了解這隻新股有所幫助。
  • 2020/08/25更新日誌
    大力-衝刺班-陳劍銘2020年一建【機電】大力-精粹強化班-劉天磊20-222020年一建【建築】233-考題突擊班-李立軍08-082020年一建【經濟】大力-巔峰訓練-韓慶娟06-082020年一建【水利】大力-衝刺班-劉永強2020年一建【建築】文道-衝刺班-趙愛琳【重點主推】2020監理課程
  • 佛法對神通的中道觀
    經常能看到有關神通問題的爭議,有人認為有神通表明一個人一定有修行;有人認為有神通就應該出來顯現,乃至於抱怨佛菩薩和有神通的修行人為什麼不廣現神通;有人認為無論任何情況,顯現神通就是破戒,從而得出一些示現神通度化眾生的禪、密二宗大德是外道的結論。
  • 2020/08/13更新日誌
    2020監理合同管理[JG]面授-精講班-練習題2020監理案例(交通)[JG]面授精講班精講班-季濤[03部分-1]2020監理進度(交通)[JG]面授-精講班精講班- -鄭華茂[05章 -01]2020監理質量(水利)[JG]面授-精講班-基礎精講~ [09 章-02]2020監理進度(水利) [JG]面授精講班-基礎精講- [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