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騙子長期潛伏
盜用黨政領導的微信暱稱、頭像
以添加微信好友等方式,
冒充領導「書記」
向單位員工、基層村組幹部、企業老闆等目標群體
實施詐騙!
微信、QQ中
只要涉及到轉款的,
不要
礙於情面
立馬打電話或視頻通話給對方!
記住,
藉口忙開會
忙調研
電話不接
視頻不接
不轉帳,
以防上當受騙!
最近兩個星期,文山又發生多起冒充領導詐騙案件,被騙金額從幾萬到十幾萬……受害群眾財產損失嚴重。時下,詐騙分子十分猖獗,特別是年關已近,騙子開始頻頻動腦,緊緊瞄準基層農村群眾或基層幹部工作人員進行冒充領導詐騙,利用領導頭像作微信頭像,長期潛伏,關鍵時刻精準詐騙。目前,文山已發生10起冒充領導詐騙案件。其中,廣南4起,麻慄坡2起,文山市1起,馬關1起,丘北1起,富寧1起。除此外,八縣市還接報很多冒充領導詐騙的警情,幸好當事人都有警覺而沒有上當。
/p>
為什麼騙子冒充領導詐騙頻頻得手?
其實,騙子非常狡猾,這些騙子平時「工作」也非常努力,為了那一刻詐騙成功,他們做了十足充分準備,長時間的潛伏,長時間的分析,對詐騙目標的個人隱私和社會關係全面追蹤了解,了解你的日常工作情況,了解你的單位、職務、所經營的企業等基本信息。為了詐騙成功,騙子會將自己的社交帳號做得十分逼真,領導頭像收集等工作十分認真、細緻,做到微信頭像讓受害人一看就以為是真「領導」,只要騙子已發送請求添加好友,對方毫不猶豫添加微信,並放鬆警惕。同時,騙子對人們的心理也很研究,研究得很老道、很透徹,騙子能抓住受害人對領導敬畏、不敢質疑的心理,能抓住受害人礙於情面、難以拒絕等心理,編造一些急需幫忙的理由,劇本十足充分,達到減少受害人疑慮的目的,進而轉款打款。
/p>
為什麼騙子不敢接電話、不敢視頻通話呢?
騙子總是以忙開會、忙陪同、忙調研等不方便為由,總是拒絕電話,看似工作日理萬機,實則心是很虛。因為騙子們非常清楚他們是假冒用了領導頭像作微信頭像,若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受害人溝通,容易露馬腳,這點騙子們十分清楚。只要受害人通電話、通視頻,冒充領導「書記」的騙子們都很忙,都會裝出日理萬機的工作情形。所以,不接電話、不接視頻是有原因的,生怕受害人看出破綻。
請看下面兩個文山州轄區內被冒充領導詐騙案件的真實案例,劇本都一樣:
案例一:12月15日晚19時許,家住文山某縣的韋某收到一條微信好友申請,一看微信頭像就是自己認識的鄉鎮某書記,自然就加為了好友。由於韋某是基層村組幹部,平時與書記一起共事的日子很多,在扶貧攻堅等業務工作上交往較多。加了好友後,韋某就和這位「書記」(網上騙子)聊了一陣。「書記」在聊天裡談到:有幾個新政策要扶持發展,要求韋某吃透上級扶貧政策精神,並要求第二天早上到「書記」辦公室談談相關扶貧政策如何落實等等。當時,韋某也答應了「書記」要求。
可第二天早上,韋某已經來到半路,突然微信響起,一看是「書記」安排。「書記」在微信上稱,早上有兩個上級領導來視察,忙於開會,不便見面。等會議結束後,要求韋某等候消息,聽候「書記」通知安排。
到了10時左右,「書記」稱已散會,可這位「書記」大人也遇到了麻煩。會後,「書記」想向上級領導表示點意思,稱當面送禮被領導拒絕,要求韋某悄悄幫一個忙,還稱不要聲張,要向領導帳號(騙子帳號)悄悄轉款。韋某沒有想那麼多,就答應「書記」要求。
「書記」還稱,這些韋某打款的錢,「書記」本人自然會返還給韋某,讓韋謀不要當心轉款此事。「書記」要求韋某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要求轉款速度越快越好。韋某沒有考慮太多,按照「書記」的要求及時轉了款。韋某在手機網銀轉了兩次款,共轉了8萬元給對方領導帳戶上。
轉完後,「書記」聲稱已到款,在微信中,對韋某也感謝了一番。
可到了下午,「書記」再次用微信聯繫了韋某,自稱:領導嫌錢少、不夠意思。要求韋謀再幫一個忙,再轉9.8萬元。
這時,韋某覺得事情不對勁,打電話直接問了該鄉鎮的書記。電話一經核實,騙子真的露了馬腳。通電後,該鄉的書記根本不知道此事,韋某意識到自己被騙,最終這個「書記」從韋某手裡騙走了8萬元,並向警方報了案。
案例二:12月15日下午17時許,家住文山某縣的個體企業老闆張某收到自稱是「書記」的人添加他為微信好友。互加微信後,「書記」噓寒問暖。問了張某近期的行業發展方面怎麼樣,發展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等,儘管開口。之後,現在政府來了幾個扶貧好政策,是對行業發展方面扶持的好政策,並要求第二天早上去找他談談,張某也答應了。
但到了第二天早上,「書記」在微信上說道,早上有兩個領導來檢查指導工作。等領導檢查指導完後,要求張某聽候「書記」安排。具體到他的辦公室聊談時間由「書記」另行通知。
可這個「書記」也同樣有個劇本。檢查完後,想給這兩位領導表示點意思。「書記」稱,當面送了禮,被領導當場拒絕,希望張某悄悄幫個忙,向領導轉帳。
張某也是資金困難,當時猶豫了一陣。但礙於情面,還是按「書記」要求如實轉款給了領導。張某首先是轉了5萬,後面又轉了3.5萬。兩次轉款的截圖都發給了這位「書記」,「書記」不勝感激。
轉了8.5萬元後,「書記」稱:領導那邊的錢不夠,嫌錢少,讓張某繼續幫個忙。「書記」又重新發來一個帳號,要求張某繼續轉款5萬給領導。
可這時張某的手機突然提示:「與對方發生資金往來可能存在風險」。收到這個信息後,張某急了,自己意識到被騙,並及時用微信電話和視頻打給對方,可對方一直拒接,還稱不方便講話,跟領導陪同檢查指導,很忙,並時時提醒張某儘量打字交流。
自己意識到被騙後,張某接連打了幾個電話給「書記」。「書記」很不耐煩地在微信上說:「你是不是不相信我這個『書記』了?」。
看著「書記」這樣的回覆,張某完全傻了眼。被人的誤會,這其中的滋味,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酸楚。
看見「書記」很生氣,張某也不敢得罪他。張某也在微信上有禮貌、急中生智地回復到:影響了「書記」的正常調研工作,張本人只是電話確認一下是不是再匯5萬的要求。
張某一邊懷疑「書記」,一邊答應了「書記」再轉5萬的要求。
既然領導忙於調研,又不方便接電話,整天打電話也不是辦法,張某不顧慮那麼多,只身前往政府看望「書記」。
到了鄉政府後,其他工作人員告訴張某,該鄉的書記已調至縣城工作,並已擔任縣屬單位局長一職了。
這下,張某才恍然大悟,深深意識到被騙。最終這個「書記」從張某手裡騙走8.5萬元,並向警方報了案。
看了這兩個案例,大家也許都會感悟到:
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配方
熟悉的套路
相信人人看了後都懂
這不就是冒充領導詐騙嗎
可現實生活中
總是有人相信了這樣的「書記」
掉了坑
反詐你我他,宣傳靠大家。宣傳千萬遍,細讀精思少。其實,一個個身邊的典型案例,一看就懂,套路很簡單,劇本都一樣,可卻總有人受騙。
時時有詐騙,天天有受傷。我們的每一篇網文,都記錄著網絡詐騙的真實細節,記錄著一個文山的真實故事,希望每個故事都能觸動身邊一撥人。
全民反詐、任重道遠!希望我們的每一份努力,都帶來給你一點希望、一點收穫!
警方提醒:1.如遇到自稱領導、熟人通過微信添加好友並要求轉帳匯款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對方,務必向領導、熟人致電或當面求證核實真偽。2.在未能核實對方身份信息的情形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他人轉款。應在交流中通過問答的方式,向對方詢問相關的人及事,或者故意向對方傳達錯誤信息,誘導對方露出馬腳。3.如果發現對方身份、信息可疑,或不幸被騙,務必保留當時的聊天記錄和銀行帳號信息等作為證據,及時撥打110報警。
來源:文山州反電信網絡詐騙分中心
閱讀原文,文山全州更多新聞!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