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青春遠航;懷志四方,不負韶華。6月23日上午十點整,我校2020年畢業典禮在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5479名畢業生齊聚線上線下,共赴雲端盛典,共享榮耀時刻,共同踏上更加絢爛的人生新徵程。
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等全體校領導,各學院、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教職工代表,畢業生導師、班主任、畢業生親友等通過線上線下,跨越距離,相聚在這一場最特殊的畢業盛典,共同見證5479名畢業生終生銘記的高光時刻。
姜沛民介紹了2020年畢業生基本情況及學位授予情況,並宣讀學校相關表彰決定。2020年,我校共有2703名全日制本科生畢業,2776名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其中博士研究生739人,碩士研究生2037人;學校決定授予2352名本科生學士學位,其中授予378名本科生雙學士學位;決定本批次授予350名研究生博士學位,授予1179名研究生碩士學位。
2020年畢業生同學們在校期間積極參加「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機械設計、工程訓練、數學建模、生命科學、化學實驗、結構設計等40餘項競賽,共1256人次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級別競賽獎勵554項,其中包含全國競賽獎233項,省部級競賽獎321項。較往屆有更多的學生投身競賽並收穫了佳績,在更多賽事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學校決定:授予江海洋等243名同學「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稱號;授予胡憶雨等779名同學「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評定 李蔓蔓 等100名畢業生獲得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
姜沛民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大家成為了建校以來一屆特殊的畢業生,百年不遇的磨難使你們變得更加勇敢堅強,臨危不懼使你們學會了奉獻、感恩和擔當。在你們之中,共有187名畢業生作為抗擊疫情的最美「逆行者」活躍在社區村口、雲端線上、田間地頭,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疫情考驗著大家敢於拼搏的勇氣、化危為機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韌勁,你們在突發的疫情考驗面前,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學校為你們驕傲和點讚。
姜沛民為2020年的畢業生們送上了祝福,勉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立足當下,滿懷信心,把握機遇,奮勇拼搏,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離時一片雪,歸時萬家忙。」校長孫其信以校園內一幅標語為引,回顧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從始料不及到全民應戰取得的重大戰略性成果。他表示,學校幾經波折、周密安排,特別準備了這場不同尋常的「雲端」畢業典禮,並向在特殊時期、克服各種困難順利畢業的2020屆畢業生表示熱烈祝賀。
以「疫」為鏡,可以明得失。孫其信指出,杜甫有雲,「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曾國藩曾道,「得不足喜,失不足憂」。全校師生都是疫情的親歷者、參與者和奮鬥者,這場戰「疫」雖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損失,但同時也寓意著一種特殊的收穫。第一,疫情防控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武漢封城,人民生活停擺,全國動員,醫護千裡馳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各項措施為全世界樹立了抗擊疫情的「中國典範」。第二,疫情防控踐行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管仲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一開始就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正是源自中華文化以人為本的優秀品質。
第三,疫情防控驗證了一個國家擁有強大經濟實力的極端重要性。中國是擁有全部39個工業大類的唯一製造業大國,疫情爆發後中國率先擴大口罩產能,在迅速保障國內疫情需求的同時廣泛支援國際,為保障全球抗疫「生命線」貢獻重要力量。根據世界銀行對今年經濟形勢的預測,中國是僅有的能夠在疫情影響下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沒有強大經濟實力的強有力的保障,我們是不可能如此迅速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第四,疫情防控彰顯了科技創新全方位的支撐作用。全國科技戰線緊密協同,通力配合,第一時間溯源病毒基因序列等,為全球其他國家研製疫苗等抗疫舉措提供支持和幫助。第五,中國在抗擊疫情中充分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全球團結一心共同戰勝疫情,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標誌性貢獻。
就如何從疫情的得失中思考總結、謀劃未來,孫其信與畢業生分享了三個關鍵詞。一是「多難興邦」,多難興邦是一個偉大國家的磨刀石,中華民族篳路藍縷、玉汝於成,向著繁榮復興不斷邁進,在全國人民遭受苦難之時,每位農大學子都應擔起歷史使命,用一磚一瓦壘起祖國的堅不可摧的宏偉大廈。二是「自主創新」,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在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技術領域實現突破而避免受制於人,唯有堅定不移地自主創新,才能無懼任何風險挑戰,持續把中國的發展推向新時代的新高度。三是「糧安天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疫情期間我國糧食安全經受住了艱巨考驗,農業人作出了巨大貢獻。未來之中國,也必將緊緊依靠農業人才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線,希望農大學子主動擔當起時代重任,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真情像梅花開過,冷冷冰雪不能淹沒;就在最冷枝頭綻放,看見春天走向你我。」孫其信以時下大學生網站熱門歌曲《一剪梅》的歌詞表達祝福,希望全體畢業生帶上母校的真情,邁向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未來!
農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陳代濤代表全體畢業生向母校表達了感激與不舍之情。即將返鄉創業、紮根基層的他表示,習總書記回信寄語全國涉農高校,激勵著我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疫情期間我在家鄉助力春耕生產,成為了一名新農人。他堅定地說,作為農科學子我們要挽起褲腿、擼起袖子,致力於把科研做在第一線,把論文寫在田地裡,以實際行動踐行強農報國,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讓百年農大精神在祖國各地生根發芽。
黨委副書記李培景主持畢業典禮。
畢業典禮在線上線下合唱的校歌聲中落下帷幕。
「感謝母校,感謝親愛的老師,畢業快樂,我愛農大!」「好不捨得農大,這裡的生活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典禮結束後,在現場、在雲端的畢業生們紛紛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激與不舍。「畢業典禮雖有遺憾,但意義非凡。稼穡青年,筆耕不輟。我要始終牢記強農興農、科技創新報國的使命。」草業學院本科畢業生田麗梅說。
食品學院本科畢業生孔瀚宇說,「重返許久未見的校園,重新聆聽師長們的諄諄教誨,讓我們忘卻了前些日子的焦躁不安。校長的講話引人深思,特殊時期下我們更應當對國家的制度與發展充滿自信,用勤奮和努力繪出自己的人生藍圖,在蔚藍的天空下展翅高飛,昂首前行。」
動科學院博士畢業生劉暢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剝奪了我們歡聚一堂參加畢業典禮的機會,但是母校克服種種困難為大家精心準備了一場特殊的『雲畢業典禮』,讓我感受到了農大對知識和學術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對學生的肯定和祝願!」
「簡短卻有力的畢業典禮為我們的學生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點。」人發學院碩士畢業生郭雅靜在線上參加了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離家佩劍,後浪奔湧向前,我們會時刻謹記孫校長的教誨和關懷,不忘入學校時的初心與期待,勇擔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與職責。總有雲開日出時,萬丈陽光普照耀。農大人,永遠在路上。」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天的畢業典禮是中國農大辦學史上首次「雲端」畢業典禮。典禮現場光彩熠熠、處處溫馨,學校各職能部門精心籌備,推出了很多暖心舉措,雲表白農大、雲合唱校歌、與書記校長雲合影……這些充滿獨特儀式感的瞬間,將註定成為農大學子特殊而難忘的青春記憶。
由於大部分畢業生無法親臨現場,學校通過視頻直播將五湖四海的農大學子云聚在一起,畢業典禮全程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網、學習強國、中國農大官方央視頻、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7大媒體平臺進行同步直播,據不完全統計,校內外師生、畢業生及親友、社會人士逾45萬人觀看直播。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馬文哲 姜萍萍 攝影:歐陽永志 潘彩清 陸瑤 責任編輯: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