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一篇《為什麼說,產後第一年特別難》得到了很多寶媽們的共鳴,其中不乏一些寶媽談到婆媳關係,甚至有名寶媽說:只要不見公婆,帶孩子再難都可以接受,並且很多人給她評論點讚。
婆媳關係現在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很多一談起公婆,一堆的牢騷,甚至是一堆的怨言。
新聞上也不乏一些這方便的新聞,如:在哪家醫院,某某女士生產的時候,醫生建議順產,婆婆在產房外不肯籤字。如:誰誰誰,因為婆婆原因,導致離婚等等,不計其數。
那為什麼四五十年代的時候,很少出現婆媳關係不和呢?
第一、那時候信息不發達,有什麼事,一般都是鄰裡街坊知道,不像現在,動不動上熱搜。
第二、那時候的人,一般都是以勞作果腹為主,只要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三、那時候的人,文化程度都差不多,分歧也會少一些。
那怎樣處理好婆媳關係呢?
首先我們先說說相處之道,咱們要先看婆婆是什麼性格的人,如果是比較直爽的人,那麼你可以有啥說啥,什麼都說清楚,別留隔閡;如果是比較隨和的,那麼你也可以隨意一些;如果是粗暴型的,那麼建議你們還是少接觸,隔點兒安全距離為妙。
其次是丈夫是什麼態度,如果丈夫是個拎得清的,那麼,婆媳關係應該相處的容易一些,如果是媽寶男或者有戀母情結的,那麼趕緊分開住,最好住的遠遠的,不然很容易影響婚姻關係。
最後是看自己,不是特別大的事,別計較,當然,觸及到原則的事,該說也得說,但要好好說。特別是現在很多寶媽,生了孩子,想婆婆幫忙帶的,建議要麼多忍忍,要麼硬氣一點兒,自己帶,雖苦點兒,但最起碼心理舒坦。