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英科醫療業績迎來大爆發!後疫情時代到來,一年翻了數十倍的英科醫療會涼涼嗎?究竟還能走多遠?
依據最新公募基金三季報,英科醫療被中歐葛蘭、前海曲揚以及工銀趙蓓三位大佬持有。均位列十大重倉股之中,是何原因使得一眾大佬紛紛看好?
本期大佬持倉的主角是英科醫療,證星研究院帶著這些問題對該公司進行邏輯梳理及簡評,不做個股推薦。
01:行業發展穩步上升,產品升級方向明確,疫情後增加永續需求
今年以來相信有不少人仍然認為,主營手套業務的英科醫療頂多受益疫情而騰飛,不過是題材的炒作罷了。而事實是望著一路上漲的股價,錯過了一個十倍股的機會。事實究竟如何?這裡我們不考慮疫情影響,先看行業本身的發展情況。
按照機構統計數據,如若不考慮新冠疫情,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場保持穩健增長,2017年全球銷量達4170億隻,2009-2017年複合增長率7.7%左右,預計2020年將達到5310億隻,且未來有望以8%~10%的速度穩步上升。
而歐美日對於手套的需求往往佔據大頭,約佔70%以上,發展中國家則相差甚遠。
從人均消費量來看,2018年醫療手套人均用量為33支,荷蘭為276 支,美國為250支,日本108支。而中國和印度人均用量只有6支、10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我們比印度還要低一些,令人吃驚。
所以不算疫情影響,一次性手套市場增長動力主要看兩方面:一看歐美發達國家消費量的穩定增長;二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而手套內部也有著一定替代動力,一次性手套主要分為乳膠手套、PVC手套、丁腈手套等。目前乳膠手套市場佔比最高(市佔率50%),PVC手套次之(市佔率 30%),丁腈再次(市佔率15%)。
由於乳膠可能導致部分人群皮膚過敏及價格較高等缺點,隨著技術進步,PVC及丁腈手套有望在醫療領域的使用比例逐步抬升。而丁腈手套由於防化學試劑滲透、原材料價格波動小等優勢,被稱為最具生命力的一次性防護手套。
依據全球手套龍頭之一賀特佳年報表述來看,丁腈手套大概能達到年化12~15%的一個增速。是未來發展主流方向。而英科醫療也是發力這塊產品生產製造,極具競爭實力(下文詳敘)。
英科醫療方面認為2026年前後,市場三種材質手套總量望達8000億隻。其中丁腈手套未來消費量為4800億隻,市場佔比將提升到60%。相比目前15%市佔率,提升空間巨大。
疫情催化需求加速表現
根據美國供應環節特別工作組報告,2020年3-7月丁腈手套平均單月需求量約90億隻,需求大約相比疫情前翻了3倍。歐洲疾控中心10月報告表述:「對手套的使用要求對每個醫護人員每接觸不同的病人都要求換一雙手套」。試想,醫生每看一個病人換一副手套,是個什麼樣的需求?
即便如此,手套漲價問題我們也還沒有討論,當下四季度歐美疫情持續爆發,漲價趨勢仍未現拐點,怎麼著先要看到明年一季度了。而歐美又是丁腈手套的主力消費國家,有機構預測目前丁腈手套缺口預計高達3400億隻左右。
不難看出丁腈手套的需求暴增主要來自醫療衛生系統,而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同時也會加劇服務業、商超和勞保渠道對於丁腈手套的需求,日後將極大培養與強化醫護及消費者佩戴手套的情況。依據賀特佳預測,新冠疫情或將永久性增加約1200億隻丁腈手套需求。
回看2003年SARS、2006年H5H1、2010年H1H1情況,不難發現每次疫情過後,其實手套整體消耗量並沒有下落多少,反而倒是穩步增長。那麼此次疫情之後是何情況,倒也不妨參考一下。
最後,疫情結束後大多國家醫療物資儲備將會進入補庫存階段,因此需求上也將持續一段時間,往往國家層面至少得準備3-6個月的儲備,來應對日後此類情況。
02: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高質量產線優勢建設,成本控制全球領先
英科醫療實控人劉方毅先生曾經在美國留過學。90年代就開始在國外做醫療防護品貿易業務。而國外醫療器材類進入壁壘較高,獲得認證的過程往往比較複雜繁瑣。
由於高管有著早年打拼的經歷,積累了大量海外客戶渠道,對外藉助ODM模式率先開拓海外市場,且國外客戶基本都是國際頂級批發商和零售巨頭,有著這麼多且不錯的渠道,生意自然會容易做一些。公司目前服務遍布歐美亞非大洋洲100多個國家2000多家客戶。
公司2019年海外市場佔比高達94.57%,可以說幾乎都在賺國外的錢。疫情以來,自有品牌銷量佔比較疫情前大幅提升,約40%-50%的自有品牌,逐漸繞過海外品牌商直接進入歐美醫院終端,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日後運營模式或將從ODM逐步向OBM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是公司最主要的海外市場,佔銷售比重50%以上。而過去由於貿易摩擦,被加徵15%的關稅,限制了利潤。而疫情的機遇打破了這層壁壘。那麼以後會不會再度加上關稅?依據美國目前的狀態以及新一屆舉措,可以保守樂觀一些。
丁腈手套行業準入門檻較高,在資金、技術、資源等方面存有較高壁壘。前文說到英科在丁腈手套方面具備競爭優勢。
首先手套產線主鏈條長度超1.5公裡,控制點近3000個,整套生產設備投資數億起步等。對於後入場者十分不友好。如何確保生產過程中的高質量、低成本運行也是行業關鍵壁壘所在。
公司最早從馬來西亞引進先進丁腈手套生產線,是國內少數熟練掌握雙手模丁腈手套生產線的廠家。由於全球行業內手套生產線大部分是2012年之前建成的,工廠的生產設備以及環保設備都面臨著升級或淘汰。
而近年來英科新的生產基地升級建設,既吸收了傳統生產線的優點,也改善了其中的不足,使得公司在未來的競爭中開始處於有利地位。
目前英科的丁腈手套品質基本接近全球手套龍頭頂級手套、賀特佳的工藝水平。只是克重上略有差距,逐漸跨入全球丁腈手套生產第一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沒有疫情,英科的管理層原本也是激進布局的,過去幾年公司加速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實施募集投資產能規劃。隨著疫情的爆發,公司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滿產滿銷,盈利能力自然大幅提升。
由於手套生產對原料、能源等生產要素要求較高,英科對於成本端也是格外在意。
公司通過自建電廠實現熱電聯產,預計50%左右丁腈手套產能,能源成本將下降20%左右;建設上遊原材料工廠,拓展對丁腈膠乳成本控制能力,預計將降低10-15%左右;此外新建產能生產線速達1.8億隻/年,較原來產線提升20%。
總體來看預計未來丁腈生產成本將降至89.29元/千隻左右(下降12.1%),大幅領先於賀特佳113-120元/千隻。
最後,公司康復護理、保健理療等業務也在有條不紊的發展。隨著人口老年化和醫養康護融合健康管理方面,倒也需要留意。
03:全球擴張正當時,有望替代全球領先製造商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全球手套需求激增。英科得益於國內疫情控制優秀,獲利頗豐,公司現金流充足。
公司管理層判斷手套行業持續高景氣,走上激進擴建產能之路,未來將形成「山東-安徽-江西-湖南-越南」全球五大生產基地。有望跨越式成為全球手套龍頭。
根據公司已公告產能規劃,未來項目全部投產後,保守預估總產能到2023年達1500億隻,2025年達1800億隻(其中1400億隻丁腈和400億隻PVC手套)。預計將在2021年成為全球最大PVC手套生產企業,2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丁腈手套供應商。中期看公司丁腈手套市佔率有望達到25-30%。
到這裡,不妨來對比一下全球一次性手套龍頭頂級手套以及丁腈手套龍頭賀特佳的情況。不難看出,已經佔據全球市場的手套大廠們,營收增速尚且保持著穩定上漲。受益疫情,趨勢依舊向好。
可惜由於11月頂級手套公司受疫情影響被迫關閉大量工廠(30家關閉28家),佔據全球醫用手套市場四分之一頂級手套公司在世界最緊缺的時候掉了鏈子。
雖然賀特佳也有著丁腈產能擴張計劃,不過依據規劃到2027年總產能達951億隻。大大落後於英科醫療。加上疫情影響,建設周期本就長於我們(擴產周期馬來西亞2年,我國1年),還是有些吃虧了。英科醫療得益於時事,有著更豐富的產能優勢,就能賺更多的錢。當然也會有人產生疑問,日後隨著疫情結束景氣度下降,是否會出現供過於求?
至少,放眼兩年內來看並未結束,甚至更久。
上文說到,由於產能擴張需要時間,今年擴張的產能怎麼著也得等到明年才能投產使用。而且前文提到過的一些壁壘,加上市場早就被行業大公司瓜分,使得局外玩家難以介入。
按照頂級手套公司執行長的統計預計,2019年全球手套市場需求約4950億隻,由於後疫情時代持久的影響,到2022年,全球手套需求超8200億隻。相比2019年,增量超過3200億隻。
而按照全球產能按照全球產能前12名手套廠家的規劃,即便到2022年底,全球手套產能相比2019年總增量也不到3000億隻。也就是將近還差著百億的缺口,依舊供不應求的。
因此,當疫情退去,英科醫療佔據產能優勢將問鼎全球頂級手套製造商。擁有穩定渠道能力以及自營品牌經營能力它,前景廣闊。
未來當英科醫療的利潤累積與企業成長到了全球龍頭地位,無論疫情是否再持續爆發,作為行業龍頭自然有著更多的話語權。屆時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成長性或將複製賀特佳及頂級手套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